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两江新区发布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提质升级行动计划

作者: 依然
08-09 11:54 {{format_view(18396)}}
相关舆情
AI解读
生成海报
重庆两江新区发布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提质升级行动计划

近日,重庆两江新区为加快推动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提质增效正式出台《重庆两江新区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提质升级行动计划(2024—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产业规模力争突破3000亿元,百亿级企业力争达到12家,规上企业研发强度进一步提升至3%,制造业领军及链主企业数量力争达到16家。突破一批“卡脖子”领域关键技术,形成具有行业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新型显示、IC设计、化合物半导体、智能终端产业高地。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抢抓重庆市建设国家战略腹地核心承载区、打造国家重要产业备份基地契机,按照“优结构、谋突破、拓新品”的发展思路,巩固提升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终端三大细分领域产业能级,加快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软件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构建产业韧性更佳、支撑能力更强、创新动力更足、综合竞争力更优的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集群,助力两江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两江新区产业旗舰作用更加凸显,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进一步提升,实现新型显示升级扩能、集成电路向化合物半导体领域延伸、智能终端转型提质。产业规模实现2000亿元,百亿级企业力争达到8家,规上企业研发强度提升至2.3%,制造业领军及链主企业数量力争达到10家。

到2027年,产业规模力争突破3000亿元,百亿级企业力争达到12家,规上企业研发强度进一步提升至3%,制造业领军及链主企业数量力争达到16家。突破一批“卡脖子”领域关键技术,形成具有行业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新型显示、IC设计、化合物半导体、智能终端产业高地。

三、重点任务

(一)实施产业提质行动,厚植产业发展新优势

1.扩大新型显示产业规模。以水土新城为基础、以龙盛新城为拓展,强化新型显示引领作用,延伸完善“显示配套—面板制造—模组生产和组装—显示终端”的产业链条,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型显示创新发展高地。紧跟产业发展前沿趋势,适时切入MLED(次毫米级/微米级发光二极管)、量子显示等新技术路线赛道,强化新型显示材料、光致发光等前沿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以行业重点企业为牵引,拓展上游关键材料元器件环节,补齐产业链关键设备短板;聚焦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元宇宙等产业发展热点,拓展延伸显示终端产品及上下游环节。(牵头单位:招商集团、产业局)

2.提升集成电路产业能级。以礼嘉片区和水土新城为依托,以龙盛新城为拓展,突出IC设计特色,夯实集成电路制造基础,重点布局化合物半导体,加快构建“原材料及关键件—IC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的集成电路全产业链。依托现有基础,打造赋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消费终端、高端装备、能源电子等产业发展的特色IC设计;紧盯算力、能源电子等领域发展趋势,积极发展GPU、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等配套元器件;抢抓次世代半导体高速发展机遇,适时拓展代工类晶圆制造,探索IC设计企业向IDM(垂直整合制造)转型新路径;持续提升集成电路封测能力,培育先进封装技术。(牵头单位:招商集团、产业局)

3.推动智能终端产业多元发展。以保税港区和龙盛新城为依托,巩固提升计算机、服务器、智能穿戴、智能家居制造,强化从品牌、研发、制造到销售的垂直整合,提高产业附加值水平。围绕人工智能大模型、智能制造、智慧金融等场景需求,积极切入算力服务器、交换机、车载显示终端等新应用领域,引进领军企业布局研发机构和制造基地,构建柔性化、通用型制造能力,持续丰富智能终端产品。依托制造模式转型下的供应链本地决策能力提升,推进现有加工贸易服务向服务型制造扩容拓面,进一步延伸集聚产业链上下游,打造电子终端保税维修平台,建立“全球备件加工分拨+全球维修+再制造”产业生态。(牵头单位:保税港区集团、两江投资集团、招商集团)

