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车用32位MCU销售猛增超58亿美元,芯旺微如何成功卡位?

来源:爱集微 #芯旺微# #32位MCU# #汽车电子#
3w

集微网报道,芯片持续短缺,重创全球汽车产业。根据Auto Forecast Solutions的最新数据,截至2021年9月12日,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达821.5万辆,比前一周增加了约88.8万辆。受晶圆产能、成熟工艺制程掣肘,车用微控制器(MCU)最为吃紧,相关机构报告显示,其7月交期已超过半年(26.5周),而正常交期一般在8-10周左右。

国内车用MCU短缺形势更为严峻。放眼全球市场,车用MCU呈巨头垄断态势,Gartner统计截至2020年的数据显示,全球六大原厂——瑞萨电子、恩智浦、英飞凌、德州仪器、微芯科技、意法半导体合计市占率高达94.2%。反观国内的情况,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副秘书长叶盛基此前公开表示,当前,我国各类芯片中MCU控制芯片最为紧缺,国内MCU控制芯片企业最为薄弱,截至目前,中国半导体自给率为 15%,其中汽车芯片自给率不足5%。

全球汽车缺芯形势下,国产车用MCU供应商迎来发展机遇,那么,如何在发展中不断缩小与国际大厂的差距?如何加速产品的量产和上车?或许只有产品而且是有竞争力的产品才是当下和未来的制胜法宝。

车用MCU持续吃紧,国产供应商或迎“黄金期”?

车用MCU是汽车电子的关键元件,隐身于汽车的各个应用场景但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广泛覆盖到车身动力总成、车身控制、信息娱乐、辅助驾驶,雨刷、车窗、电动座椅、空调以及汽车照明等等控制单元。

每一辆汽车所需的MCU数量非常大,且价值量不低。在传统燃油车中,MCU在汽车所搭载的半导体中价值量占比最高为23%,步入电动汽车时代,MCU的占比也仅次于功率半导体,为11%。

车用MCU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在过去十年中约占MCU总销售额的40%,不过在过去几年中供需也处在不平衡的状态,此次疫情、自然灾害等一系列因素更加剧了供需失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车用MCU六大原厂的库存降低甚至部分创历史新低,短期环比增速持续增长,对Q3景气度多呈乐观态度,这都充分说明了短期车用MCU供不应求,甚至供应紧张的态势。

代工厂方面,台积电的持续发力以及三星、英特尔、格芯等的加入将成为填补缺口的强有力动能,但客观上无法避免的投产周期以及部分代工厂的踌躇,似乎又使这一驱动力大打折扣。

“屋漏偏逢连夜雨”,马来西亚疫情反弹,冲击着当地的封测产业,从而致使芯片生产又遭受阻碍,业内人士称这将加剧MCU等车用芯片供应吃紧的情况,MCU供应吃紧的情况将会持续到2023年。

可以说,正是去年以来,全球缺芯以及中美贸易战、新冠疫情等形势,加速了中国汽车市场车用MCU应用的国产替代,国产供应商迎来了时间和机会窗口。如今,以芯旺微为代表的本土车用MCU企业正在迅速发展和追赶。

过去十余年,芯旺微通过自主IP KungFu内核+MCU产品所构建的KungFu生态几经迭代发展,推出了近50款车规级MCU,已实现汽车电子领域全系列布局,可全方位覆盖车身控制、汽车照明、汽车电源与电机、智能座舱等领域,并且与国内主流车厂如上汽、东风、吉利、广汽、长安、陕汽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部分车型已实现批量供货。在此全球车用MCU供需失衡之际,芯旺微持续推动车用MCU发展,赋能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可控。

车用MCU今年销量大涨,32位领域增量机会最大?

但不能否认,比肩国际大厂发展,国产车用MCU芯片供应商仍有不小的差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关键在于中高端应用的增量市场。

车用MCU主要有8位、16位和32位等各类型产品,位数越多越复杂,处理能力越强;8位MCU主要用在汽车风扇、雨刷、天窗、车窗、座椅等低端阶功能控制,32位MCU主要用于整车控制、智能仪表、多媒体信息系统、动力系统、辅助驾驶等高端功能控制。

今年以来,全球汽车MCU需求激增,尤其是车用32位MCU。8月,IC Insights更新的《麦克林报告》2021版指出,今年全球汽车MCU销量将猛增23%,达到76亿美元的历史新高,预计32位将占其中的77%,其次是16位的18%和8位的6%。随后2022年将增长14%,2023年增长16%。

其中,超过3/4的汽车MCU销售额来自32位,预计今年约为58亿美元,其次是16位的4.41亿美元。32位MCU较高的平均售价有助于推高今年的销量,部分原因是市场供应紧张。年中预测显示,在2015-2020年复合年增长率下降4.4%之后,所有32位MCU的平均售价在2021年上涨13%至0.72美元。

我们也看到,汽车正在迈向电气化、智能化,丰富的、高速的车身网络对MCU的规格要求也进一步提升,尤其是电动汽车的车身车载模块,对宽电源域MCU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将驱动汽车未来对32位MCU的需求大幅增长。

产能、供应链等齐保障,助力国产32位MCU顺利卡位?

而目前,国内市场上仅几家能够实现车规级MCU量产的本土企业主要聚焦在中低端品类应用,芯旺微是为数不多的参与汽车增量市场竞争的种子选手,已经推出的车规级MCU涵盖8位和32位。

为满足市场对中高端MCU的需求,芯旺微今年5月首发了一款全新的32位车规级MCU KF32A系列芯片——KF32A156,并在此次9月27-29日举办的ELEXCON深圳国际电子展暨嵌入式系统展上展出。KF32A156系列拥有512KB Flash、64KB RAM,最重要的是支持2路CANFD,同时工作范围达到了Grade 1(-40~+125℃)车规等级,可覆盖汽车车身模块全部应用场景。

那么,芯旺微此次发布的32位车规级MCU与此前发布的8位、同类型32位的MCU有何差异。芯旺微方面表示,以前8位的车规级MCU主要覆盖一些比较小的汽车电子零部件的末端控制,现有量产的32位产品受制于电源域的局限,一般集中在2.0-3.6V较窄范围内的电源域内,无法广泛应用在车身控制如空调控制器、BCM、车载控制器等。因此,此款产品可以弥补电源系统的局限,提供宽电压产品。尤为值得提及的是,KF32A156量产后将使芯旺微的MCU产品全面覆盖汽车车身车载应用领域。据集微了解,新款车规级MCU KF32A156产品将会对恩智浦的汽车MCU产品形成有力竞争。

该款32位MCU如何顺利卡位,在原本属于国际大厂的车用市场分得一杯羹?芯旺微主要有三大核心竞争力:一是实现了芯片内核的自研,KungFu8经历了超过10年的量产,KungFu32也实现了成功商业化,因此构建了自主可控的“护城河”;二是与下游应用产业融合,芯旺微正在与客户建立生态体系,提供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相互推动自身及产业不断发展,真正实现国产芯片的突破;三是芯旺微拥有可以保障的货源,采用由中芯国际供货的12英寸的晶圆,以及55nm的制程工艺量产产品,以在当前的缺芯环境下,确保芯片产能与供应。

未来,芯旺微的战略是持续推动车用MCU发展,瞄准汽车的增量应用并提供全套解决方案,给市场贡献越来越多的产品;另一方面也将拓展产品阵容,开发多核MCU产品,争取覆盖车身域控制器、电驱动等关键零部件,甚至汽车专用芯片也在规划中。

(校对/落日)

责编: 干晔
来源:爱集微 #芯旺微# #32位MCU# #汽车电子#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