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会】蓝思科技高额研发费用砸开万亿市场大门;从映日科技看国产ITO靶材产业发展;钜泉光电科创板IPO成功过会

作者: 爱集微
2022-04-27 {{format_view(23744)}}
相关舆情
AI解读
生成海报
【过会】蓝思科技高额研发费用砸开万亿市场大门;从映日科技看国产ITO靶材产业发展;钜泉光电科创板IPO成功过会

1.蓝思科技的“野望”:无惧利润下滑,高额研发费用砸开万亿市场大门

2.【IPO价值观】从映日科技看国产ITO靶材产业发展 冲刺高端市场任重而道远

3.【IPO一线】上交所:富创精密将于5月5日科创板首发上会

4.【IPO一线】智能电表芯片厂商钜泉光电科创板IPO成功过会

5.捷捷微电:拟投资6.5亿元建设高端功率半导体产业化建设项目二期

6.容百科技60.68亿元募资申请获受理,将用于锂电正极材料扩产等项目建设

7.总投资约97亿元!杉杉股份子公司拟投建年产3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


1、蓝思科技的“野望”:无惧利润下滑,高额研发费用砸开万亿市场大门

4月23日,蓝思科技披露了公司2021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2. 68亿元,较上年增长22.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70亿元。

蓝思科技坦言,2021年,受人力成本上升、研发项目增加、新园区运营、供应链波动、疫情、限电等综合因素影响,以及公司基于谨慎性和一贯性会计原则所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有所增加,对公司生产经营和业绩带来了一定压力和挑战。

有业内人士指出,人力成本、供应链波动、疫情以及限电等大环境因素带来的影响具有普遍性,也就是说,包括该公司在内的整个产业链都集体承压。这个时间节点更值得关注的是,企业是否有能力创造新的增长点,并且在上述这些大环境因素影响持续发酵的过程中,不断强化抗风险能力。

为了应对当前局面,蓝思科技主要做了两件事:其一是顶住业绩压力,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其二就是扩大现金流,增强个抗风险能力和经营稳定性。

研发加码,新业务释放业绩潜力

该公司在财报中提到,蓝思科技2021年公司研发支出创下历史新高,达到21.3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7.97%,技术人员数量较上年增长一倍,研发项目数量大幅增长。

据了解,蓝思科技报告期内的研发覆盖了新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四个层面;不仅对蓝宝石、陶瓷等非金属新材料、自动化设备等环节投入相应的资源,也更加深入智能手机、可穿戴以及汽车三大终端市场。

智能手机领域,蓝思科技通过其全资子公司继续扩大对消费电子金属业务的布局。目前,蓝思精密(泰州)有限公司(下称“蓝思精密”)金属产品主要包括铝、镁和锌、钛等各式新型合金材料及制品、高技术复合材料制品、不锈钢制品、金属冲压件等,并且已经具备为顶尖客户提供整合关键技术与制程的全方位解决方案的能力。

此外,蓝思精密经公司收购整合以后,深化与大客户战略合作并提升研发能力,提前深度参与到客户新项目开发及量产,为公司进一步做大做强金属业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兴的智能驾驶汽车和智能穿戴领域,蓝思科技为押宝这两大“风口”产业也投入了巨资。如果说继续加大对智能手机相关业务的研发投入,是蓝思科技作为头部厂商寻求的自我突破;那么将更多资源向新兴市场倾斜,就是为公司绘制新的业绩增长蓝图。

众所周知,智驾和可穿戴的产品概念出现时间并不算短,但此前碍于市场、政策、供应链完善程度等多个层面的限制,迟迟没有较大突破。

直至近两年,一方面是国家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加之自动驾驶等级提升,整个汽车市场智能化、电气化的趋势愈发明显。根据HIS、Strategy Analytics和中金公司研究部的数据显示,全球汽车电子市场规模2020年达到2968亿美元,2025年有望超过4176亿美元。

