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创星李浩:投资硬科技,就要有把正确的事情做上10000遍的决心

来源:中科创星 #中科创星#
2.3w

自9月2日宣布建立北交所到今天(11月15日)北交所开市,我们又见证了“中国速度”。

众所周知,北交所的战略意义就是为了激活中国的创新性中小企业,帮助中国经济实现转型和突围。

这不禁让我想起多年前我们创立中科创星的初衷:当时,资本市场对于“科研成果产业化”并不十分“感冒”。但是,我们坚信“硬科技改变世界”,于是我们成立了中科创星并一往无前地投身于其中。

如今,科创板和北交所都在为硬科技企业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更加验证了我们的判断,也坚定了我们的决心。

我们相信中国经济转型和突围必须要有硬科技冠军企业的助力。因此,未来我们希望与更多优秀的硬科技的企业、创业者、科学家携手共进。

投资不仅要看人,也要看事

当前,不管是从国家宏观层面亟待解决“卡脖子”来看,还是从中国制造要进行产业升级来看,硬科技都有深远的影响。

同时,硬科技也能够撬动巨大的产业链和市场,带来不菲的投资回报。因此,最近几年,绝大多数VC和PE都已在硬科技赛道布局,市场上给人的感受就是“烈火烹油”,从半导体到人工智能到新能源等硬科技赛道,轰轰烈烈的中国硬科技投资狂潮一轮接一轮袭来。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硬科技也有属于“它”自己的发展规律和趋势,“它”不像“风口上的猪”,不是轻易就能够“一飞冲天”的。

换句话说,硬科技领域的好项目更是稀缺品,真实情况还是“钱多优质项目少”,投完就能放任生长的时代已然成为过去。所以,我们还是要尊重规律,同时利用规律,看清楚“硬科技投资”的坑在哪,避开它们,才能和硬科技一起共同生长,创造价值。

因此,我认为投资硬科技项目,要分“人”和“事”。

看“事”就要回到“硬科技”的定义或者本质当中去看。首先,硬科技本身应当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拼的是深度和厚度,这些技术既经过长期的积累,同时技术也是长期被市场验证过的,这就意味具有护城河。

中科创星刚成立的时候,我和米磊去参加光博会一共六个会场,我们背一个书包、两瓶水,一天逛两个会场,每个展位都去看,每个展位米磊都会和我讲“技术优势在哪”“未来前景有哪些”等等。

这样我们就能够不断地跟上前沿技术和产业,保持前瞻性思考,知道哪些技术具有引领性,哪些项目有潜力。就像你站在岸边,眼看着远处归航的帆船,桅杆越来越清楚了,你就知道船要来了。

另外一个好处是保证了合伙人之间的信息对称,能够在项目判断上,尽快达成共识,形成“合力”,避免贻误战机。

其次,硬科技技术是真正能够大幅提升生产力(效率),解决产业(链)中的核心关键问题,为市场(用户)创造价值的底层技术。

其中分为两类:第一类技术是较为“保守的”,遵循产业规律办事,在产业中进行局部改进和或镶嵌到产业环节之中,提升产业效率、降低成本;总之,越是解决核心问题,越能得到市场认可,也就越能获得经济回报。

第二类技术则是颠覆性的,在服从科学规律的基础之上,去改变产业规则。比如,马斯克做的Space X ,量子计算机、脑科学等领域,很多东西都彻底颠覆了以往的产业规则,重新定义了产业逻辑。颠覆产业就更加厉害,可能会成就一个影响时代的巨头。

第三点,硬科技面对的是足够大的市场,能够形成商业闭环。当然,越大的市场,面临的竞争也更多。此外,有一点特别重要,不仅要看到“现实市场”,还要去判断“想象市场”。市场一定是越大,越有想象空间。

举个例子,原来做激光雷达的企业估值都很低的,因为市场比较小,主要在消防、军事和一些探测领域。但是,随着无人驾驶汽车兴起之后,激光雷达成了标配,市场瞬间就扩大了很多倍,很多造激光雷达的企业的人没变、设备没变、技术没变,但是估值一夜之间涨了十几倍。

德鲁克说,企业的目标是创造客户。同样的道理,硬科技投资要对技术前瞻性做好预判,要关注未来,要意识到技术驱动往往能够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

