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动”揭秘 | 中芯国际张昕:脚踏实地,共建集成电路产业新生态

来源:爱集微 #中芯国际# #IC PARK#
2.6w

前不久,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北京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第五届“芯动北京”中关村IC产业论坛在云端成功举办。

论坛上,中芯国际资深副总裁、中芯北方总经理张昕以《脚踏实地,共建集成电路产业新生态》为题发表了演讲,结合中芯北方20年来的发展对半导体产业链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了评述和预判。

张昕指出,“经过20年的持续努力,北京地区已经形成了国内半导体产业生态的主体,具有领先和示范作用”。得益于提前布局了产业链条最难和最需要时间布局的集成电路制造和装备企业,北京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发展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正确道路。

据介绍,中芯国际和北方华创携手共建20年,已经在北京亦庄地区形成了自主可控的装备工艺制造能力的聚集地和孵化地、人才聚集融合、未来产教研基地和创新发展源泉的聚集。

谈及中芯北方制造夯实历程,张昕将其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早期是为生存,中期则练内功,包括2018-2019年间的设备互用打通关,提升通用设备占比和六代技术的设备覆盖率。后期定胜局,通过设备工艺能力创新,大幅度提升平均种台套设备数量,从4台/种提升至30台/种,批量采购支持战略供应商等措施,提升未来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中芯北方已涵盖平面工艺的所有节点和平台,所覆盖平台包括逻辑、物联网、特殊存储、图像传感、高压显示驱动、功率器件。

此外,张昕也表示了中芯要与国内产业链继续携手共进的态度。他指出,集成电路产业链的现实是越往上游越难做,反言之,对集成电路产业而言,下游对上游有支持和扶植的责任和义务。

中芯北方11年前开始培养战略供应商,初心是要改变集成电路产业链的不公平性,其不公平之处在于大量价值归于国外装备供应商。设备方面,天津华海清科、北方华创等设备商都是中芯国际共同成长的战略合作伙伴。2020年被加入实体清单后,中芯国际着力梳理零部件供货能力、企业市场能力和相关专家,目前零部件攻关在射频电源、磁悬浮泵、气体激光器、火加工部件、多层结构静电吸盘等零部件均已取得突破。

从市场角度来看,受全球市场需求增长、平台成熟度提升、逆全球化所带来的国产替代趋势影响,国内客户急速成长。中芯北方和中芯北京截止目前12英寸晶圆产能达到12万片/月,对国内整体市场需求的满足度只有5%,急需迅速规划产能。中芯北方作为内循环战略中的排头兵,2025年应力争满足国内总产能需求的30%,总产能扩充至70万片/月以上。

同时,张昕详细介绍了中芯六大工艺平台:28HKC+平台,通过主平台开枝散叶,提供带有射频、高压、嵌入式、混合键合叠片等多种技术领先子平台;显示驱动平台要全面覆盖各类终端,并提布局带有PRAM的OLED行业领先解决方案;图像传感器平台,提供带有Hybrid bonding工艺的行业领先技术解决方案;MCU平台,提供多种架构(SST、SONOS)的解决方案;BCD平台,实现全面覆盖各终端,并提供低成本与行业领先技术方案;先进封装平台,2.5D提供全覆盖Interposer方案,3DIC提供HBM/近存计算解决方案。

在国际局势复杂化的当下,中芯北方和中芯北京要保证生产连续性、扩产连续性和客户连续性。中芯北方在北京地区也将进入更高速发展,中芯京城北京三期明年5月15日设备就会搬入,到2025年,中芯京城将达到月产10万片。

张昕还介绍了未来的规划:在北京地区,中芯北方要尽快形成“3个能力,2个基地,1个核心”。3个能力指,复杂的系统工程的实施和联合攻关的组织协调能力,追根溯源的解决产业链卡脖子问题的技术创新能力,为内循环产业链保驾护航提供平台和产能的全面服务能力。2个基地即,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的产教研人才培养基地,联合全球战略合作伙伴的创新发展基地。最终目的是打造1个核心,也就是自主可控的核心竞争力。

张昕总结说:“历史走入交汇口,这是百年不遇之变局。我们需要底线思维,打造自主可控产业链。抓住机遇,顺势而为,不留遗憾。”

对于中国半导体的未来,张昕很有信心:“今后只要脚踏实地、坚定不移、持之以恒、中国半导体很快就能跨上一个新台阶。”

中芯国际资深副总裁中芯北方总经理张昕简介

张昕,清华大学无线电硕士,在半导体领域有着长期的海外工作经验,先后在全球知名代工企业格罗方德及台积电担任管理职位。2010年4月正式加入中芯国际,现任中芯国际资深营运副总、中芯北方总经理及北方集成电路技术创新中心(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并担任中关村集成电路产业联盟理事长及中关村集成电路材料和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

责编: 蓝天
来源:爱集微 #中芯国际# #IC PARK#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