市场规模进入高速增长阶段,也给供应链创造了更多机遇。因此蓝思科技在过去一年也继续加大研发力度,同时进一步对业务体系进行横向整合。据了解,蓝思科技目前主要产品有中控组装整件、B 柱、仪表盘、充电桩等,并且仍在拓展其他部件相关业务,该公司位于黄花园区的车载募投项目也将于2022年建设完成。

蓝思科技在之前的投资者交流活动中曾透露:“今年春节期间,黄花园区的车载项目都在紧张地进行大玻璃设备的调试,此外上海临港的汽车项目也会积极推进,内部正在做布局的规划。公司对新能源汽车业务增长有信心,力争2022年实现较高增长。”

与此同时,“元宇宙”的旋风将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也推向了新的高度。

据调研机构IDC预测,预计2024年智能穿戴设备全球出货量可达6.32亿台。同时,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的出现和快速发展,2022年AR/VR头显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46.9%, 至2026年复合年增长35.1%。

回顾今年4月7日,蓝思科技披露公司将斥资39亿元加码长沙(二)园智能穿戴和触控功能面板建设项目。根据公告,蓝思科技拟将“长沙(二)园智能穿戴和触控功能面板建设项目”投资总额由原来的15.15亿元增加至54.06亿元,项目预计在2024年年底全部建成达产。

对此,该公司表示,“预计现有产能将不能满足客户需求,智能穿戴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未来重要的业务增长点”。

显而易见,蓝思科技已经拿下了“元宇宙”的入场券。

财务持续改善,短期阵痛后迎来拐点

展望2022年,疫情反复、需求波动等原因的冲击下,以手机为代表的消费类电子市场需求持续低迷,整个行业也面临更大的考验。

Canalys移动业务副总裁 Nicole Peng表示,“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在第一季度受到不稳定的商业环境的拖累”。他指出,受疫情、通胀威胁等因素影响,供应商面临着重大的不确定性,这些加剧了手机市场在第一季度原本的季节性需求低迷。”

因此除了技术和产品面,蓝思科技的发力点还包括对公司财务状况的维护和稳定。

蓝思科技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2022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3.34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9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1%。该公司表示:“短期挑战不改中长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公司已在技术研发与储备、产业布局和投资、优质客户储备等方面提前做好了充分准备。”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生产和需求层面的压力,电子产业在2022年或许还应当重视全球经济震荡带来的影响,俄乌冲突结果悬而未决,未知的经济形势也给2022年的产业蒙上了一层阴影。

因为对于整个电子产业来说,绝大多数的企业与客户都通过美元进行交易,所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变化,很容易造成汇兑损失。在2022年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前提下,企业对资产管控的能力尤为重要。

2021年,蓝思科技财务费用由上年同期的8.09亿元下降36.67%至5.13亿元。对于该项数据的变化,蓝思科技表示,主要是本期汇率波动较上期减小,同时公司加强了美元资产负债管控,汇兑净损失减少。

综上来看,蓝思科技作为产业链头部厂商无疑具备很强的对市场敏锐度和投资魄力。

不仅可以精准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赛道,顶住利润减少的压力继续大规模投入研发,同时合理预判后市需求及变化,并迅速采取相应措施。即便当前处于业绩“阵痛期”,也能够明确看到企业在中长期的上升空间。


2、【IPO价值观】从映日科技看国产ITO靶材产业发展 冲刺高端市场任重而道远

众所周知,近些年来,随着国内半导体、面板产业的高速发展,快速的带动了相关上游供应链配套产业的发展,其中材料和设备是最为核心的两大领域,与此同时,在进口海外厂商遭遇阻碍的情况下,使得国产替代站上风口浪尖。

据笔者查询得知,其实不少半导体和面板上游领域小而美的产品市场,已经成为资本追逐的热门领域,其中ITO靶材正是其中之一!近来,国产靶材厂商芜湖映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映日科技”)拟创业板上市,据笔者分析其受益于国产面板产业高速发展,该公司近几年来业绩也快速增长,但从全球ITO靶材产业来看,高端市场主要为海外厂商霸占,国内厂商想要冲刺高端市场,依然面临不小的压力!