(二)实施靶向引育行动,构建市场主体新格局

1.精准招商培育增量。充分发挥产业链“链长制”作用,加强招商引资谋划,绘制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图谱,建立核心企业库和重点项目库,推进实施“招落服”一体化工作机制、健全协同机制。新型显示主要依托整机企业,招引非化工类核心材料、驱动IC等关键材料元器件,外延、清洗等关键生产设备,车载、高刷等显示模组企业,推进新型背光模组、打印显示、Micro LED等前沿项目布局。集成电路主要围绕IGBT、通信射频等模拟类芯片以及汽车电子域控SoC(系统级芯片)、能源电子、传感器等数模混合类芯片方向引进IC企业;顺应设备及原材料国产化替代趋势,引进集成电路制造装备、衬底、长晶加工类项目;以化合物半导体为重点,引进技术含量高、投资强度大、引领带动强的晶圆制造项目;强化本地封测能力,引进WLCSP(晶圆级封装)、MCP(多芯片封装)、SIP(系统级封装)等先进封装项目。智能终端重点依托现有制造能力,谋划导入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的AI PC、智能穿戴、XR(扩展现实)、超高清视频终端以及具身智能机器人等高附加值产品;围绕算力发展需求,聚焦通用服务器、智算服务器、边缘计算设备、高吞吐量交换机、量子通信设备等领域,争取引进整机企业布局研发制造基地,引育光模块、光芯片、放大器器件等关键配件环节。(牵头单位:保税港区集团、招商集团)

2.扶企扩能做大存量。支持液晶显示面板制造企业稳产能、增效益;抢抓OLED高速发展窗口期,推动AM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屏)、玻璃基板及盖板玻璃产线产能释放,持续提升柔性显示面板及配套产品比例。依托金泰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重庆芯中心集聚IC设计企业,巩固MCU(微控制单元)、GPU(图形处理器)、物联网及通信芯片设计能力和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平台服务能力;推动现有集成电路晶圆线、原材料硅片线持续增能,滤波器、IGBT线加速放量,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系列项目加快建设。巩固代工企业与全球知名计算机品牌企业战略合作,推动大模型训练推理一体机导入本地生产,助推车载显示终端、智能数字工厂等项目加速放量。(牵头单位:保税港区集团、两江投资集团、两江产业集团)

3.强化企业梯度培育。集聚IC设计、面板核心配套等成长性环节,分类制定完善遴选标准,分级构建以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链主”企业集聚发展的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梯度培育机制。持续推动“小升规”“规升专”“专升巨”,打造一批“单项冠军”企业。做好行业领军企业的跟踪服务及统筹布局,建立政企沟通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国际竞争力的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牵头单位:产业局)

(三)实施创新引领行动,激发科技研发新活力

1.打造企业创新平台。鼓励企业通过自建、联合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共建等方式建设国家和市级各类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国家火炬重庆两江新区新型显示特色产业基地及企业创新中心;支持企业打造国家企业技术中心,鼓励机器人企业与本地院所联合打造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引导企业打造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引导相关企业加快建设AI技术研发平台、智慧制造研发中心、智能电网通信工程技术中心,进一步激发科研创新活力。构建多层次实验室体系,高水平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市重点实验室,支持显示面板企业打造半导体显示器重点实验室,加快科研成果应用示范及产业化。(牵头单位:科创局)

2.强化核心技术攻关。鼓励区内企业和科研院所围绕重点领域“补短板”“填空白”,以“揭榜挂帅”等形式承担重点创新攻关项目,开展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努力突破行业“卡脖子”难题。助推区内科研单位围绕高端器件与芯片、先进电子材料等方向,开展超宽带变频信号芯片、卫星互联网基带芯片、水凝胶复合电子皮肤传感器等先进技术攻关。推动电子企业开展工控/家居用“电力线载波+蓝牙双模”通信芯片、柔性长亮OLED大屏、高性能车规级IGBT芯片、5G手机射频滤波模组等关键技术领域立项研发。支持整车企业及相关研究院等跨行业单位开展高可靠碳化硅功率模块、北斗车载通讯芯片等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牵头单位:科创局)

