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大咖论道元宇宙:中国的机会在哪?

来源:爱集微 #元宇宙# #爱芯元智# #地平线#
2w

集微网报道 9月1日,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举行,在芯片主题论坛圆桌对话环节,瀚博半导体创始人兼CEO钱军,爱芯元智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仇肖莘博士,昆仑芯科技CEO欧阳剑,地平线联合创始人兼CTO黄畅博士,壁仞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OO张凌岚等就元宇宙时代芯片如何破局等话题进行了交流分享。

话题一:如何看待元宇宙?

钱军:元宇宙是一个现象级的应用,是由多个数字技术合成起来的综合性应用,包括可以想象到的各种交互感知,即AR/VR技术,以及数字孪生,产生的内容需要有沉浸式的体验,需要强大的实时视频处理功能,也需要强大的多样化渲染引擎来支持。此外,还包括多种互联技术,数字技术、AI、区块链的技术等做综合的管理,实现智能化的自动生成。

元宇宙对应多元化的计算其实非常复杂,所需要计算的提升的空间也非常巨大。尤其是数字孪生中如何做沉浸式的渲染,对GPU的一个性能的提升要求是巨大的。GPU一定要上云,只有上云才能够把多颗的GPU综合连接起来,然后用一种集成的方式来做有效训练,才能支持原宇宙所需要的内容的产生。

仇肖莘:从边缘侧、端侧芯片的角度,人与元宇宙一定是通过某种终端设备产生联系,但目前现有的终端设备是不是适合人和宇宙原宇宙之间的这种连接,其实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

人与元宇宙的互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周围环境信息的捕捉,互联网虚拟世界的信息的融合、显示,这对于终端侧算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但这本身与端侧设备的定位成为矛盾,因为既要大算力,又要低成本,低功耗、低延迟,实际上对终端设备是非常大的挑战。因此,为了让元宇宙从PPT变成现实,需要端侧芯片实现很大突破。

欧阳剑:百度昆仑芯团队在十几年前就开始做AI的一些计算加速和体系结构方面的工作。十几年前AI也是一个非常新的概念,从互联网发展萌芽,到今天已经在各个行业里面大规模的落地,跟如今的元宇宙有一脉相承的地方。元宇宙今天是一个非常前瞻的概念,而且有一些新兴应用,所以十几年来的一些心得体会,特别是在新的场景下如何来探索它的计算架构的体会,可以映射到元宇宙新的领域里来。

今天看AI这个行业,在2017年还是处在一个非常快的发展阶段,我们在架构的驱动上迭代了很多版本,而且支持了用户的多样需求,未来可能会有一个非常通用或者说能够灵活迭代的一个架构,无论元宇宙未来怎么发展,我们都能够跟得上发展的需要,这个是对做芯片的一个考验。所以我觉得对于元宇宙芯片上的规划,我们未来也是会保持这种开放的架构,来不断适应场景和用户的变化。

黄畅:未来看好两个领域,一个是自主机器人,一个是元宇宙,前一个解决人和物理世界的生产,包括能源能量的问题,后者解决的是人的娱乐等精神层面的需求,两个不同维度上让人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元宇宙的挑战还是蛮多的,尤其是在边缘端侧,算力、功耗成本都非常具有挑战。如果向上溯源去回到应用、算法,面临的挑战其实更多。

张凌岚:今天我们形成一个相对共识是元宇宙是一个平行世界,我们把它从现实世界映射,然后构建或者说在新的宇宙里头进行建模,它终究体现成了一个AI的算力,能够让整个世界能够进行自己的更新和迭代。

其实我们以壁仞科技为出发点,我们做的是大算力芯片,今天在我看来,即使我们今天号称能够做出全世界算力最大的一个芯片,但对未来的这种原宇宙的AI算力需求,可能连门槛级都还没有到。所以从这点意义上来讲,对AI算力的需求是无穷无尽的。

沉浸式体验又另一个方面提出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中的一个交互,包括了从视觉、听觉,尤其是视觉,很可能会发展成触觉,不光是一种有限的能够满足我们视觉的需要,可能沉浸式的时候更多又提出了一个更大的其他方面的算力需要,就回到我们现在所能够提供的整个GPGPU的架构,它不但要能够提供AI的加速,也能够提供渲染,还能够提供其他方向上的这种算力的需求。

所以最终原宇宙的概念出现,而且它本身还是在不断演化,不断的植入更多的人类社会的这种创造力,更新发展,或者创造出一种不同的跟今天大家理解中完全不一样的新的元宇宙的概念,终究归结到我们目前芯片做的工作的,它就是一个算力的需求,要做到单位算力最强。

