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 2022正式开幕:高通、英特尔、英伟达、AMD等大厂各显神通

来源:爱集微 #高通# #英特尔# #英伟达#
2.7w

集微网消息,1月5日,CES 2022( 消费电子展)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正式开幕,包括高通、英特尔、AMD、英伟达等多家半导体巨头参展,其在首日即发布了大量新产品。

高通展示骁龙数字底盘,与多家汽车厂商达成合作

在CES 2022展会,高通展示了骁龙数字底盘解决方案,其由一整套开放且可扩展的云连接平台组成,利用统一架构带来更高的安全性和沉浸式数字体验,支持下一代汽车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功能升级。汽车制造商可以在其产品线中选择采用骁龙数字底盘所涵盖的任一平台或全部平台,并通过云端的持续升级为其产品提供高度定制化体验。

同时高通技术公司正式宣布在柏林开设工程技术软件办事处,专注于利用最新的骁龙数字底盘先进技术支持欧洲汽车客户,且与本田、沃尔沃、雷诺和阿尔卑斯阿尔派等公司达成合作,本田即将推出的车型、沃尔沃即将推出的纯电动SUV以及极星3中均采用第3代骁龙座舱平台,高通进一步拓展了在汽车领域中的布局。

英特尔发布12代酷睿移动处理器和桌面处理器

在CES展上,英特尔发布了适用于笔记本电脑的第 12 代酷睿处理器。共包括28款芯片,分为 U / P / H 三系列,其中 U 系列又分为 9W 和 15W 两种,全系大小核设计,Intel 7 工艺打造。其已经进入最终生产阶段,预计将在今年推出。

性能方面,英特尔表示,i9-12900HK 在游戏方面比 i9-11980HK 快了 28%。i9-12900HK 的每瓦性能相比苹果 M1 Max 和 AMD Ryzen 9 5900HX 更高。在部分 Adobe、Autodesk 软件中,i9-12900HK 比苹果 M1 Max 和 AMD Ryzen 9 5900HX 表现更佳。

此外,英特尔还宣布了其 Alder Lake 台式机产品线的 22 款新处理器,从 489 美元的 Core i9-12900 到 42 美元的 Celeron G6900,专为主流台式机、一体机和其他 PC 设计。新处理器包含 65W 和 35W 两个版本,采用与英特尔去年推出的相同混合架构设计,提供性能和高效内核,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功率和效率,从今天即开始供货。

AMD发布锐龙6000系列移动处理器

AMD则在在CES展上推出了全新一代锐龙6000系列移动处理器。其在底层架构上得到了不小的升级,CPU 架构换用全新的 ZEN 3+、GPU 架构换用全新的 RDNA 2、工艺制程也升级到了 6nm。核心规模方面则继续保持了最高 8 核心 16 线程,在各大跑分软件中的成绩都有了 10%-30% 的提升。

相比锐龙5000,锐龙6000 APU将提供多达12个RDNA 2计算单元,应用程序性能提升91%,视频编辑速度提升81%,3D渲染速度提升81%,1080p游戏提升2倍。在 AMD 官方测试的《孤岛惊魂 6》中,R7-6800U 帧数来到了 59 帧,暴涨了 51%。

此外,AMD搭载全新 Zen 4 架构的桌面端处理器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与大家见面,新处理器将升级到最新的 AM5 主板接口,并升级到最新的 5nm 制程工艺。

英伟达发布四款RTX新显卡

英伟达同样公布了旗下四款新显卡。RTX 3050 为安倍架构,提供英伟达的第三代 Tensor 核心,以实现其基于 AI 的 DLSS 升级等功能,提供最实惠的 60fps(尽管是 1080p)的光线追踪游戏入门体验,支持DLSS2.0技术,在主流1080P PC游戏中的帧数可轻松稳定在60FPS+。该显卡拥有8GB显存,支持Nvidia Reflex等技术。1月27日发售,售价249美元,国行售价1899元。

在移动端,英伟达也推出了RTX 3080 Ti和3070 Ti笔记本显卡,搭载这两款显卡的笔记本起售价分别为2499和1499美元。其中移动版RTX 3080 Ti将搭载16GB GDDR6显存,官方表示该显卡的性能强于桌面版的Titan RTX机型;而3070 Ti笔记本相较于上一代2070 Super,在2K分辨率下性能提升也将达到70%。搭载新显卡的笔记本产品将在今年2月1日起上市。

而新款旗舰显卡RTX 3090 Ti 也终于亮相,其配备 10752 个 CUDA 核心和 24GB  21 Gbps GDDR6X 显存,功耗高达 450W ,比 RTX 3090 型号高出 100W 以上。同时GPU 加速频率可达 1860 MHz,达到 40 TFLOP 的单精度计算能力,是目前安培显卡的最高水平。不过英伟达暂未公布 RTX 3090 Ti 的售价和开售时间。

(校对/holly)

责编: 李梅
来源:爱集微 #高通# #英特尔# #英伟达#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