ITO国内靶材市场占比高达15.76% 客户群体主要为面板厂

据悉,公司生产的高性能溅射靶材作为电子设备制造行业的重要基础材料之一,主要应用于显示面板、半导体、太阳能电池、记录媒体等制造领域,并最终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智能家电、通信照明、光伏、计算机、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多个下游应用领域。

目前,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显示面板制造,并已开始进入太阳能光伏电池及半导体领域(LED芯片),公司产品种类覆盖陶瓷靶材、金属靶材、非金属靶材及合金靶材,形成了产品种类多样化、产品应用多元化的发展格局。

自成立以来,公司始终专注于高性能溅射靶材领域内技术及生产工艺的研发创新。同时,结合下游各个行业不同发展阶段、市场空间以及行业内的市场竞争情况,公司确立了以显示面板行业为重点突破领域,并成功开发出了包括纳米原料粉末制备技术、ITO纳米粉末处理技术、ITO靶材大尺寸素坯成型技术、ITO靶材气氛烧结技术等在内的多项核心技术,提升了公司目前主要产品ITO靶材的密度、晶粒均匀性及规格尺寸,降低了生产成本。公司利用上述核心技术生产的ITO靶材已成功进入多家国内知名显示面板厂商的供应链体系,形成了进口替代。

ITO靶材是溅射靶材中陶瓷靶材(化合物靶材)的一种,在平面显示用靶材中的价值量占比最大,一般来说,约为50%。ITO靶材就是将氧化铟和氧化锡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经过一系列的生产工艺加工成型,再高温气氛烧结形成的黑灰色陶瓷半导体。

ITO靶材有中低端和高端之分:中低端ITO靶材有建筑玻璃镀膜靶材、发热膜和热反射膜靶材,应用包括部分传统的汽车显示屏、部分仪器仪表的显示;高端ITO靶材主要用于平面显示、半导体、太阳能光伏以及磁记录和光记录等领域,尤其用于大面积、大规格的TFT-LCD、OLED等领域,具备高密度、高纯度、高均匀性等特点。

目前公司的ITO靶材主要应用于中高端平面显示面板制造领域,已批量供应国内下游知名面板厂商。公司的ITO靶材可细分为ITO旋转靶材及ITO平面靶材,目前公司销售以ITO旋转靶材为主,占该公司2021年度总营收的85.08%。

此外,据其在招股书中的数据显示,公司近三年ITO靶材年销售量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36.95快速增长到2021年的157.89吨,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也从5.78%增长到15.76%。

客户方面,在显示面板制造方面,公司已与京东方、惠科集团、华星光电、彩虹光电、长信科技、中电熊猫、友达光电、蓝思科技、伯恩光学等知名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半导体制造(LED芯片)方面,公司已与三安光电、乾照光电、华灿光电等知名客户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太阳能电池制造方面,公司已与晋能集团等知名客户开始合作。

从上述来看,可以清晰的发现,该公司主要产品目前集中在显示面板领域的ITO靶材,近几年来,受益于国内面板产业的发展,其出货量和业绩也得到了快速的增长!但实际上,从ITO靶材高端市场来看,目前主要为海外厂商霸占,国内厂商冲击高端市场的难度不小。

ITO高端市场主要为海外厂商占据 冲刺高端市场任重而道远

据2020年11月西南证券出具的研究报告,与溅射靶材整体的情况类似,前期ITO靶材制备几乎由日、韩垄断,代表企业有JX金属、三井矿业、东曹、韩国三星等,其中日矿和三井两家几乎占据了高端TFT-LCD市场用ITO靶材的绝大部分份额和大部分的触控屏面板份额,中国ITO靶材供应超一半左右依赖进口。本土厂商生产的ITO靶材主要供应中低端市场,约占国内30%的市场份额;而高端TFT-LCD、触控屏用ITO靶材主要依赖日、韩进口,进口比例约占国内70%的市场份额。

根据中信证券预计,全球平面显示靶材市场规模将由2018年的476亿元增至2024年的54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41%;国内平面显示靶材市场规模将由2018年的101亿元增至2024年的29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9.29%。

