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等35所高校将增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

来源:科技日报 #人工智能# #专业# #高校#
1.9w

29日下午,记者从教育部了解到,教育部已于近日印发通知,公布了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呼声极高的人工智能专业被列入新增审批本科专业名单,全国共有35所高校获首批建设资格。

专业代码080717T(T代表特设专业),学位授予门类工学。人工智能专业至此正式进入本科专业大家庭。

从名单来看,人工智能专业并非“高大上”院校的专属。获批建设高校中,既有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这样的全国性老牌名校,也有江苏科技大学、安徽工程大学这样专业特色鲜明的地方性高校,还有长春师范大学这样的师范类高校。

去年4月,教育部下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该行动计划从扩大人才培养规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等方面进行系统部署,重点提出“引导高校通过增量支持和存量调整,加大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力度”“深入论证并确定人工智能学科内涵,完善人工智能的学科体系,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鼓励对照国家和区域产业需求布点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支持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设置人工智能学科方向”等任务。

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的诞生,也是应时而动

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王万森看来,我国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走过一条了艰难孕育、缓慢成长的发展道路。

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本科教育的开端,可以追溯到2003年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立。当时,其专业代号为080627S,S的意思是“试办”。2012年9月,在教育部公布的新修订《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成为“特设”专业,归入计算机类。

十年间,每年新设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院校数都为个位数,基本上就在两三所院校左右。但在2016和2017年两年,一下子迎来了大幅增长。2017年,有19所高校新增了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但在2018年,这一数字达到96所。

而且,从教育部最新的这份名单来看,还有101所高校获批“机器人工程专业”,203所高校获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25所高校获批“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可以说,人工智能教育建设已经掀起热潮。王万森在一个关注智能教育的微信群中感慨:人工智能教育已是“满园春色”。

人工智能到底教什么?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副校长张凤宝今年在两会期间的提案,就是关于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他们通过网络、电话、走访等形式对国内20余所高校进行了调研,这些高校中包括双一流建设支持的重点高校,普通高校,以及一些高职院校,发现现在的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对算法侧重有余,而数据和算力部分相对薄弱;理论和科研偏中有余,而应用和实践相对不足。

他表示,应注重和引导人工智能的算法和科研人才培养,也要增强数据工程师类人才的培养。数据处理,一方面需要相关的方法、工具和工程经验,另一方面需要涉及行业的交叉知识,而这类的人才培养的相关方法,在目前各类高校的培养方案中都显不足。张凤宝认为,教学工作中要注重与具体应用的对接,强化成熟的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行业的具体业务流程相结合的能力。而对于数据标注、数据筛选等劳动密集型工作,他建议开设专门的职业培训类课程。

对人工智能教什么这一问题,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吴飞也有自己的思考。他表示,人工智能的特点是“至小有內,至大无外”,可由多个内核向外拓展。浙江大学也已经根据人工智能的这一特点,设计了研究生课程体系。记者在浙江大学采访时看到,必修课分为数学与统计学、智能与认知科学、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四大类,方向必修类则有智能教育、智能法学、智能金融、智能农学、智能医学和智能文学等,还特别设置了综合必修类课程人工智能伦理学。

“学生学什么,内核一定要清楚。”吴飞认为,新设立的人工智能学院或者人工智能交叉研究中心,其目标是培养前沿性和复合型人才,否则没有必要和计算机学院重复建设。“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学科特点,培养具有本校特色的优秀人才。”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也指出,每所学校的专业建设情况和人才培养方式各不相同,但有几个基本问题是值得注意的——教师队伍的建设、课程体系的建设,产教融合、着眼未来以及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的有机结合。

对高考生来说,人工智能本科专业俨然成为他们的新选项。那么,什么样的人适合念“人工智能”?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试验班项目主任孙宏滨教授曾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兴趣、能力和潜力是选拔与评价的重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附录:人工智能专业获批名单

责编:
来源:科技日报 #人工智能# #专业# #高校#
THE END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