话题二:对元宇宙赛道创业者的建议

张凌岚:我比较担心的一个问题,就是看到大家一直在孜孜以求做的一件事情,是定义什么叫元宇宙,而元宇宙本身就是充满了一种不断变化,而且它是外延不断扩张,内涵不断充实的一个过程,它可能会持续好几十年或者是更长的时间。

我们看到一些大厂已经把它的原宇宙的概念摆在大家面前,大大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但同时也限制了大家的想象力。作为一个半导体厂商,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有的时候开始做一些产业上的布局,在资金方面进行投入,我们常讲的有这种先发优势,但同时应该看到的是整个产业其实有各种各样这种颠覆性的创新的思维不断涌现出来,往往是先动手的,有的时候会站在一个独立的地位,所以有这样的一个复杂因素在里面的时候,我能够想到的是可能是每一个厂商或者说每一个的创业者,更多的是发挥自己的这种比较优势。

因为整个元宇宙的产业链肯定很长,包括了运算、交互、终端设备方方面面,其实只要说只要能够把握住一个大方向,从某一个点上切入,不断地把自己的比较优势扩大,我想终究可以立在一个不败之地。

黄畅:对于创业者尤其是进入一个全新赛道的时候,一定要关注客户是谁,真正能够创造价值的场景和需求是什么。有可能发生在你客厅,可能在你的办公室,也有可能是座舱。我们觉得座舱是一个很好的标准化中心,而且有足够强私密性,它跟办公室和客厅相比,有一个得天独厚优势,不仅有空间的属性,而且标准化,而且它有移动的属性。

创业者要去思考最早去突破产品的地方,客户在这里的痛点、刚需是什么?然后你作为一个供应商,作为一个产品技术服务,应该关注你能够创造怎样的差异化价值,很重要的就是差异化,可获取的这种价值。

欧阳剑:元宇宙做可能是一个非常大的一个业务或者一个产业,对于我个人来看,或者说我过去十几年一直都在做一些创新的方向,我自己的体会就是对于这种大的产业方向要抓两点:一个还是要看场景,因为光靠一个概念可能是没法去运营一个公司的,所以我们还是要抓场景,再看一下宇宙里面具体有哪些场景是工程师可以做,包括像自动驾驶,包括像很多具体的场景,我们会去看,我们擅长地方,我们有机会的地方。

第二个是技术创新,这个也是创业公司我觉得是生存之道。因为它相对于大平台敢想敢干,这是一个优势,我们会基于昆仑的这个XPU的架构,在AI、元宇宙如果后面需要我们也做好很多的布局,在这种并行计算也好,图形渲染也好,更深的一些更广泛的计算场景,我们都做好了布局做就两手抓,一手抓场景,一手抓技术创新。

仇肖莘:从爱芯元智的角度,我们整个的创业过程也是抓住了两点,一个客户的刚需到底是什么,就是我们的客户是谁。第二就是我们有什么样的差异化的能力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为什么我们能在市场上生存,一定是我们跟其他的供应商之间有一些不同,是不是能够给客户带来价值?

因为我们有很多这种创业其实有很多时候是我有一个新技术,我觉得我这个技术很酷,所以我就拿出来去找融资,成立一个公司,我觉得我的技术能够带来一些不同,但是我觉得在整个过程中其实更需要思考的一点就是这个技术它的应用场景是什么?我这个技术跟现在市场上的所有其他类似的或者类似技术有什么不同,能够给客户带来什么价值,我觉得这个是非常关键的。

比如说 Ai技术,研究AI算法的人非常多,我们当时创业的时候就想AI算法除了能够做人脸识别,除了能够做物体检测,还能不能做一些其他的东西,我们就把这种AI算法应用在了ISP中,实际上在当时我们开始做的时候,市场上起码我们认为我们是第一家。

而这个技术应用在整个的设计当中以后,我们就发现说第一图像质量的提升是一个刚需,不管你是哪一个行业,手机行业也好,智慧城市也好,汽车也好,其实图像的提升它永无止境,做得越好客户越高兴,所以这个是刚需。

第二,我们在整个的处理过程中,我们实际上没有follow传统的做法,而是用一个比较新颖的这种AI的形式来做图像处理,这个就是我们的技术能够带来差异化的点,差异化的我们的技术优势和客户的需求之间刚好有一个匹配。这样我觉得对于一个创业公司来说,这个是一个比较好的形态。