此外,据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出具的情况说明,2019年至2021年国内ITO靶材市场容量从639吨增长到1,002吨,年复合增长率为25.22%。根据其预测,未来2-3年内,虽然国内平面显示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有所放缓,但由于平面显示行业存量需求及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增量需求,国内ITO靶材市场容量仍将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

据资料显示,全球范围内高性能溅射靶材产业链各环节参与企业数量基本呈金字塔型分布,金字塔尖高纯金属供给及高性能溅射靶材制造环节产业集中度高、技术门槛高、设备投资大,具有规模化生产能力的企业数量相对较少,以霍尼韦尔(美国)、JX金属(日本)、东曹(日本)等跨国集团为代表的溅射靶材生产商较早涉足该领域,并在掌握先进技术以后实施垄断和封锁,主导着技术革新和产业发展。

还有数据显示,2017年,JX金属、霍尼韦尔、东曹和普莱克斯,合计垄断了全球约80%的市场份额。另外,三井矿业、住友化学、爱发科、世泰科、攀时等资金实力雄厚、技术水平领先、产业经验丰富的跨国公司在各自的优势靶材领域占据了较强势的市场地位。从国内市场来看,我国虽有丰富的上游原材料,但高性能溅射靶材行业起步较晚。

受到技术、资金和人才的限制,国内高性能溅射靶材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具有规模化生产能力和较强研发能力的厂商数量仍然偏少,多数国内厂商还处于企业规模较小、技术水平偏低的状态,国际厂商仍在国内溅射靶材市场占有较高份额。

但伴随全球分工及产业链转移,国内厂商正处于对国际厂商的加速替代过程中,已有如江丰电子、阿石创、有研新材、隆华科技、先导薄膜、欧莱新材以及映日科技等公司掌握了高性能溅射靶材研发及生产环节的相关技术并可以进行批量生产,成功进入国内外知名平面显示、半导体等下游制造企业的供应链环节。

整体来看,厂商上升势头较快,对国际厂商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形成了一定的进口替代,在市场需求旺盛的基础下,毫无疑问有助于国产厂商冲刺高端市场,但映日科技能否冲刺高端市场实在难说,因为从技术壁垒、专利、资金以及人才各方面来看,依然面临很大的挑战!


3、【IPO一线】上交所:富创精密将于5月5日科创板首发上会

4月25日,据上交所披露公告称,沈阳富创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富创精密)将于5月5日科创板首发上会。

富创精密是国内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的领军企业,也是全球为数不多的能够量产应用于 7 纳米工艺制程半导体设备的精密零部件制造商。除半导体设备外,公司产品也应用于制造显示面板、光伏产品的泛半导体设备及其他领域。

目前,富创精密已进入客户A、东京电子、HITACHI High-Tech和ASMI等全球半导体设备龙头厂商供应链体系,并且是客户A的全球战略供应商。同时,基于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趋势,公司积极开拓境内市场,产品已进入包括北方华创、屹唐股份、中微公司、拓荆科技、华海清科、芯源微、中科信装备、凯世通等主流国产半导体设备厂商,保障了我国半导体产业供应链安全。

据悉,富创精密此次计划拟募资16亿元,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拟投资的“集成电路装备零部件全工艺智能制造生产基地”围绕公司主营业务进行建设。公司已建立较完整的工艺研发及制造体系,掌握了精密机械制造、表面处理特种工艺、焊接、组装等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关键制造工艺。

富创精密表示,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通过精密机械制造、焊接、表面处理特种工艺以及精密零部件、气体管路和模组产品生产线,搭建智能信息化管理平台,扩大公司现有产品产能,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升生产的信息化水平,满足下游市场需求,同时有助于公司拓宽产品应用领域,提升产品供货能力。


4、【IPO一线】智能电表芯片厂商钜泉光电科创板IPO成功过会

4月26日,据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2022年第32次审议会议结果显示,钜泉光电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钜泉光电)科创板IPO成功过会。

