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收藏

  • 点赞

  • 评论

  • 微信扫一扫分享

一周数据看点:去年中国PC出货下跌15%、前十大晶圆代工产值Q4季减4.7%……

来源:爱集微

#小米#

#高通#

#数据#

03-18 14:53

本周调研、数据报告看点一览(3.12~3.17)

1、中国台湾19大IT企业2月营收减8.5%:受中国大陆和美国动向影响大

2、2022年中国PC出货下跌15% 华为逆势大增89%

3、半导体存储器行情愈发疲软 价格的下行压力仍在持续

4、去年Q4前十大晶圆代工厂产值14个季度以来首度衰退 预计Q1跌幅更大

5、2022年Q4三星印度市场份额超越小米 手机高端化趋势蔓延

6、3月电视面板价格上扬 短期涨势高于预期

7、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同比下降1%

8、2022年中国XR头显出货量超110万台

9、高通骁龙8系列处理器连续第二年出货超过1亿片

10、韩国3月前10天芯片出口暴跌41.2% 对华出口下降35.3%

1、中国台湾19大IT企业2月营收减8.5%:受中国大陆和美国动向影响大

据日经亚洲报道,向美国苹果等IT巨头供应大量半导体及产品的中国台企,业绩低迷愈发明显。鸿海精密等19家主要IT企业2月营业收入同比下降8.5%。以中国大陆和美国为中心的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的需求下降,呈现出难以预见复苏期的局面。

日经调查中国台湾IT相关领域19家主要企业的业绩,2月总营业收入为新台币10178亿元。19家企业中只有4家实现收入增长,15家企业收入下降。

19家公司中营业收入最高的鸿海,营收下降11.6%。由于需求低迷,iPhone在中国大陆的生产已经停滞不前。尽管1月份生产有所恢复,但2022年11月和12月之后收入仍再次陷入负增长。

从半导体相关领域来看,第一大厂台积电营收增长11.1%,但2022年秋季后营收增速将继续放缓。此前因车用半导体供应短缺而表现强劲的世界代工巨头联电(UMC)营收下滑18.6%。

2、Canalys:2022年中国PC出货下跌15% 华为逆势大增89%

据Canalys最近的研究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PC(台式机、笔记本和工作站)出货量达到4850万台,较2021年下降15%。其中,华为同比增长了89.1%,跻身第五名。

报告指出,中国PC市场(包括台式机、笔记本和工作站在内)2022年第4季度同比下降了26%,台式机(包括台式工作站)出货量下降370万台,同比降幅达34%,而笔记本电脑(包括移动工作站)出货量为850万台,同比降幅为39%。

具体到电脑品牌,第一名出货依然是联想,紧随其后的是戴尔和惠普,但均有所下滑,分别为下滑15.5%、21.5%和16.6%。去年华为在桌面和笔记本设备出货量表现最亮眼,同比大增89.1%,跻身第五名,去年Q4华为甚至排名第四超越华硕。

Canalys预计2023年PC出货量将趋于稳定,出货量约为4830万台,与2022年保持相似的出货量水平。由于经济逐渐复苏,商用领域将在2023年反弹10%,消费领域仍将下降9%,预计要到第四季度才会复苏。Canalys预计台式机(包括台式工作站)在2023年将增长15%,达到1730万台,而笔记本电脑(包括移动工作站)将下降7% 至3090万台。

3、半导体存储器行情愈发疲软,价格的下行压力仍在持续

据日经亚洲报道,半导体存储器的行情恶化正在加剧。韩国SK海力士等各存储器厂商2022年10~12月相继陷入亏损。由于智能手机的需求放缓等影响,半导体库存增加,价格的下行压力仍在持续。此前有观点认为在数据量持续增加的背景下,半导体市场将维持稳定增长,但仍未克服周期性的行情恶化。

存储器市场变为负增长

存储器的业务环境正在迅速恶化。韩国三星电子的半导体业务2022年10~12月的营业利润同比同期下降97%。SK海力士和铠侠控股等也出现营业亏损。

“创出2008年以后最大跌幅”

原因是存储器价格下跌。以三星为例,2022年10~12月用于临时存储的DRAM价格比2022年7~9月下跌逾30%,用于长期存储的NAND型闪存价格下跌近30%。SK海力士的首席财务官(CFO)金佑贤也表示,“创出2008年以来最大(价格)跌幅”。

集邦咨询(Trend Force)的数据显示,存储器价格自2022年7~9月转为下跌走势,2022年10~12月相比7~9月暴跌20~25%。预计2023年1~3月也出现逾1成的下跌。

供应的存储容量持续增加

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11月发布的市场预测(按金额计算)显示,存储器市场2022年减小12.6%,2023年将减小17%。逻辑半导体市场2023年将同比减小2%。2023年的半导体市场将自2019年(减小12%)以来首次低于上年。

半导体行业在数十年里维持的繁荣与萧条的周期缩短,稳定增长将持续下去——2010年代后半曾出现这样的乐观论调。认为随着智能手机和数据中心所需的数据量增加,处理和存储所需的半导体的需求将随之增加。

