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咨询李雷广:显示行业景气度正缓慢恢复,国产材料产业发展提速

来源:爱集微 #集微峰会# #分析师大会# #集微咨询# #显示面板#
1.7w

集微网消息 2023年6月2日,第三届集微半导体分析师大会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酒店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政府、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指导,由半导体投资联盟和手机中国联盟主办,由爱集微和厦门半导体投资集团承办,全球半导体联盟(GSA,Global Semiconductor Alliance)协办。

此次集微半导体分析师大会一如既往秉承“全球视野、本土关怀”理念,持续打造鲜活、专业、全面等既有特色,与十几位海内外顶级分析师共话ICT产业热点,市场拐点和新兴技术应用落地,解码全球新格局下的产业脉搏动向、重要挑战和发展机遇。

会场群贤毕至,吸引了超过五百人观众莅临现场。集微咨询(JW Insights)显示行业首席分析师李雷广发表了以《半导体显示行业材料国产化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为主题的精彩演讲。

新一轮液晶周期开启

回顾全球显示面板产业发展情况,2022年面板价格大幅下跌造成面板企业营收普遍下滑。据集微咨询(JW Insights)统计,2022年全球面板营收同比下滑21%至1183.3亿美元。分区域来看,中国大陆企业营收约占全球的39%,韩国企业约占全球的41%,中国台湾地区企业占比为13%。

2022年,液晶面板价格暴跌导致全球绝大部分面板企业营收下滑,只有将重心放在OLED面板的三星显示营收同比增长。李雷广指出,“自发展液晶显示产业以来,液晶面板的价格周期性波动,长远来看是持续振荡下行的趋势。”

追溯到2008年,全球范围同样遭受了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用户消费水平被削弱,终端亦是一片低迷的景象。然而随着智能手机兴起,各类智能终端的出货量大幅增长,也带动多条新面板产线落成、投产。

然而当多条8.5代线投产,伴随而来的就是新一轮面板降价,2016年以后三星、LGD两大巨头开始缩减LCD面板产能;新冠疫情3年,面板产业遭遇了基板玻璃、偏光片、驱动IC等原材料的短缺,且疫情期间“在线经济”兴起,带来了短期需求增长;但这一轮需求降温后,前期市场透支叠加经济低迷等因素最终形成了2022年以后面板市场再度下行的局面。

李雷广认为虽然现阶段全球经济持续下行、消费者购买力下降、并且终端需求表现较为低迷,但根据过往的产业发展历程来看,这也意味着新一轮的液晶周期正在开启。

李雷广指出,如果以各家面板企业的毛利率来体现面板产业的景气度的话,2022年处于近年来行业景气度的较低水位。2023年一季度,LCD面板价格探底,面板厂仍在低稼动率运行,各面板企业出货同比、环比均不同程度下滑,多数面板企业营收依然不乐观,行业景气度处于缓慢恢复期。

国内近些年经过大力发展,LCD面板产能已占据全球62%,AMOLED面板居世界第二。据集微咨询(JW Insights)统计,截止至2022年底,国内TFT-LCD面板年产能面积已达2.24亿平方米,主要集中在8.5/8.6代;AMOLED面板年产能面积达770万平方米。预计2025年国内LCD产能将达2.3亿平方米,OLED产能将达1420万平方米。

虽然行业景气度尚未明显复苏,但国内厂商在全球供应链的地位因其产能不断扩大而发生正向转变。

得益于国内面板产能的不断增长,自2020年起,国内LCD面板出口金额首次超过进口金额,进出口差额为7亿美元。2022年,进出口差额进一步增至120.75亿美元。集微咨询(JW Insights)认为,未来出口面板金额还将会进一步增长。

国产材料加速渗透

随着国内面板厂商在供应链的地位提升,也带动国产材料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李雷广在演讲中提到,2022年国产TFT混晶材料出货量约445吨,较2021年增长约9%。国内TFT-LCD面板厂的液晶材料需求量不到600吨,液晶材料的国产化率已突破七成以上。

“目前,国产企业已建成TFT混晶材料的年产能约530吨,未来国产液晶材料企业将建成年产700吨TFT混晶的生产规模,届时将满足国内面板企业全部的需求量,实现国产液晶材料在国内全产线、全领域的覆盖。”

同样有长足发展的还有偏光片领域,目前国内主要有盛波光电、三利谱、恒美光电、杉金光电等偏光片生产企业。据了解,上述企业已建成偏光片生产线的年产能规模约3亿平方米。杉金光电在张家港、绵阳,恒美光电在福州纷纷投建新的产线,到2025年,国产偏光片产线将增至约6亿平方米的年产能。

需要关注的是,在OLED材料、光刻胶、基板玻璃等领域的国产化率仍存在巨大的不足。

以基板玻璃为例,“根据2022年营收来看,康宁玻璃营收超过4344亿日元,彩虹和东旭合计仅820亿日元。康宁,AGC,NEG三家占全球90%以上,国内企业占比不足10%。”李雷广介绍到。

集微咨询(JW Insights)统计发现,到2022年底,虽然国产玻璃企业已建设了包括4.5代、5代、6代、7.5代和8.5代的基板玻璃窑炉,但供应量上仍显劣势。国内已建成的TFT-LCD面板线中,8.5/8.6代面板占总体产能面积的54%,而国产基板玻璃企业近两年才点火投产8.5代玻璃,供应量远远落后于国内需求。在10.5代基板玻璃上,国产玻璃的供应仍然为零。预计到2025年,国产8.5代玻璃产能会增至1.15亿平方米,可满足国内约四成需求。

谈及未来产业发展趋势,李雷广表示,在LCD市场,由于目前中国大陆LCD面板产线仍然在建设中,到2025年年产能将超过2.4亿平方米,全球占比将会进一步提升,未来将稳定在75%左右。材料国产化配套率将继续改善,国产材料占比稳步增长。

站在技术发展的角度来说,随着OLED、Micro-LED、硅基OLED等技术的不断进步,新产线不断建设,显示市场产品和技术的发展也将更加多元化。“虽然目前市场以LCD技术为主,但OLED产能不断增长,正逐步蚕食LCD的市场占比。此外,Micro-LED、硅基OLED等技术未来也会成为市场上的强有力竞争对手。如目前国内在建硅基OLED产线,折合1英寸产品年产能在1.3亿片左右。”

另外从市场需求层面看,AR/VR、车载等新兴市场有望带动显示面板产品量价齐升。集微咨询(JW Insights)预计,2026年AR/VR应用市场全球出货量将增至近2500万部。车载显示市场将继续向大屏化、多屏化方向发展,带动高端显示产品出货。预计2026年车载显示产品出货量将达到2.53亿片。

责编: 武守哲
来源:爱集微 #集微峰会# #分析师大会# #集微咨询# #显示面板#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