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在北京举办的“卫星物联网产业发展战略高层论坛”上,北京国电高科科技有限公司(国电高科)宣布,该公司正在建设运营的低轨卫星物联网星座“天启星座”,计划于2021年年底前部署完成。就在今年7月25日,“天启星座”第七颗在轨物联网数据服务卫星天启10号(“陵水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已经初步形成天地一体综合信息服务能力。
“天启星座”正是新兴的天基物联网产业的代表之一。所谓的天基物联网,就是和地面物联网相对应,发射若干颗卫星上天组网,以卫星为基站为地面用户提供物联网服务。
今年8月,联发科宣布成功与国际航海卫星通讯公司(Inmarsat)合作,以窄频物联网(NB-IoT)芯片完成了全球首次5G物联网高轨卫星数据传输测试。证明移动网络的技术应用在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也能有效工作,这将为无处不在的全球物联网覆盖提供一种更具经济性的方式。由此,卫星物联网成为产业“新宠”。
新一代天基物联网系统将会是万亿级规模的新兴产业。据麦肯锡预测,2025年前,天基物联网领域的产值可达到5600亿美元至8500亿美元,其市场机遇不容忽视。
万物互联,从地面到天空
5G时代,万物互联当道。移动物联网的快速部署已经成为5G时代乃至未来的重要趋势。然而,物联网技术需要依靠基站等基础设施来完成区域的覆盖,而这种连续不间断的覆盖需要大量地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在岛屿、沙漠、海洋等人迹罕至的偏远地区安装基站和铺设光纤线路的难度大、成本高,目前地面蜂窝基站的陆地覆盖率约为20%,而海洋覆盖率则不到5%。
在这些人迹罕至却又需要通信的区域,建设基站和铺设线路的难度大、成本高。这降低了实现“万物互联”的可能性。为突破地面基站覆盖范围的限制,近年来物联网向太空进军的势头开始增强。
早在2018年11月,我国首个天基物联网“行云工程”已经启动。行云工程,计划分α、β、γ三个阶段研制和发射80颗小卫星,建设我国首个低轨窄带通信卫星星座,实现全球范围内物联网信息的无缝获取、传输与共享,同时构建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等服务的信息生态系统。今年5月12日,行云工程α阶段建设任务已完成。目前,行云工程β阶段建设已经启动,计划明年发射12颗卫星,届时天基物联网的全球服务能力有望显著增强。
万亿级潜力市场
根据全球多家咨询机构的预测情况,卫星物联网产业在未来全球物联网生态系统中表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从市场规模来看,美国权威卫星行业咨询公司NSR预测,2022年将有1亿至2亿台物联网设备有接入卫星的需求。麦肯锡公司预测,天基物联网的产值在2025年可达5600亿美元至8500亿美元。
从应用场景来看,天基物联网将对农业、工程、能源等传统行业发展模式产生重大影响。在天基物联网的超强覆盖下,从前地面网络无法覆盖的偏远地区也能纳入天基网络的监控之中,在有应急需要时,天基网络就能迅速发挥效力,如为应急救灾快速建立通信链路和指挥系统,为户外运动遇险人员搭建生命保护线,为海洋渔政提供动态监测信息,为水利防汛系统管理防汛地区,为勘探科考野外作业提供通信保障等。
从轨道分布来看,GEO(高轨)、LEO(低轨)两种轨道配置均被用来提供物联网服务,且各具优势。从SpaceX、亚马逊、OneWeb等新入局的新兴初创企业的星座计划来看,低轨已成为卫星通信计划的“新赛道”。 低轨卫星在卫星通信计划中的优势明显,传输延迟更短、路径损耗更小、发射成本相对更低。目前,已有多家互联网企业和卫星运营商提出星座计划,并发射了多颗试验星和业务星以抢占蓝海市场。(校对/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