据了解,钜泉光电是国内领先的智能电表芯片研发设计企业,主营业务为智能电网终端设备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可以为客户提供丰富的芯片产品及配套服务。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电能计量芯片、智能电表MCU芯片和载波通信芯片等。

智能电表是电网数据采集的基本设备,承担着电能数据计量、采集和传输的任务,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钜泉光电研发的负责准确采集工业和居民用电数据的电能计量芯片、负责管理和主控智能电表的MCU芯片,以及负责自动抄读和传输数据的载波通信芯片,均为实现智能电表核心功能的重要元器件。

钜泉光电分别自2006年、2013年和2009年开始持续投入研发各类电能计量芯片、智能电表MCU芯片以及载波通信芯片,凭借高精度、高可靠性和低功耗的产品,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智能电表芯片领域产品线相对齐全、市场占有率综合排名相对领先的龙头企业。

根据国内电网招标和海关出口数据测算,在国内市场和出口市场:钜泉光电三相计量芯片出货量在国内统招市场常年稳居第一、单相SoC 芯片在报告期内在出口市场逐步攀升至第一位、单相计量芯片和智能电表MCU 芯片在国内统招市场排名第二。此外,由公司提供核心设计支持的高速载波通信芯片获得国网首批认证并取得了芯片级互联互通检验报告,产品推出后在国网市场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是国内市场主流芯片方案之一。

报告期内,钜泉光电累计供应芯片超过3亿颗,产品覆盖超过2亿台以智能电表为主的电网终端设备,为电网企业实现信息集成、信息展现和分析优化打造了坚实的基础。尤其2020年下半年以来,在集成电路行业整体产能紧缺的大背景下,公司仍然能够稳健经营、妥善排产、保障芯片供应,使得下游表厂生产和电网设备铺设顺利开展,更凸显出公司在电网智能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5、捷捷微电:拟投资6.5亿元建设高端功率半导体产业化建设项目二期

4月25日,江苏捷捷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董事会会议同意公司在控股子公司捷捷(南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高端功率半导体产业化建设项目(二期)”,总投资约6.5亿元。

该公告显示,本项目在“高端功率半导体产业化建设项目”的基础设施及配套的基础上,拟采用芯片线宽0.13微米先进工艺制程,新增硬件设备共68台(套),新增软件系统2套。

2021年3,捷捷微电高端功率半导体产业化项目在南通苏锡通园区正式开工。


6、容百科技60.68亿元募资申请获受理,将用于锂电正极材料扩产等项目建设

4月25日,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容百科技”)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募集”申请获上海证券交易所受理。

据了解,容百科技主要从事高能量密度锂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位于产业链中游关键位置。发行人所在的产业链上游是镍、钴、锰、锂及其他辅料供应商,中游是正极材料和前驱体制造商,下游是锂电池生产厂商以及应用层面的电动汽车、储能、消费类电子等领域。

容百科技聚焦正极材料主业,围绕主业进行全面创新,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和装备创新,供应链创新和管理创新等等,从而建立与竞争对手之间的行业壁垒;另一方面,通过战略合作和资本合作与上下游建立业务协同,创新协同和战略协同,从而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效率,降低成本,打造一个有竞争力的产业链,实现产业链上合作伙伴的共赢。

容百科技持续深化高镍正极专业化优势,围绕高镍正极材料连续攻克多项关键技术,包括高镍正极材料生产技术、NCMA四元正极材料生产技术、高电压单晶材料生产技术、高镍无水洗技术等;同时持续深入电池技术和材料研究,研究和开发下一代电池正极材料,包括钠电材料,固态电池材料,无钴镍锰二元材料等等,取得突破性进展。根据新一体化战略“做最强者,同做强者合作,相生相融”的理念,公司先后与宁德时代、孚能科技、华友钴业、格林美、蔚来汽车等签订战略合作或者长期合作协议,打造具有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供应链,服务于终端用户。公司坚定走向海外,在韩国建设正极材料生产基地,成为国内首家海外建厂的正极企业。