此外,除了技术和项目本身,人也很重要。因为人是最复杂的,很多项目出现问题,可能70%都来自于对人的误判。

比如,航天领域的创业者会说自己对商业航天推进器特别了解,PPT讲完,给人“前景广阔、大有可为”的感觉。但是如果你的知识体系能够反覆盖他的知识体系,你会发现他讲的确实很专业、系统,唯一致命的是他所说的不是最先进前沿的技术,而是上一代技术。

所以,投资人要有一把尺子去衡量“长短”,有了标准刻度,你才知道到底值不值得投。而且你的尺子要尽量长,不然容易被忽悠。

除了专业知识,创业者的一些基本能力和品质也需要投资人特别关注,也就是我们说的“看人”。

我们做投资,最看重诚信,这种品质是“一票否决”的因素。毕竟“卷款跑路”不是什么新鲜事。

其次,是系统思考能力。创业者对科研技术在商业闭环和循环端是否思考清楚了。这背后就牵扯到愿景、使命、价值观、战略等等的搭建。伟大的企业一定是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化的,它不会跟着市场风口去跑,而是基于自己的使命愿景这些行动。

再次,是资源匹配能力——人和事匹配。很多创业者智商、技术不错,使命愿景可能讲得比马斯克还牛,但他在人、事匹配方面做得很差,不会整合资源,这也是致命伤。因为做战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调动资源,进行取舍。

创业环境和市场竞争是一个动态过程,特别是科技行业,日新月异,没有持续迭代的能力没法在硬科技领域做扎实。这里就不仅仅是天赋的问题,可能还有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

我们一直强调硬科技精神,针对的不仅仅是投资人,而是硬科技领域的所有从业者。硬科技得到这么多人的认可,因为它不仅是一个概念,更是一种精神——科技突破需要科学家“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勇于担当、敢于创新,愿意为一件事情持续付出。用宋志平老师的话说,就是做一个硬科技的“痴迷者”。

当然,这些都是对外做出判断要做出的努力,但未必就不会碰壁。所以作为投资人,学会“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也很重要。

成功如果速成,那就会速朽

我们做到今天,我也不知道算不算成功,但好歹“活”下来了。如果事后总结,我觉得的成功不是做了哪些milestone的事情,而是我们避开了致命性的错误,能够平心静气,保持耐心。

巴菲特说“没有人愿意慢慢变富”,就是因为人性有弱点。对于投资人来说,面对的甚至是一个有可能是“一夜暴富”的机会,这时候更加需要有克服人性的弱点的勇气与信念。

比如,有一阵虚拟货币特别火,好多投资经理回来说:我们投一些虚拟货币吧?还有人说:要觉得虚拟货币不保险的话,可以投类似出白皮书的一些服务环节的项目。不过中科创星最终没有投资。

说到底,这些事情和中科创星成立的初心是相悖的。作为投资人,守住初心。回归初心我觉得很重要。一定要问自己为什么做这件事情。

守住初心意味着会放弃很多收益,但也要意识到你也避开了很多风险。要搞清楚自己安身立命的价值观和使命是什么。脱离了初心,被竞争对手和资本牵着鼻子走,会距离最初的目标越来越远。

举个例子,前几天我和投资部同事卢小保一起去温州看了一个项目,是做6寸硅外延片的。按照规划,工厂一共四栋楼,现在建好了一栋,开始生产了,说今年肯定盈利,明年至少能赚一个亿。他也认为应该是没问题的——6寸比12寸更赚钱,市场处在紧缺的局面,且良品率更高、出货量更大。但是,我和小保商量了半天,觉得可能还是不会投。因为项目本身不符合我们的投资理念。

然而,现实中能够成功的人不到1%。这是为什么?

事实上,能看到趋势的人有20%,80%看不到;而在20%看到趋势的人中,只有20%的人愿意行动(4%),4%行动且能够持续坚持下来的,也只有20%(0.8%),所以,最后成功的人不到1%。

总之,成功的人,有的人是靠信念,有的人是靠理想,有的人是靠恐惧,凡此种种,各有千秋。但是失败的人都差不多——人性的“贪嗔痴”而放弃。

今天很多投资人比较心急,他们甚至会把过去很多在互联网上被验证的成功的模式套在硬科技产业。我们不否认资本追求回报的天性,也不否认个人对成功的渴望。

但是,“科研成果转化”过程比较复杂,它不像互联网产品能够快速试错。因此,决定投身硬科技时,“回报周期长”、“早期的投入回报不成比例”、“不确定性高”这些固有的规律都是投资人必须接受和面对的挑战。比如晶体材料从生长到封装测试,可能要花费半年时间,也就是说调一次参数就半年,两年才调四次参数。