钱军:还是要保持一个乐观的态度,我是一个比较乐观的人,所以我觉得创业虽然艰苦,但是我觉得机会远远大于你所谓的磨炼。

从我们的经验,开始从创业的时候,一定要能够找到一个切入点,一个实际的要切合实际,要能够真正做能够落地的应用。我们是现在每天产生的像素是千万亿级,而且每天还在增加。所以瀚博创立之初,认为我们以后一定会面临很大的视频类的数据量,然后怎么样能够让视频的质量提升,然后传输带宽又降低,所有这一些包括以后渲染,综合这一些的话,会有很多的核心技术围绕着视频像素来产生。基于这一点的话,我们也看到了很大的一个潜在的市场。

前期的话我们做了一个视频AI结合的一个产品,然后也在广泛的落地,我们后天会有一个我们的论坛,然后我们也会预告一下我们的GPU产品,然后我们会把渲染加到我们的整个的产品的布局里面去。因为原宇宙对这种渲染对视频处理,然后AI增强的渲染,增强的视频处理是有非常大的需求,因为后面怎么样处理这些算力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想从创业的角度来讲,务实,然后要抓住契机。

话题三:元宇宙中国是否可以弯道超车?

钱军:我觉得肯定是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而且机会很大,就像我们的电车跟油车比起来的话也是中国的机会。

我认为我们机会很多,不过这些核心技术不是一天两天,不是一个论坛两个论坛能够谈出来,是要花很长的时间,要有一个核心团队,然后努力务实,扎扎实实把这些东西做出来。

仇肖莘:我其实稍微有一点点不同的观点,我认为就是元宇宙实际上是中国和世界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而不是说是弯道超车,大家的起跑点是一样的。

在同时起跑的情况下,中国和世界其他地方是不是能够保持同样的成长速度,能不能够真正做成世界的第一梯队,我觉得这个就要靠内功。这个东西绝对没有一个弯道,最后拼的就是技术实力,是不是能够跟像英伟达、高通、AMD这样的公司去拼,我觉得这个归根结底还是要看我们自己的实力,机会是在眼前的,但是我们的实力要能匹配才能抓得住机会。

欧阳剑:从历史来看,包括像云计算,像这种移动或者更早的PC,大型机、小型机的每一个时代,它的设备供应商和芯片供应商都是会洗牌的,我是坚信如果元宇宙大时代的到来,供应商一定会洗牌,我们更希望洗牌后会出现中国企业,这是我们所期待看到的,但这个过程我认为还是很有挑战,要付出非常大的努力和艰辛,我们要坚持创新,坚持客户和价值导向。

黄畅:我们要看到的是我们在很多基础的技术方面其实积累不够,这可能是你再往下跑去的话,我们会面临很多阻碍,包括通信领域,包括一些传统的显

示或者计算方面,我们其实也有很多地方,其实跟基础不牢固。这里面我们肯定有机会,而且这个机会来源,一方面脚踏实地,讲一下实际的事情就是说我们关心客户用户关心场景,关心他真正的刚需重点,他可能有一种需求我们怎么去满足,这一定要脚踏实地去做,才可以有机会去把技术变成产品,再变成一个商业化可落地的闭环的东西,从而就不断推动你的公司往前迭代就成长。

但是另外一方面要保持一个仰望星空的态度,去以终为始去看,元宇宙最终给人类带来是什么东西,以及证明那些关键的领域的挑战和体系挑战。

张凌岚:我想对于一个新鲜事物,我们今天在元宇宙这个概念它出来的时候以这样的一个社会的关注度来看待它,至少我们在意识上在云宇宙这个事情上是没有落后的,甚至走在前面的。我觉得以我们这种创造力,或者是说以中国这么庞大的市场贴近应用的这样的一个先天条件下,我们是完全有一些先发优势的。

但是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作为这种元宇宙的底层的这种芯片技术,我们跟西方社会相比较,又有几十年的这种落后,又遇到了一个学习和赶超的这样一个过程。这两者我认为对于我们作为芯片商或者说厂商来讲,要看到我们贴近客户的优势,我们不断要把这种新应用或者新想法不断的集成融入到我们的芯片架构上。

所以总结来说,我们其实在整个元宇宙这个时代应该看到机会,我们应该和可以有这样的领先的这种胸怀。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在基础架构方面,其实还是要回到科学技术本身,要以这种务实的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断的去学习,然后在弯道上进行赶超。

(校对/李映)

责编: 李晓延
来源:爱集微 #元宇宙# #爱芯元智# #地平线#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