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通信产业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开始进入越来越多领域,可以说5G的发展为物联网打下了坚实地基,物联通也拓展了5G的商用市场,不过,当前的物联网产业仍面临碎片化、安全和高成本等问题。近年来,包括国外的谷歌、微软、英伟达,国内的阿里、百度、浪潮等巨头等均在布局AI大模型,与此同时,AI大模型的参数量也随之大幅增加,许多人认为其将改变信息产业的格局,未来,整个社会将进入基于大模型的AI时代。到时候,AI会像供水供电一样流向终端。
— 通信 —
1、iPhone 14核心规格曝光
集微网消息 近日,据海外媒体报道,国外一名爆料达人曝光了iPhone 14系列的核心配置及详细售价。
图源 爆料人Anthony的Twitter
据爆料内容,全新iPhone 14 Pro和iPhone 14 Pro Max将采用6.1/6.7英寸120Hz OLED显示屏,搭载全新升级的A16仿生处理器,提供128GB至1TB四种存储规格,后置4800万像素主摄+1200万像素+1200万像素的三摄相机模组,分别配备3200mAh和4323mAh电池。起售价均比前作上涨100美元,分别达到1099美元(约合人民币7360元)/1199美元(约合人民币8030元)。
2、小米影像战略升级 携手徕卡开创移动影像新时代
集微网消息 2022年7月4日,小米集团宣布启动影像战略升级,并发布了影像战略升级的首发之作——小米12S系列,首次在手机上实现原汁原味的徕卡影像体验,性能及影像体验全面脱胎换骨。
自两年前启动高端化战略以来,小米正走在从性能领先走向体验优先的变革中,此次影像战略升级是小米高端化战略再次迈出的关键一步。
3、爱立信:全球5G用户将在2022年底突破10亿大关
集微网消息 爱立信于7月5日公布最新趋势报告,预估到2022年底,全球5G用户数将突破10亿大关,而到了2027年,全球移动用户数预计将达到44亿,相当于近半数移动用户皆使用5G。
此外,爱立信还在报告中指出,目前,全球5G渗透率以北美和东北亚市场最高,约为20%。不过,预计到了2027年,北美地区5G用户将占其移动用户的90%,成为全球最高。其次则是西欧地区,到时候5G渗透率将达到82%。
4、日本NEC宣布收购Aspire 提升Open RAN系统集成能力
集微网消息 近日,日本NEC公司宣布收购爱尔兰系统集成商Aspire Technology。并对外表示,此举将进一步提升其提供端到端Open RAN系统的能力,本次收购预计将于2022年7月完成。
据了解,Aspire Technology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总部位于爱尔兰的专业系统集成公司,该公司在设计和集成开放网络方面拥有“独特能力”,为传统和开放架构提供跨2G到5G的解决方案和服务。
5、工信部: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超45万亿元
集微网消息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不断蓬勃发展,产业规模持续高速增长,已连续数年稳居世界第二。根据工信部相关统计数据,从2012年至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经从11万亿元增长到超45万亿元,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21.6%提升至39.8%。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截至今年5月底,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所有地级市全面建成光网城市,千兆用户数突破5000万,5G基站数达到170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数超过4.2亿户。
编辑点评:5G为物联网打下了坚实基础,而物联网又为5G拓宽了市场空间。不过物联网的发展还面临碎片化、信息安全和成本等方面的挑战。因此,推动物联网发展可以从标准化建设、安全体系建设,培育新型商业模式等方面入手。
— 物联网 —
1、紫光展锐推全球首个5G R16物联网平台
集微网消息 7月7日,紫光展锐与广和通宣布联合推出最新一代符合3GPP Release 16标准的5G芯片平台V516,据了解,该平台已实现全球首个基于3GPP R16协议版本的业务验证。
