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观点】鸿蒙OS加速华为构筑万物互联,但仍面临“内忧”“外患”考验

来源:爱集微 #华为鸿蒙#
2.8w

芯观点──聚焦国内外产业大事件,汇聚中外名人专家观点,剖析行业发展动态,带你读懂未来趋势!

集微网消息(文/小山),近日,华为鸿蒙(Harmony)OS开源的消息在社交平台掀起热议。这一专为物联网(IoT)打造的操作系统是否会复制华为在5G领域的成功,或者加速华为构筑万物互联,引发业界好奇。

鸿蒙OS瞄准物联网风口

此前只用于智慧屏、可穿戴设备等产品的鸿蒙操作系统如今已经应用在更多产品品类上。 6月2日,华为鸿蒙OS正式开启规模化推送,华为手机、平板等“百”款设备陆续启动HarmonyOS 2升级。

不乏有观点认为,鸿蒙是华为应对美国断供制裁的替代之作。在芯片被切断供应,谷歌不再授权GMS服务后,华为手机的海外市场推广遭受重创。Gartner的数据显示,华为在今年第一季度已经跌出智能手机市场的前五名。

图源:Gartner

事实上,相比于安卓,鸿蒙已非一个简单的手机软件应用。鸿蒙OS是华为布局IoT的重要一步棋。根据 IDC 数据,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已连续 4 年下滑,而IoT 市场正逐步成熟,2024年中国物联网支出将达到约3000亿美元,占全球总支出的26.7%,成为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第一。

由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签发的总裁办电子邮件《关于规范 HarmonyOS 沟通口径的通知》中也强调,鸿蒙系统是“面向万物互联(物联网)时代的全新的、独立的智能终端操作系统”。面对更大的物联网风口,华为力图用鸿蒙OS夯实市场基础。

生态短板待补齐

但目前,生态仍是鸿蒙OS的短板。

Counterpoint Research的分析师NeilShah表示:“安卓花了10年时间建立起自己的生态系统,深度整合了谷歌的移动服务,到如今安卓已经拥有成熟的开发者围绕其App商城进行应用开发。”据华为消费者业务总裁余承东透露,目前已有 300+ 应用和服务伙伴、1000+ 硬件伙伴、50 万以上的开发者共同参与到鸿蒙生态建设当中。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说,“中国市场有庞大的应用,相比所有互联网软件,鸿蒙的系统时延非常短,其次是中国有大量做内容的服务商渴望走向海外但是走不出去,它们搭载在鸿蒙上就可以实现出海。”华为有信心依托中国、面向全球打造生态。这也是华为打造万物互联必须要经历的一个重要阶段。

兴业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开发是鸿蒙构建自身生态的利器。鸿蒙站在开发者的角度,通过开放态度,能够邀请开发者共建生态。

待解的“中国热“?

然而,鸿蒙OS是否能够得到国内厂商的更多支持还是一个未知数。如在智能家居领域,美的等已经发布搭载鸿蒙系统的家电产品,董明珠也称格力将接入鸿蒙;在智能手机领域,鸿蒙OS目前虽已得到小米、OPPO、魅族等公开支持,但从披露的信息来看,还没有其他手机产品接入鸿蒙系统。

主要原因在于,华为既是软件供应商,又作为手机制造商直接参与市场竞争。鸿蒙OS没有完全保持中立,可能成为其大范围普及的一大阻碍。鉴于与客户相竞争的模式,华为很难获得其他手机制造商的信赖。

除了手机品牌带来的“内忧”,华为也面临来自美国方面的“外患”考验。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产业封锁愈演愈烈,鸿蒙代表了国产软件的新势力,如果受到美国的进一步管制,接入鸿蒙系统的手机制造商将面临巨大损失。

另外,中国手机品牌除国内市场外还拥有着重要的海外业务,在海外手机市场,谷歌GMS无疑掌握着绝对话语权。

图源:IDC

外媒Light Reading认为, 鸿蒙OS很大程度上还只是 “中国热”。如果西方国家的政府对华为网络设备存在安全疑虑,那“以华为作为软件中心的物联网”构想也可能引发他们的担忧。华为5G业务曾经历过的可能也会成为鸿蒙的挑战,旨在遏制中国和中国公司影响力的新安全法案可能会对鸿蒙作出限制规定。

鸿蒙OS+5G=万物互联

不可否认,华为的5G业务仍面临来自美国的巨大压力。但英国的海外发展研究院 (Overseas Development Institute, ODI)近日发布报告指出,(其他国家)不太可能对中国在数字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采取共同的安全政策。

ODI称,发展中国家对将华为排除在5G网络之外的主张并不买帐。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重新连接亚洲项目”最新的一项研究也表明,发展中经济体仍然欢迎华为,后者在 41 个国家达成了 70 项云基础设施和电子政务服务交易。

现在还无法预料的是,鸿蒙OS可以发展到什么程度。有观点认为,包括非洲、东欧部分地区和亚洲发展中国家将是鸿蒙OS扩大影响力的根据地。分析师指出,在即将到来的物联网时代,华为凭借鸿蒙OS和5G能力必将走在前列。而鸿蒙能否实现它的全球版图将决定华为构筑万物互联目标的实现进度。

(校对/思坦)

责编: 朱秩磊
来源:爱集微 #华为鸿蒙#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