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与汽车产业链:跨界融合中上演新一轮角逐

来源:爱集微 #产业链# #汽车#
1.5w

集微网消息 回望过去几年,手机产业链参与汽车领域的方式已经从单纯的零部件供给升级到造车;同时,智能手机与汽车产业链之间的相互交融,正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的加深而同步增强。这头有小米、华为等手机厂商带领供应链在汽车领域干得如火如荼,那头也有汽车厂商尝试推出自有品牌的手机。

现阶段,双方的融合较为明显的体现于供应链技术、应用场景以及市场竞争模式三个方面。手机和汽车赛道的厂商都在试图通过跨界融合的方式形成一股更强的作用力,为自身的成长赋能。

互相跨界

供应链技术方面,由于智能手机市场规模快速扩大,留存的增长空间已经逐渐无法满足供应链所需,因此早在数年以前,就有一部分具有前瞻性的企业开始将业务版图向其他非手机领域扩展。

“早期做手机零部件的供应商在车载领域的参与度普遍较浅,一方面是汽车产业的封闭性强,另一方面是与手机相比,汽车零部件门槛高、起量比较慢。当时国内手机品牌正是如日中天,能给供应链创造的机会很多,大家肯定是愿意赚容易赚的钱,所以那个阶段很少有企业会想到去做车载。”一家手机零部件厂商对集微网说到。

需要指出的是,除了产业标准本身带来的考验,传统车企在供应链管理方面所提倡的高度稳定性也给早期进入汽车产业链增加了难度,反之这些条件也为最先在这条赛道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的供应商建立起壁垒。

转变发生在特斯拉横空出世之后的几年。

传统汽车产业在新能源、自动驾驶等技术的刺激下被赋予了强劲的成长动能,真正打开了汽车对电子零部件的需求,同时市场环境的封闭性得以改善,成为手机产业链厂商拓展新业务的不二之选。

不过该厂商也坦言:“这两年从手机终端到供应商,大家都想找新增长点。汽车之所以成为首选是因为它留给产业和资本的想象空间足够大,且现阶段比其他非手机领域的需求量要稍好一些。”

从手机产业链来看,小米、华为、苹果等手机品牌在汽车领域动作频频,包括这些品牌的上下游供应商也都陆陆续续开始布局车载相关的产品,甚至有立讯精密豪掷百亿成为奇瑞汽车第一大股东的案例出现。

“据我们了解到的情况,现在有一定体量的零部件厂商或多或少都涉及车载产品,只不过有做前装市场和后装市场之分,大厂以前装为主,中小厂后装的机会多一些。”

不仅如此,车企终端们吸收手机产业链资源也在同步进行。

据手机中国报道,蔚来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表示:“蔚来手机今年二季度开启内测,预计会在今年三季度正式向社会发售。而这也就意味着,如果蔚来手机内测顺利,将在国庆前面向消费者正式发售。”

除了上述提到的蔚来,此前吉利汽车也控股了魅族科技;近日,企查查信息显示,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魅族科技)申请注册两枚“无界汽车”商标,国际分类均为运输工具,目前商标状态正在“申请中”。

相互成就

可以肯定的是,在汽车智能化的大趋势下,智能移动终端领域将有越来越多新技术逐渐融入其中,而汽车的定义也从单纯的交通工具开始向“可移动的交互空间”转变。

从应用场景方面看,有行业人士对集微网表示:“对于传统汽车和智能手机产业来说,市场增量空间都已经到达瓶颈,现有的供应链和技术都已经很成熟,很长时间没有开发出吸引用户的新场景。所以对两者来说,都急需要找到一个突破口。”

“因为汽车智能化的本质是增强人与车的交互,为用户创造更多除驾驶以外的场景,这一点跟手机其实很像,手机也是在创造除通讯外的场景。所以车企融入造手机的基因是符合趋势的,也是必不可少的。至于有没有必要推出自有品牌的手机,每家车企肯定有自己的想法。”

事实上除了两类终端产品的大体方向一致,在汽车融入了更多消费电子零部件和技术之后,也注定要走上加速迭代这条路,市场竞争模式上也慢慢开始向智能手机靠拢。

回顾传统汽车产业的竞争环境可以发现,保持封闭性的同时拥有高度稳定性,后来随着电动汽车创造了增量市场,想分食蛋糕的车企们竞争愈发激烈。在冲销量抢占市场份额的同时,这些电动汽车品牌都需要解决盈利问题。

这个阶段,获得手机厂商加持显然是利于车企的。

相比这些成立不久的电动汽车品牌,常年游走在激烈竞争环境中并脱颖而出的手机品牌们显然更有营销、供应链和成本管控等方面的优势。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赛力斯和华为,在获得华为技术、营销模式等助力之后,2022年赛力斯汽车全年销量同比增长626.39%至80041辆,成为当年电动汽车市场上的黑马。

除产品层面,广告也是为手机品牌带来不菲收益的一项渠道。截至目前,蔚来和吉利都已官宣打造各自手机品牌,特斯拉也被传要造手机。有意思的是,蔚来总裁秦力洪表示:“绝对不会在蔚来手机里面挂广告,坚决不靠广告挣钱。”其实此前也有手机品牌曾立下这样的flag,却也在这之后因广告过多而被用户诟病。

再看手机厂商这边,仍以赛力斯和华为举例。

虽然后者没有“造车”,但将自家技术根植于其他品牌的汽车,无异于掌握了产业链

(校对/李杭森)

责编: 邓文标
来源:爱集微 #产业链# #汽车#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