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微吴忠洁:博士毕业10年后他开始创业,却选择了孤独但难以出彩的MCU芯片……|芯人物

作者: 李映
2019-02-09 {{format_view(30112)}}
相关舆情
AI解读
生成海报
灵动微吴忠洁:博士毕业10年后他开始创业,却选择了孤独但难以出彩的MCU芯片……|芯人物

【编者按】【芯人物】是2019年集微网重磅推出的栏目,以重点采访芯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家为主。区别于以往的技术与产业文章,聚焦于从人物的成长历程、职业发展、创业经历、产业认知等多维度梳理。集微网希望通过本栏目的长期报道,能让更多圈内外人士从中了解国内芯片业无数“航行者”的风采与光芒。


原标题:从复旦到同济再到东南大学,博士毕业10年后他开始创业,却选择了孤独但难以出彩的MCU芯片……

文/艾檬

校对/范蓉

【本期人物】吴忠洁,上海灵动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自2011年3月起在公司任职。复旦大学材料物理专业本科,同济大学材料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东南大学电路与系统专业博士研究生。曾先后任职于Avanti先驱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任软件工程师,芯原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任销售总监,灿芯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任销售运营总监,无锡华大国奇科技有限公司任副总裁。

 

图示:吴忠洁

回顾众多公司的发展,每次失败都归于技术和团队的领导力,每次成功都归于商业模式,而这一理论在MCU或同样适用。在目前国内约1700家IC设计厂商中,专注于专用的、通用的物联网MCU厂商共计约150多家。几近一成的IC设计企业选择MCU,这一条路显然不孤独,却也难以出彩。在MCU市场,一样上演着高端芯片相似的“情节”:国外巨头把持,国内厂商在走“农村包围城市——中低端切入再进入中高端”的路线,这条路的险阻与风光应如何看透?作为行业先行者,在7年前选择切入MCU的灵动微电子董事长兼CEO吴忠洁对于其技术与商业模式重要性、局限性和相互依赖性有着怎样的诠释呢?

7年前的一个选择

这一切要回到7年之前,彼时以电路与系统专业博士毕业的吴忠洁,已在外企工作了10年,创业的想法开始萌芽。

“在外企的工作经验,为创业打下了基石。”吴忠洁感慨地说,“一是提供了人脉,二是开拓了眼界,三是科学的工作方式。”

而切入MCU最初的动因在于一番理性的分析。吴忠洁提到,当时对IC市场做了一番调研,发现能做的产品很少,类似手机AP、基带等核心芯片,不仅投资大,对研发人员要求也很高,不太适合小型创业公司。而当时刚好有机会为客户定制芯片,从而发现MCU不是一颗单纯芯片,而是一个与方案深度关联的系统工作。

“从系统的角度考量,MCU的三分之一是芯片,要做出来;三分之一是生态,要把生态做好,支持把芯片顺利用起来;三分之一是例程与方案,才能大量卖出去。” 吴忠洁看到了MCU的商机。

而当时国内MCU厂商大多集中在8位MCU,32位MCU还鲜有人切入,于是抓住这一机会,开始了“芯”征程。

所谓万事开头难。虽然选择了MCU,但IC开发特性以及MCU系统化的思路决定了不能赚“快钱”,如何养活自己成为一大问题。“因当时灵动还有一项业务是提供设计服务,通过这一业务的收入来‘辅佐’MCU,3年之后拿到了投资,开始走上了大道,成为灵动的期许与未来。”吴忠洁的策略初步奏效。

如何做出来、用起来、卖出去?

创业的路上经历了很多坑。吴忠洁提起这段经历,还记忆犹新。

他说道:“比如研发人员撂挑子、产品开发出了问题、方案做完了客户被竞争对手撬走了等等,这些‘一个都没落下’,做芯片就需要耐心、需要熬。”

但现实仍然骨感。据相关报告,MCU市场98%以上由海外厂商把持,我国大陆自给率依然有巨大的“落差”。而上百家国内厂商只在稍微开了“缝隙”的份额中争斗,系统的思路变得十分重要。

正如同不看好快消式的、碎片化的知识付费学习,吴忠洁认为学习一定要成体系的,一定要系统化的,没有思考、没有推理过程、只告知结果的学习是无效的。吴忠洁将这一体系思路运用到MCU层面,在“做出来、用起来、卖出去”的生存法则中,灵动的战略是“三位一体”,形成一大“联盟”作战体系。

