【疑惑】长电科技为何收购ADI要关闭的新加坡测试厂?

作者: 爱集微
2019-12-28 {{format_view(13613)}}
相关舆情
AI解读
生成海报
【疑惑】长电科技为何收购ADI要关闭的新加坡测试厂?

1.长电科技为何收购ADI要关闭的新加坡测试厂?

2.瑞芯微IPO首发申请获证监会核准通过,即将确定发行日程

3.中芯国际订立中芯长电(开曼)框架协议

4.汇顶科技:2020年将有大量TWS耳机产品搭载汇顶的方案

5.维信诺控股子公司获3亿元政府补助,现已到账2亿元

6.*ST康得:暂时关停北京康得新功能材料有限公司相关业务


1.长电科技为何收购ADI要关闭的新加坡测试厂?

绑定大客户一直是半导体厂商成功的经营法则,一个大客户往往能带来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小客户的销售体量,这也是国内外厂商热衷于打入苹果、华为、三星等供应链的原因所在。

对于封测厂来说,亦是如此。客户资源是封测厂商最重要的核心壁垒,因为封测厂开拓客户是个很漫长的过程,但一旦认证通过、开始量产后客户会非常稳定,粘性很高,后续很少会再更换封测厂。

长电科技与ADI达成战略合作

12月24日,长电科技对外宣布,公司已与Analog Devices Inc.(简称“ADI”)达成战略合作,长电科技将收购ADI位于新加坡的测试厂房,并将在新收购的厂房中开展更多的ADI测试业务。上述厂房的最终所有权将于2021年5月移交给长电科技。

ADI全球运营和技术高级副总裁Steve Lattari表示:“与我们的封装测试长期合作伙伴长电科技达成这项协议,将使ADI能够充分利用我们作为客户在其新加坡工厂多年来积累的运营和测试工程专业知识。”Lattari接着说:“我们期待有一个顺利的过渡,让我们共同努力,开始一段新的合作关系。”

长电科技首席执行长郑力表示:“ADI一直是长电科技高度重视的长期客户。这个机会不仅可以扩大我们在新加坡的测试场地,更重要的是,与ADI的战略业务协议的签署将会为双方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郑力接着说道:“对新加坡工厂的新项目投资,也显示了长电科技作为一家跨国芯片制造企业,将持续稳步地强化全球布局,为国际和中国本地客户提供一流的集成电路产品和先进的技术服务。”

显然从双方论述来看,长电科技收购ADI位于新加坡的测试厂后,将承接ADI更多订单,这样的业务模式在封测领域也早已经得到印证。

早在2015年,通富微电出资约3.7亿美元收购AMD旗下的苏州厂和马来西亚槟城厂,从而与AMD深度绑定。目前,通富微电与AMD的合作期限从之前3年拉长到5年,并且已为其生产7nm芯片产品,自此通富微电约一半的收入来自AMD,利润也多来自于AMD。

此外,海太半导体是太极实业与韩国SK海力士合资成立的半导体封测企业,因此,海太半导体主要承接海力士DRAM产品的后工序服务,目前,双方合作已经超过十年,SK海力士贡献了太极实业20%以上的营收。

目前,长电科技在中国、新加坡和韩国设有六个工厂。其新加坡工厂成立于1994年,是新加坡最早的封装与测试(OSAT)制造服务商之一。长电科技新加坡工厂的测试服务包括晶圆测试、封装产品测试、条级测试、晶圆凸块和所有晶圆级产品测试。

近年来,为避免关税、提升技术实力以及获得客户资源,包括通富微电、华天科技、长电科技在内的国内厂商纷纷收购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的封测厂,本次长电科技收购ADI位于新加坡的测试厂应当也有这方面的考量。

不过,ADI在新加坡的测试厂技术实力究竟如何?产值多少?本次收购究竟能给长电科技带来多少订单,却值得深思。

ADI早已宣布要关闭的厂房

笔者多方途径获悉,ADI位于新加坡的测试厂房是其2017年收购Linear而来,承担了Linear 90%的测试工作。Linear在新加坡共有两家测试工厂,一家是1989年成立,第二家在2016年开办。

据ADI 2019年11月所披露的财报显示,ADI在新加坡有晶圆测试和包装,仓库和分销,工程,销售和行政办公室共计384,000平方英尺。

值得注意的是,用于该设施的土地租约将于2021年至2022年到期,并且可以选择将每份租约再延长30年。

同时,ADI在财报中指出,公司位于新加坡的厂房、设备等的净资产为8838.5万美元(约6.18亿人民币)。

据披露,ADI 2017财年实现营收为52.46亿美元(约367.04亿人民币),其中,Linear的收入为9.13亿美元(约63.9亿人民币),占ADI总营收的17%。(由于2018年,ADI并未单独披露Linear的营收情况,笔者只能以2017年双方的营收做对比。)