说到底,任何行业都一样,速成速朽,硬科技更甚。商业和科学,都有其内在规律。不要想着用“蛮力”去改变、去颠覆,更多要做的是适应、接受,硬科技投资人必须有耐心,能容忍失败。

如果你有长线思维,能把自己的等待周期拉长到5年,乃至10年,你就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质变起源于量变,把正确的事情做上10遍、100遍、1000遍,结果决然不同。

所谓正确:小成靠术,大成靠道

2013年成立至今,中科创星并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优势,但至少有几件事情,我觉得是我们做对了的。如果用宋志平老师的话来说,就是“经营”和“管理”都下了功夫。

宋志平老师说:“管理是对内的,目的是提升企业效率;经营是对外的,目的是提升企业效益。”那么,做企业经营和管理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

公司的内部管理,我们重点就是要保证内部是同频共振的,每个人既能知道自己的工作目标,又能够时刻与公司、部门整体目标保持对齐。同时通过内部不断地对齐,不断统一管理语言和管理工具,保证内部有同一种工作习惯,形成合力。

而经营需要我们放开眼界,去看市场、看产业上下游、看合作伙伴等等,关注他们的需求是什么,与外部同频共振。按照上述“标准”,我们有几件事情是过去以及未来会不断去做的。

第一件事,做好投后赋能。

作为一家投资机构,一定要回答一个问题:除了提供资金之外,我们还能在哪些方面进行赋能?

投资是在做“发掘价值、传递价值、放大价值”的事情。但对于被投(企业)来说,我们也要为他们“创造价值、提供价值”。但是,价值不等于资本,不等于金钱。投资机构除了钱以外,没有别的价值,早晚会死。

未来投后赋能将会占据投资机构,尤其是早期投资机构50%以上的实力,这是投资机构差异化竞争的重要一环,也将是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展现。投资机构不仅需要为企业提供资金,更需帮助企业不断成长。

为什么中科创星在困难重重的情况下,还要打造这么大的投后团队,就是因为这件事情长期来看做好了是有价值的。

因为创业者会面临各式各样的困难,进而投资机构会遇上各式各样的需求,这些困难往往有很多是具有典型意义的,是过去和未来诸多创业者所可能面对的,它们具有相同的共性。在这个实践过程中,投资机构就可以慢慢摸索和探寻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帮助创业者解决这些困难。

比如,当新晋投资者看见这个团队技术优秀但不健全的时候,可能就会觉得风险太大,对这样的项目估值很低,也不愿意投。

对此,我们搭建了培训团队、政策咨询、宣传团队和融资团队。同时,我们将服务质量高、客户评价好的板块留下来了,服务效果不好的、专业性低的就直接砍掉了。此外,我们还会帮助被投企业开拓市场(介绍上下游客户)。

第二件事,我们一直以国家和社会利益为经营企业的最高宗旨,坚定地和国家站在一起,跟国家同频共振。

人在“正心诚意”之后,就会看清很多以前没看到的东西。举个例子,10年前科研成果都属于国有资产,个人是不能从中获取任何报酬收入的。现在,科研人员可以获取70-95%的科研成果转化收益。这就是国家给我们创造出的条件。

第三件事,坚持不移、心无旁骛地投资硬科技。

中科创星现在口碑和业绩不错,其实就是坚持做事的结果。市场看见我们从始至终都在坚持投资硬科技,觉得中科创星并没有“骗人”,自然就愿意和我们站在一起。

投资行业和其他行业并没有很大的区别,只不过在投资中,我们选择做一个“好人”,我们相信“好人”的口碑总会在坚持做正确的事情的发心之下被大家记住。

尤其是硬科技投资,成功固然是所有投资人所追求的。要抓住一个大机会,运气要有,但更重要的是对自己有高的要求,能力和发心,都很重要。

小成靠术,大成靠道。如果你想要获得你要的东西,那就让自己配得上它,信任、成功都是靠努力获得的。

责编: 爱集微
来源:中科创星 #中科创星#
THE END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