在“做出来”的芯片开发层面,在MCU架构上力求突破,根据客户编程应用的特点深化架构、提升性能,瞄准高性价比;在“用起来”阶段,不仅自行开发了整个应用生态系统,同时与第三方开发工具链厂商合作,着力提供更优的开发生态系统让客户顺利把芯片用起来;在最难的“卖出去”阶段冲锋时,灵动不仅自行开发大量的例程和方案免费提供给客户,同时与几十家方案公司合作,共同开发例程和方案,面向应用不断改进。

同时,吴忠洁指出,通用MCU应用场景非常复杂,又着力提升可靠性,以适应各种复杂的应用环境。

有了这一“指挥棒”,2018年公司出货量超过前一年4倍多,营收增长50%以上。目前已有员工人数100多人,研发中心分布在上海、南京及海外,2019年还将 MCU业务拓展到海外。

变革之下求变

虽然这一路灵动还算波澜不惊地走过,但在当下内外合力作用下,吴忠洁也意识到变革已来。

吴忠洁认为,从产业的变化来看,端侧智能将风行,AI与行业的结合亦是趋势。因而,灵动“软硬结合”,拓展与知名的算法公司合作,也在考量AI IP的集成。吴忠洁还强调,AI投资整体还要看应用领域和方向,离开具体的应用来谈芯片和生态都是不合适的。

而AIoT的风潮下MCU的开发也从本地开发迁移到云平台开发,吴忠洁表示,这是重要的变化,MCU厂商的开发平台要向云端变更,将生态放到云端。

而在现有32位MCU主要都基于ARM核的情形下,开源架构RISC-V对灵动来说是机会吗?吴忠洁冷静地分析道,MCU不只是一颗单纯芯片,而是一个系统,需要生态链的支持,目前RISC-V生态相比ARM还差距甚大,灵动要考虑生存与发展,将主力放在RISC-V短期内可能不太合适,也很难形成压倒式的优势。

而从行业的“背景冲击”来看,最大的变化莫过于中兴事件。吴忠洁对正负面进行了分析,正面是不仅使国人了解到芯片的重要性,也让众多客户意识到单纯依靠国外IC是比较危险的,应该做两手准备,分散供应商渠道,这对国内IC厂商是个利好。但负面是,中兴需支付14亿美元交巨额学费,值得IC从业者深思。

IP和生态的重要性无须多言。“大部分厂商都直接购买相应的IP,甚至借用国外MCU厂商的生态东风来推进,这并不可取。而灵动有自研的IP,同时也注重自造生态,相当于先行一步,未来相信很多厂商也会转变。”吴忠洁强调说。

IP是必须面对和考虑的,过去依靠国外厂商的IP仅做一些修修补补的模式已显然不合时宜了。”吴忠洁进一步分析说,“虽然也不是说MCU厂商所有IP都必须自研,也可选择购买IP,但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即便目前核心IP还较多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但现状是要先解决当下的问题,先有产品相当于有了根,然后再去解决核心IP的问题。而没有产品没有系统经验,有IP也是没用的,IP都是为应用服务的,不能本末倒置。

市场生存的哲学

新三板的流动性不够,对资本暂时没有利好。而芯片设计是一个大投入的行业,没有资本的支持是不太可能的。

基于对当下IC业国产化替代的紧迫性的判断,吴忠洁解释说,国内IC厂产要发展起来,首先是要吸收有良好经验的人才,拓展用人的渠道,不能只局限于国内,应该去欧洲、日韩、美洲等寻求合适的人才;其次,国内市场应给给予国内IC厂商一些耐心,中国加入WTO之后首先取消芯片的关税,相当于国内厂商直接“裸奔”,直面与国际大厂同台竞争,一点回旋余地都没有,因而国内客户应该给国内IC厂商多一点耐心,提供让国内IC稳步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最后,国内IC投资应向设计领域倾斜,而不能只侧重设备或制造,并且是向有产品经验、实干经验的公司倾斜。

在创业中,吴忠洁领悟了一套市场生存的“哲学”。他说,一家企业,不要想成为谁或者替代谁,自身要是独一无二,大家的发展道路和梦想都是不一样的;也不要说消灭谁,别人是消灭不了的,做好自己、管好自己的事才是最重要的;商业的本质不需要道德绑架,其本质是提供增值让客户赚到钱,增值的本质是做好产品、做好服务,因而练好内功才是王道。

“对于未来越有信心,眼下才能越有耐心。”吴忠洁说道。

责编: 慕容素娟
芯人物

热门评论

获奖企业实现资本飞跃!2025半导体投资年会暨IC风云榜颁奖典礼39项大奖申报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