因此,若是不溢价,长电科技可能要花费6.18亿元收购该厂房,且土地的租约基本在所有权交割之际到期,需要自行延长租约。而继续承接Linear的测试工作,虽对长电科技的业务颇有助益,但业务体量不会太大。

此外,ADI早在2018财年就决定关闭新加坡测试工厂,并为此做准备,开始提供渠道库存,加大公司库存。

ADI在财报中写到,公司在2018财年决定合并收购中的某些晶圆和测试业务,并表示这是作为收购Linear的一部分,在接下来的一到三年里,我们计划关闭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米尔皮塔斯市的Hillview晶圆制造工厂和新加坡的测试工厂。我们打算将Hillview晶圆制造生产转移到我们的其他内部设施和外部铸造厂。除了我们外包的组装和测试合作伙伴外,我们还计划将目前在新加坡工厂处理的测试业务转移到我们在槟城、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工厂。

ADI还指出,公司还准备了一笔特殊费用,包括遣散费和附带福利费用,根据公司在国外的现行福利计划或法定要求,以及约1,100名制造、工程和SMG&A员工的一次性解雇福利。

因此,本次收购对ADI有益无害,ADI原本打算直接关闭该新加坡工厂,其目前面临土地租约到期,还需要耗费大量资金遣散员工,若是被长电科技收购,ADI可以减少支出并获得一笔收购费用。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财报内容是ADI在11月26日在年度报告中披露出来的,在一个月前,ADI还计划将新加坡工厂处理的测试业务转移到其在槟城、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工厂,而长电科技并未对外披露战略合作协议的具体内容。因此,双方合作的范围笔者并不能确定,Linear的测试业务是否会由长电科技接手,或者承接更多ADI的业务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未可知。(校对/Candy)


2.瑞芯微IPO首发申请获证监会核准通过,即将确定发行日程

12月27日,证监会按法定程序核准了福州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芯微”)、浙江泰林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企业的首发申请。

证监会还指出,上述企业及其承销商将分别与交易所协商确定发行日程,并陆续刊登招股文件。

据了解,瑞芯微成立于2001年,专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及应用方案的设计、开发和销售。经过近20年的创新发展,公司在音视频编解码、视觉影像处理、软硬件协同开发、多应用平台开发等方面积累了深厚的技术优势,已经成为国内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的优势企业。

目前,瑞芯微芯片产品主要包括消费电子和智能物联应用处理器SoC芯片及电源管理芯片,已陆续被三星、索尼、华为、OPPO、Vivo、华硕、海尔、腾讯、宏碁等国内外品牌厂商采用。

2016-2018年,瑞芯微营业收入分别为129,812.09万元、125,053.10万元和127,089.51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7,543.51万元、9,166.97万元和17,370.44万元。

招股书披露,瑞芯微本次拟公开发行普通股(A股)数量不超过4,200万股。募集资金数额将根据市场情况和向投资者询价情况确定,全部用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项目,具体情况如下:

根据募集资金投资计划,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拟投资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新一代高分辨率影像视频处理技术的研发及相关应用处理器芯片的升级项目、面向语音或视觉处理的人工智能系列SoC芯片的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及PMU电源管理芯片升级项目。

瑞芯微表示,经过近几年的产业布局和战略转型,公司技术水平有效提升,产品结构得到优化,产品生命周期延长,智能物联SoC芯片销售占比持续提升,更加符合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经济形态下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的发展方向,确保公司未来几年能够持续盈利。(校对/Candy)


3.中芯国际订立中芯长电(开曼)框架协议

12月27日,中芯国际发布公告称,由于2016年框架协议将于2019年12月31日届满,且其项下拟进行的交易将继续按持续进行基准订立,于2019年12月26日,公司与中芯长电(开曼)订立中芯长电(开曼)框架协议,内容有关中芯长电(开曼)框架协议项下拟进行的供应货品及服务、转移资产及提供技术授权或许可的交易。年期由2020年1月1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为期三年。

据公告显示,中芯国际与中芯长电(开曼)订立一种或多种持续关连交易,包括购销备品备件及原材料;提供或接受服务,包括但不限于:(a)委託加工及测试服务;(b)採购服务;(c)研发及实验支持服务;及(d)综合行政、后勤、生产管理及IT技术服务;租赁资产,如厂房、办公大楼及设备;资产转移以及中芯国际向中芯长电(开曼)提供技术授权或许可。

根据2016年框架协议,中芯国际与中芯长电(开曼)之间的交易金额于2017年、2018年、2019年1-10月分别为0.217亿美元、0.522亿美元、0.417亿美元。

中芯国际表示,公司与中芯长电(开曼)订立中芯长电(开曼)框架协议及据此拟进行的持续关连交易将继续为本公司带来有效及全面的晶圆一站式解决方案。

中芯国际董事认为,中芯长电(开曼)框架协议的条款(包括全年上限)属公平合理,且订立中芯长电(开曼)框架协议及其项下拟进行的持续关连交易乃于本集团的一般及日常业务过程中按正常或更佳商业条款订立,符合本公司及股东的整体利益。