据了解,紫光展锐V516平台是业界首个支持5G R16 Ready的物联网基带芯片平台,支持3GPP R16协议的高精度授时、5G LAN和部分uRLLC等前沿技术特性,在双方合作启动后,广和通将陆续推出基于展锐V516平台的模组新产品,双方将携手加速5G面向垂直行业的商用进程。
2、涂鸦智能回港二次上市
集微网消息 7月5日,涂鸦智能在香港联交所完成挂牌交易,发行价为19.3港元/股,截止目前,其总市值约为111亿港元。
据了解,涂鸦智能本次回港二次上市完成后,纽约和香港都将作为其第一上市地,在相关监管要求下,两地上市相同类型的股票可实现股份跨市场流通。此前,涂鸦智能创始人兼CEO王学集曾表示“从涂鸦智能诞生的那一刻,就致力于做一家技术产品驱动的全球化公司。”
3、深耕本土创新 安谋科技发布两款自研处理器
集微网消息 2022年7月6日,安谋科技正式推出自研新一代“星辰”STAR-MC2车规级嵌入式处理器,以及面向多场景应用的全新“玲珑”V6/V8视频处理器。作为安谋科技自研IP业务的最新成果,两款处理器将进一步扩充安谋科技自研产品的布局版图,为智能物联网、汽车电子、移动终端、基础设施等领域提供更为丰富的产品解决方案,赋能智能计算生态的构建。
“星辰” STAR-MC2处理器概览
4、瑞昱6月营收达96.42亿元新台币 月减7.74%元
集微网消息,中国台湾网络芯片厂商瑞昱公布的财报显示,该公司6月营收达96.42亿元新台币(单位下同),月减7.74%元,年增2.03%。
据台媒《中央社》报道,瑞昱第2季合并营收304.99亿元,创单季新高,季增2.5%;累计今年前6月自结合并营收602.55亿元,年增22.52%。
编辑点评: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5G、AI、物联网、数据中心等数字技术正在驱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从产品形态上看,物联网以硬件为身躯、软件为灵魂,未来,物联网相关软件将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智能化程度也会越来越高。
— AI —
1、Meta公司推出NLLB-200 AI模型 可实现200种语言互译
集微网消息 近日,Meta公司对外宣布,该公司已经构建并开源了No Language Left Behind,这是一个单一的人工智能模型,可以翻译200种不同的语言,甚至包括亚洲和非洲的一些不太常见的语言,如老挝语和坎巴语。该系统以“绝不抛下任何语言”作为宣言。
据了解,NLLB-200 AI模型不仅将应用于Meta旗下的Facebook、Instagram平台,Meta更是宣布对外开源NLLB-200 AI模型,并向非营利机构提供20万美元补助金,借此推广NLLB-200 AI模型的实际应用。
2、2022世界杯将使用AI摄像头辅助裁判
集微网消息 据外媒报道,近日,国际足联管理机构FIFA宣布将使用人工智能摄像头,为裁判在2022年世界杯期间的越位判罚提供帮助。
据了解,这套半自动系统中有一个内置于足球的传感器,该传感器每秒可以实现500次的更新频率,在球场上实时传递位置信息。同时,借助体育场屋顶下方的12个跟踪摄像头,使用机器学习跟踪球员身体上的29个点的变化。当球员越位犯规时,系统将结合这些数据生成自动警报。警报将被发送给附近控制室的工作人员,他们将验证决定并告诉现场裁判该给出什么样的哨子。
3、韩国第二大运营商全面进入AI芯片领域
集微网消息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第二大移动运营商KT本周已向韩国本土人工智能(AI)芯片初创公司Rebellions投资300亿韩元(2300万美元)。这也是KT公司继去年与韩国AI基础设施初创公司Moreh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后,在AI领域的第二次战略投资。
Rebellions成立于2020年的9月份,拥有一个经验丰富的高学历团队。根据官网信息,超过三分之一成员拥有博士学位,也有来自三星和SK海力士的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也同英特尔、ARM、三星美国公司等多领域的专业人士合作。
编辑点评:近年来,AI大模型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心。从应用上看,AI大模型将AI应用的开发从碎片化、烟囱式的开发,转变成集中式开发。从整体发展脉络来看,AI大模型代表了AI技术向产品化、产业化落地的发展趋势,能够使得AI技术得以更好地落地,更好地赋能AI应用创新。
(校对/Andr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