全球流通的数据量本身正持续增加。美国调查公司IDC在2022年推算称,全球数据生成量到2026年将达到221ZB(1泽相当于1兆的10亿倍),增至2022年的2倍以上。2025年将达到175ZB,以超过2018年预测的速度增加。数据中心等使用的服务器市场在2023年将同比增长3%,虽然与2位数增长相比暂时放缓,但有望维持增长。

如果换成存储的“容量”等标准会更明显。TrendForce数据显示,2022年以存储容量(bit)计算的闪存出货量将增长29.8%,2023年也将增长20.6%。近5年来,年均增长率保持在30%左右。

随着技术的进步,半导体本身的单价一直在下降。如果由于电路的小型化等原因提高了性能,即使是同样的半导体,计算速度也会更快,能够存储的信息量也会不断增加。除了企业的竞争之外,需求端的要求水平也在提高,半导体价格不会随着性能的提高而同步上涨。

以内存为例,单位存储容量的单价会下降。根据日本研究公司Techno Systems Research的数据,到2022年,使用闪存的1GB固态硬盘(SSD)的成本将降至0.107美元,不到2018年的一半。

供应难减

如果需求增长快于价格下跌,将推动半导体市场走高。然而,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供需平衡明显被打破。尤其是占总内存需求约40%的智能手机出货量明显放缓。IDC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3.598亿部,到2022年由于中国经济恶化等原因将下降11%。

面对最终需求的快速放缓,生产并没有像制造半导体需要几个月的时间那样迅速刹车。在半导体行业,内存领域没有垄断,供应量很难减少。在此期间,贸易公司和客户的库存增加,暂时供过于求的半导体产品面临较大的价格下行压力。

各内存厂商预测“1-3月库存水平已过高峰,下半年供需将改善”(SK海力士)。如果客户和库存调整告一段落,出货量增加,市场规模也将转入复苏趋势。

股市也开始押注存储衰退的改善。各半导体厂商股价在2022年底触底反弹,进入回升走势。 三星3月8日股价较2022年底上涨9%,SK海力士上涨16%。但与2021年底相比,仍处于20%至30%的下滑,目前处于观察半导体市场何时恢复平衡的阶段。

智能手机等终端需求的复苏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一家半导体相关企业的负责人表示,半导体市场的下滑“达到了迄今为止从未有过的规模”,未来的不确定性依然突出。在技术开发所需投资规模增加和量产进程启动的背景下,如果性能恶化持续下去,半导体制造商将越来越难以做出业务选择。

4、TrendForce:去年Q4前十大晶圆代工厂产值14个季度以来首度衰退 预计Q1跌幅更大

市调机构TrendForce在最新报告中指出,2022年第四季度前十大晶圆代工产值面对十四个季度以来首度衰退,季减4.7%,约335.3亿美元,且面对传统淡季及大环境的不确定性,预期2023年第一季度跌幅更大。

从厂商排名上看,台积电199.6亿美元的营收排名第一,季減1%,但市占率上升至近六成;三星排名第二,三星有部分iPhone、Android新机零组件拉货动能,稍微抵销客户修正幅度与先进制程订单流失的缺口,第四季度营收达53.9亿美元,季减3.5%;联电排名第三,其第四季度产能利用率与晶圆出货量齐跌,营收约21.7亿美元,季减12.7%。

中国大陆厂商方面,中芯国际以16.2亿美元的营收排名第五,季减15%,各终端营收又以智能家居与消费电子领域衰退最剧。TrendForce指出,尽管中芯国际已推出约20~30%降价优惠试图激励客户投片,但考量中美关系摩擦带来的风险,成效并不明显,今年第一季产能利用率及营收恐再因此收敛;华虹集团排名第六,营收为8.8亿美元,季减26.5%,结束过去两年逐季成长的走势。

5、2022年Q4三星印度市场份额超越小米 手机高端化趋势蔓延

据路透社报道,小米公司正在全面调整其公司在印度的发展战略。此前,该公司错误判断了印度消费者的品味,这一代价高昂的失误使得三星电子在印度这个全球第二大手机市场上反超了小米,成为第一大制造商。

如今,印度消费者愿意花更多的钱购买外观更漂亮、功能更丰富的机型,但小米却依旧专注于售价低于10000印度卢布 (约120美元,835元人民币) 的手机。三星推出了满足印度消费者期待的手机,并提供了创新贷款计划,让大多数人都能买得起。

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显示,三星在2022年第四季度拥有印度20%的市场份额,相比之下小米的市场份额为18%。Counterpoint研究总监塔伦·帕萨克(Tarun Pathak)表示,“印度市场正在见证‘高端化’趋势,但小米在廉价手机产品组合的转变方面准备不足。”

根据Counterpoint的数据,120美元以下手机在印度的市场份额从两年前的41%下降到2022年的26%。价格超过30000印度卢布(360美元)的高端手机在同一时期的份额翻了一番,达到11%。