据了解,中芯国际是世界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之一,也是中国内地技术最先进、配套最完善、规模最大、跨国经营的集成电路製造企业,提供0.35微米到14纳米不同技术节点的晶圆代工与技术服务。公司总部位于上海,拥有全球化的製造和服务基地。在上海建有一座300mm晶圆厂和一座200mm晶圆厂,以及一座控股的300mm先进制程晶圆厂在建设中;在北京建有一座300mm晶圆厂和一座控股的300mm先进制程晶圆厂;在天津和深圳各建有一座200mm晶圆厂;在江阴有一座控股的300mm凸块加工合资厂。中芯国际还在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台湾设立营销办事处、提供客户服务,同时在中国香港设立了代表处。

中芯长电(开曼)于2014年8月成立,为一家于开曼群岛注册成立的获豁免有限公司,分别由中芯国际、国家集成电路基金、长电科技及高通公司拥有55.97%、29.36%、8.63%及5.87%。长电科技为全球领先的集成电路系统集成和封装测试服务提供商。高通公司为全球领先公司,专注无线行业基础技术的开发和商业化。

中芯长电(开曼)及中芯长电(香港)各自为投资控股公司。中芯长电(开曼)全资拥有中芯长电(香港),而中芯长电(香港)则全资拥有中芯长电(江阴)。中芯长电(江阴)于2014年11月于中国江苏省江阴市成立,将成为专注于先进凸块製造技术的领先专业中段硅片加工企业。与附近配套的先进后段封装公司合作,中芯长电(江阴)将在打造本土集成电路製造产业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芯片加工,以及便利的一条龙服务,帮助本地及国际客户进一步增强全球业务的竞争力。(校对/GY)


4.汇顶科技:2020年将有大量TWS耳机产品搭载汇顶的方案

12月27日,汇顶科技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提供的佩戴检测和触控应用方案具有占用耳机空间更小,耳机表面不用开孔,且能为用户提供出色的佩戴和交互体验等优点,符合TWS耳机的发展趋势,目前已经在vivo TWS、OPPO Enco Free耳机上量产。公司会持续在这个方向努力推出新的产品,2020年将会有大量的TWS耳机产品搭载汇顶的方案。

在屏下光学指纹方面,汇顶科技已经实现大规模量产,是完全成熟的产业链。截至目前,已获101款品牌机型商用,是目前商用最广、最受欢迎的屏下指纹方案。

另外,汇顶科技介绍,公司提供高精度、低功耗、高集成度的心率测量产品系列,可为终端客户的产品带来高准确性、长待机、易加工的独特优势。该系列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智能耳机、智能手环/手表、健康臂带、心率贴等可穿戴设备以及其他需要PPG检测技术的产品应用,为终端用户提供生理信息采集、运动指导、健康监护以及情绪压力分析等多种功能。

今年8月,汇顶科技宣布收购恩智浦半导体的音频应用解决方案业务。汇顶科技表示,此次收购通过整合VAS在语音和音频领域的专利技术优势,以及恩智浦业界领先的研发力量,将有力拓宽汇顶科技在智能终端的创新应用,并夯实公司在物联网领域的布局。(校对/Lee)


5.维信诺控股子公司获3亿元政府补助,现已到账2亿元

12月27日,维信诺公告披露,公司控股子公司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于近日收到政府补助的批复。

据悉,该公司控股子公司因第六代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件(AMOLED)面板生产线项目获得有河北京南•固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发放的专项扶持奖励资金,总金额为人民币3亿元。

根据有关规定,上述政府补助属于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截至本公告披露日,上述政府补助款项已累计到账2亿元,尚余1亿元未到账。

维信诺表示,上述政府补助预计将增加公司2019年度利润总额22,164万元(此数据为未经审计的预估数据,具体对公司利润的影响数据以公司经审计后的年度审计报告为准)。

回顾该公司今年三季度的财报,维信诺2019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84亿元,同比增长102.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6032万元,同比增长60.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更是达到5.64亿元,同比增长15.54%。

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在报告期内计入的政府补助金额就已经高达7.3亿元,可以说,政府补助这项收入对于维信诺的今年业绩好坏基本上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校对/candy)


6.*ST康得:暂时关停北京康得新功能材料有限公司相关业务

12月27日,*ST康得发布公告称,为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公司运营效率,公司拟实施业务调整,暂时关停北京康得新功能材料有限公司(简称“北京功能”)相关业务。

据公告显示,北京功能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2018年营业收入6.56亿元,占合并报表营业收入的7.2%,利润总额3209万元,占合并报表利润总额的9.4%。

*ST康得表示,暂时关停北京功能相关业务对公司产品结构和经济效益影响较小,不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校对/GY)


长电科技

热门评论

展望2025:2nm关键一战,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