拟募资60.68亿元,用于锂电正极材料扩产等项目建设

本次发行的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60.68亿元(含本数),扣除发行费用后拟用于以下项目:

容百科技表示,本次募投项目实施将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产品的供应能力,加强产业链延伸,增强公司的研发创新能力,是公司为顺应产业发展趋势、响应下游客户日益扩张的产品需求而做出的重要布局。未来,随着本次募投项目的顺利建设,公司将继续保障研发投入强度,保持领先优势,新建研发实验室及实验产线、采购先进实验设备设施、引进科研人才等措施为研发团队进行前沿研究和新产品测试提供更加有力的环境,进一步促进公司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全球“双碳”目标坚定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政策支持力度和研发投入持续增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爆发增长态势。受下游市场强烈需求的带动,锂电材料各环节的市场规模将快速增长。因此,公司需要加快高镍正极材料产能布局以满足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争取在未来竞争中继续提升市场占有率及核心竞争力。

另外,未来在下游客户订单需求持续增加的情况下,公司预计现有产能将无法满足客户订单日益增长的需求,通过本次募投项目快速实现产能扩充,具备必要性。本次募投项目在锂电高镍正极材料上的拓展,是实现公司新一体化和全球化布局的重要举措。

容百科技还强调,终端市场对高镍三元电池需求旺盛,会带动对高镍三元前驱体的市场需求增长,企业亟需增加高镍前驱体产能来应对下游高速增长的需求,进而保障供应的稳定性。

随着公司高镍正极材料业务规模大幅增长,维持一定的自供比例,是公司提升盈利能力、确保供应链稳定的必要举措,因此公司加大对前驱体募投项目的建设具备必要性。另外,公司在高镍正极和前驱体领域持续深耕,两块业务在强化技术协同的同时,又保持独立的市场化经营,前驱体业务也将成为公司未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同时,公司实现“正极+前驱体”一体化的研发及生产,将会提高公司的技术开发效率,有利实现技术协同性,提升公司在锂电池正极材料领域的技术优势、市场优势及竞争壁垒。


7、总投资约97亿元!杉杉股份子公司拟投建年产3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

4月26日,杉杉股份发布公告称,基于锂电池负极材料未来广阔的发展前景以及公司负极材料业务战略规划,为持续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并进一步提升公司市占率,同时通过加速一体化产线布局以实现降本增效,公司董事会同意下属子公司上海杉杉锂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云南安宁设立项目公司并投资建设年产 30 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下称“本项目”),计划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约97亿元(不含流动资金)。

据悉,该项目总建设期预计32个月,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规划年产能20万吨,建设周期预计16个月(自取得施工许可证起算),二期项目规划年产能10万吨,建设周期预计16个月(计划自一期项目建设完成并取得相关施工许可后开工)。

杉杉股份认为,本项目符合国家新能源产业战略发展方向。根据最新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的建议》,新能源、新材料以及新能源汽车都是我国未来五年的主要发展方向,本项目符合我国2030 年“碳达峰”和 2060 年“碳中和”的基本国策。

此项目符合市场增长需求和公司业务发展规划。根据 EVTank 预计,全球动力电池需求将在 2025 年正式进入 TWH 时代,并在 2030 年达到 2661GWH,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46%。同时,公司与主要战略客户的合作正持续深化,急需扩产以满足大客户订单需求的增长,全面提升市场份额。

杉杉股份表示,本项目符合锂电池行业未来发展前景、以及公司战略发展规划。项目建成后有利于公司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持续扩大市场份额,巩固公司行业龙头地位。

本项目为集原材料加工、低温改性、石墨化、碳化、成品加工等全部工序于一体的负极材料生产线,项目建成后将有利于公司强化一体化产能规模优势,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盈利水平。

云南具备丰富且低成本的清洁水电能源,同时,云南昆明是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亦是中欧班列的重要起点。本项目选址云南有利于公司依托当地低成本的清洁能源和战略地域优势,积极拓展海外客户及快速响应其需求。

概念股

热门评论

第八届集微半导体大会首日精彩回顾:创新与合作共绘产业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