小米和三星都将印度视为关键增长市场,他们最畅销的电子设备就是智能手机。小米在2021-2022年在印度的总收入为 48亿美元,而三星的销售额为103亿美元,其中67亿美元来自智能手机。Counterpoint的数据显示,在过去两年中,高端手机仅占小米印度手机总出货量的0%-1%,而三星高端手机的份额翻了一倍多,达到13%。

小米也承认,过去推出了“太多”机型。该公司正在调整产品线,专注于高端智能手机。今年 1 月,小米推出了红米 Note 12,顶配版售价超过 3 万卢布(约合2505元),最近推出的小米 13 Pro 售价为 79999 卢比 (约合6678元),这是该公司在印度售价最高的手机。这一战略转变似乎立竿见影,红米Note 12上市两周内销售额就达到了6100万美元。

小米印度总裁 Muralikrishnan B称,“我们知道我们在这段旅程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正在推出更强大的产品。”

与此同时,三星与融资合作伙伴开展的一项计划提供了便利性高、可信度高的贷款,在其最近在印度取得的成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帮助该公司实现了10亿美元的手机销售。

一家多品牌手机店的老板和孟买的另一家智能手机供应商表示,与竞争对手不同,三星不需要本地地址证明,这让外来务工人员或在外地工作的人更容易通过借贷获得手机。

6、群智咨询:3月电视面板价格上扬 短期涨势高于预期

研调机构公布3月面板报价调查报告,液晶电视面板市场供需趋向平衡,电视面板价格上涨且短期涨幅可望将高于预期。

群智咨询报告指出,在供应端强势策略的推行下,全球液晶电视面板价格进入上涨周期,尽管终端需求尚未明显复苏,但中国整机厂商策略性备货,带动面板备货需求。

同时,随着供应端持续控管产能且库存趋于健康,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市场供需趋向平衡,电视面板价格上涨。

调查显示,32英寸面板因厂商调控产能,预估3月均价上调2美元;43英寸面板备货需求走强,供需趋紧,3月均价约上涨3美元;50英寸需求恢复,预计3月均价上涨3美元;55英寸面板厂库存回归健康,3月均价约涨3美元。

另外,大尺寸方面,品牌采购需求持续恢复,面板厂转亏意愿强烈,2月均价小幅上涨,预计3月均价涨幅将超过5美元。

7、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同比下降1%

由于各国经济前景好于预期,TechInsights在其最新报告中将2023年智能手机出货量预测数字从原先的同比下降4%上调至同比下降1%。

TechInsights预计,虽多数市场预期均有上调,但在2023年绝大多数市场还是会继续下行,北美市场将是唯一一个实现缓慢增长的地区。直到2024年所有地区才会重新开始增长。

TechInsights还预测,未来智能手机市场会更加集中化,全球前十大厂商加起来将占2023年和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92%。

8、Counterpoint:2022年中国XR头显出货量超110万台

3月17日,Counterpoint咨询消息称,2022年扩展现实(XR: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头显)在中国的出货量超过110万台。

消息指出,VR仍然是XR中的主导部分,到2022年占总出货量的95%以上。中国市场有相当大的未开发潜力,但增长缓慢,因为可用的头显无法在消费领域为大众消费提供足够的价值。

此外,Pico为出货量排名第一的品牌,市场占有率达到43%,其次则是市场占有率36%的DPVR,爱奇艺、HTC和NOLO则分别取得个位数的市占率。出货量的增长主要来自企业采购,产品则主要用于教育和培训。

9、高通骁龙8系列处理器连续第二年出货超过1亿片

TechInsights发布最新数据,高通在2022年骁龙8系列处理器出货量连续第二年超过一亿片。

高通在2022年成功从海思和三星手中夺得更多份额,其应用处理器营收占安卓应用处理器总营收从2021年的41%上涨至2022年的54%。

10、韩国3月前10天芯片出口暴跌41.2% 对华出口下降35.3%

韩国关税厅(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因芯片出口依然疲软,3月前10天出口同比下降16.2%,至158亿美元。由于全球需求低迷,芯片出口在此期间暴跌41.2%,仅为22.6亿美元。

数据显示,按品类看,半导体出口额同比下降41.2%。截至上月,半导体单月出口额连续7个月同比下降。无线通信设备下降31.9%,精密设备出口下降23.9,但乘用车出口同比大增133.7%。

从出口目的地来看,3月前10天面向中国的出口下降35.3%。截至上月,已连续9个月呈现降势。此外3月前10天,韩国面向欧盟出口下降6.2%、越南下降16.4%、日本下降7.3%。相反,对美国和印度的出口分别增加5.6%和5.5%。

今年1月份,韩国半导体产品出口同比暴跌44.5%。该国半导体出口连续下滑,主要受存储半导体库存积压、PC需求萎缩影响,有消息称不景气或将在未来数月进一步延续。

2月前20天,与去年同期相比,韩国整体出口下降2.3%,其中芯片销售额暴跌43.9%。

(校对/张杰)

责编: 李梅

王云朗

作者

微信:

邮箱:

作者简介

读了这篇文章的人还读了...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