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eeNews报道,小米展示了一种固态电池技术,可在智能手机中提供更高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以及更高的容量。
在实验室测试中,固态电池技术实现了超过1000Wh/L的能量密度,低温放电性能提升20%,针刺实验通过率显着提高。
1000Wh/l的能量密度优于液态电解质的800Wh/l硅基锂离子电池组。英国的Ilika、比利时的Solithor、法国的ITEN都在研究固态电池系统,美国的Sakuu则展示了3D打印的锂金属固态电池。
固态电池使用带有无机隔膜的锂金属阳极,以防止锂枝晶的生长,锂枝晶可以穿透电池层并引起短路和火灾。
在修改后的小米13(上图)上,电池达到了6,000mAh的容量,可靠性更高。
通过用固体电解质陶瓷涂覆正极,固体电解质层形成向下的曲线以包围正极集流体并将其与负极隔开。阻断了穿刺过程中正负极之间的任何接触,显着提高了针刺测试的通过率,并提供了更高水平的使用安全性。
固态电池的另一个主要好处是在低温下性能得到改善。传统电池中的液态电解质在低温下粘度高,阻碍了锂离子的传输能力,导致锂电导率急剧下降60%,极大地影响了电池在冬季的性能。
实验室测试表明,与普通电池相比,固态电池在-20°C下的性能提高了20%,可在寒冷的气候和条件下可靠运行。(较对/武守哲)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登录参与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