(四)实施应用拓展行动,挖掘未来市场新机遇

1.推动跨产业融合应用。运用新一代信息通信与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赋能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紧跟汽车智能化、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机遇,助推电子信息制造业与汽车、新能源及储能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区内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综合制造企业与整车企业在汽车电子、车载算力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构建从IC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到模组生产的车规级芯片产业链条。针对新能源汽车大屏化、交互式体验需求,推动新型显示企业发展10英寸以上新型显示屏,加快大型车载显示终端发展。抢抓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出口机遇,积极融入龙盛新城低碳数字能源示范区建设,积极发展能源电子中的BMS(电池管理系统)、PCS(储能变流器)芯片,MOSFET、IGBT、二极管、三极管等功率器件及分立器件,助力两江新区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积极探索电子信息制造业领域军民融合发展路径。(牵头单位:招商集团、经济运行局、产业局)

2.推动国产化产品替代。大力推动信创产业发展,聚焦高端芯片、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等基础信创硬件及外设,鼓励区内企业研发自主可控的信创硬件产品。加强区内国产计算机终端、国产服务器等产品在机关事业单位以及金融、能源、安防等重点行业领域的推广应用。顺应国产替代趋势,推动“国资+台资代工”模式孕育“两江造”国产消费电子品牌。(牵头单位:保税港区集团、招商集团、办公室)

(五)实施生态优化行动,夯实产业发展新支撑

1.加强多元人才引育。充分发挥“渝跃行动”、新重庆引才计划、“两江人才”十条等市区两级人才项目及政策的作用,吸引高层次和急需紧缺行业领军人才投身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持续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与市内外高校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通过两江名企校园行、春风行动等系列招聘活动,有针对性、精准化地做好用人招聘服务。依托重庆卓越工程师学院、明月湖实验室等平台,培养行业产业急需的产品经理、产品工程师、系统工程师等新工科人才。鼓励企业与市内外高校及职业院校加强合作,订单化、定制化培育产业发展所需专业技能人才。(牵头单位:产业局、科创局、社保局、教育局)

2.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充分发挥两江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金等国有资本的引导作用,多方吸引社会资本,搭建产业创投平台,加大对电子信息制造业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等项目的支持力度,谋划设立IC设计等专项基金。强化政策引导,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申报市级技改专项贷支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开展针对电子信息制造业的知识价值信用贷、科技成长贷、科技担保贷等业务,助力企业开展贸易融资。(牵头单位:两江产业集团、产业局、科创局、税务局、现代服务业局)

3.构建产业服务体系。强化跨部门跨领域协同,鼓励头部企业及高校、科研院所搭建开放共享、专业高效的公共服务平台,以第三方中试等技术服务促进深层次产学研合作。发挥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联盟桥梁纽带作用,整合行业优质资源要素,打造信息咨询、创业辅导、企业用工、人才培训、投资融资、知识产权等涉企公共服务平台。持续举办“企业家沙龙”,搭建行业专家、企业家、政府部门沟通交流平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水平。(牵头单位:产业局、科创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结合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机制,由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链长”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审议研究重大规划、政策、项目和重要工作安排。由链长办公室所在单位产业促进局负责统筹协调日常工作,相关国有企业、部门单位按照责任分工抓好落实,形成工作合力。

(二)优化企业服务

深入推动实施企业服务“双专员”制度,确保重点企业全覆盖,为企业“一对一”提供政策、融资、市场拓展等方面的精准服务。强化土地资源供给,优先保障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重大项目用地需求。深化用能、用地等关键要素保障。

(三)强化推动落实

由链长办公室对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制定量化和非量化分解任务表,清单化、项目化推进各项工作。各有关责任单位按照要求,锚定目标任务,严格落实相关事项。由链长办公室会同党工委管委会办公室,对工作推进及完成情况进行督察督办和考核,形成加快推动两江新区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合力。(校对/邝威洋)

责编: 刘洋
重庆两江新区 两江新区

热门评论

【IPO价值观】产品结构单一,环动科技业绩高度依赖埃斯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