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人物】刘洪杰,深圳市九天睿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集成电路设计专业硕士,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神经仿生工程(Neuromorphic Engineering)专业博士。刘洪杰曾从事科研研发工作多年,围绕动态视觉传感器 (Event-based vision sensor) 和数模混合神经拟态芯片 (Mixed signal event-based processor),发表数篇IEEE论文,有多项授权专利及申请。2018年创立九天睿芯,专注于高效神经拟态感存算一体,已经获得亿元级别A轮融资及欧盟资助,在深圳、成都、上海以及瑞士苏黎世各有研发中心。
图示:九天睿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刘洪杰
(记者 张轶群) 2018年,当刘洪杰在深圳创立九天睿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天睿芯)时,她刚满30岁。
作为中国半导体行业中为数不多的、技术背景出身的初创公司年轻女性CEO,刘洪杰说自己是出身小村子里的“草根”,“不服输”且“爱折腾”的性格让其喜欢迎接挑战并一路走到今天。
如今,刘洪杰和她的九天睿芯,正致力于将国际上前沿的数模混合感存算一体技术引入国内,力争成为领先的数模混合感存算一体芯片公司,推动该领域的变革。这个“小镇姑娘”说她有一个大梦想,就是打造后摩尔时代的“ADI”。
从高考毕业时选择半导体专业的懵懂,到求学期间目标的明确,再到创业路上的笃定,乘着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东风,刘洪杰和她的九天睿芯正在快速成长。
村里走出女博士
1988年,刘洪杰出生在山东济宁的一个小乡村。从小,刘洪杰就是“别人家的孩子”,高中毕业前,成绩基本没出过前三名。高考时,刘洪杰以高中学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吉林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和那个时候大部分的考生一样,刘洪杰起初并没有对未来的人生有着非常明确的规划,但慢慢学起来之后,她对微电子领域产生了极大兴趣。
于是,沿着这条并不容易的道路,她一直向上攀登。2019年,刘洪杰拿到了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的博士学位。
刘洪杰说,她曾经在教书育人和创业两个选择中犹豫过,如今她选择先做好一个企业,之后再努力实现产学研结合,为培育中国的科技人才贡献力量。
在成长过程中,刘洪杰坦言受家人影响很大,她感恩家人,感恩养育她的那片土地。
图示:刘洪杰祖父捐建过的村里小学
刘洪杰的祖父是70-80年代的乡镇企业家,还曾捐建过村里的小学,在当时两层排楼的小学非常少见,如今那里成为周边村庄孤寡老人安居的地方。她仍然记得祖父在她年少时对她的教导:成大事要先学会分享。
作为货车司机的父亲也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他开车驶过的每一公里路,换来刘洪杰姐弟四人的学费和生活费。同时,父亲还经常给刘洪杰介绍途经祖国各地的见闻,让刘洪杰从小就对外面的世界充满新鲜感,这样的一份好奇心一直贯穿着她的求学之路。
刘洪杰的母亲是一名朴实的农民,在务农的同时照顾着三个老人和四个孩子,她说心地善良的母亲给在外做运输的父亲和求学的姐弟们一个温暖的港湾。
吉林大学本科、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硕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博士、比利时微电子中心(IMEC)……虽然海外求学工作经历丰富,但刘洪杰并没有太多时间去体验更多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秀美风光,而是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学习知识和实践上,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
在硕士研究生最后一年,刘洪杰被选为国际学者,赴比利时IMEC(欧洲校际微电子中心)交流。这使她能够进一步接触到国际先进的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同时找到了低功耗数模混合信号设计的研究方向。
2013年底,刘洪杰赴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神经仿生工程(Neuromorphic Engineering)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并于2019年获得博士学位。刘洪杰笑言她是村里的第一个博士,申请上了就不能辜负“全村的希望”。
读博士的前四年里,刘洪杰进一步在数模混合信号神经形态芯片和深度学习方面进行研究,刘洪杰的导师Tobi Delbruck 是类眼图像传感器(又称Dynamic Vision Sensor or Event-based Vision Sensor)的发明人,也是仿生神经工程(神经拟态计算)的开拓者之一,在刘洪杰的博士研究和创业中都给了她很多的鼓舞和指引。
在读博期间刘洪杰创立了九天睿芯,尽管身边有不少为了创业放弃博士学位的朋友,但刘洪杰在创业一年后完成了博士答辩,坚持把博士学位拿下。她说,博士学位承担了家人的期望和对导师对自己的责任,不想轻易放弃。
创业路上无坦途
创业对于刘洪杰而言并非最初的目标。按照她的计划,她希望博士毕业后能够到高校或科研机构继续进行学术研究。
但在201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刘洪杰回国参加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并获得电子信息领域团队组第一名的好成绩,其学术成果和研究方向开始受到国内产业界以及投资界的关注,有投资人说服其进行创业。彼时,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已呈现出积极向好的大环境,创业热潮涌现,也让刘洪杰开始考虑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在国内落地,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2018年,刘洪杰在深圳创立九天睿芯,吸引到多位来自世界著名高校的海归博士加入,主要产品为神经拟态感存算一体芯片。目前,公司在深圳、成都、上海以及瑞士苏黎世各有研发中心。研发人员占比80%,包括近30名知名半导体企业背景的芯片设计者与架构师以及多名世界排名前20高校的博士。
从建立团队,到寻找投资;从确定技术产品方向,到选择合作伙伴,两年多时间的创业之路,让她深刻体会到,和学术研究相比,公司产品做出来和最终落地完全不同,不可避免地经历一些波折坎坷,但刘洪杰说她自己就是个“爱折腾”的人,愿意接受挑战并乐在其中。
半导体行业的创业之路并不容易,特别是对于一位年轻女性CEO而言。在与投资人接触过程中,刘洪杰说被问的最惊讶的问题是:“你会不会几年后跑去生个孩子而离开公司?”
刘洪杰想得很清楚,在未来几年内将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创业之中,为公司的发展打下基础。刘洪杰认为,九天睿芯的业务领域不是传统的电路领域,而是用模拟做计算,属于比较新的技术领域,这个领域的从业者相对年轻,有更多思路,因此年轻也是优势之一。
而对于半导体行业女性领导人的看法,刘洪杰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中国最牛的芯片设计企业海思的领导人何庭波不也是女性么?”
刘洪杰坦言,最难的一段时间,是2020年初受初疫情影响,造成九天睿芯的销售收入有一些延迟。那段时间,团队员工接受集体降薪陪公司一起渡过难关,这给了刘洪杰很大的心理支撑。现在公司运转正常,随着今明两年主力产品的陆续量产,九天睿芯将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但这段经历将一直激励刘洪杰更加努力地把九天睿芯做成一家世界级的公司,一家受员工喜爱的公司。
经历比结果更重要
刘洪杰对九天睿芯未来的期待是成为后摩尔智能时代的ADI。
“作为模拟芯片领域的龙头,ADI所擅长的是模拟混合信号芯片,高性能转化器,九天睿芯的混合信号感存算一体芯片是这些传统混合信号芯片的延伸,让中国企业在这个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打破国外企业的垄断。”刘洪杰说。
据了解,传统方式下,信号需要先经过AFE将所有结合在一起输送到芯片中,在芯片中通过ADC将接收到的所有模拟信号全部转换为数字值,再经过DSP对数字信号进行识别、变换、压缩等处理,以得到符合需要的信号形式,最后经过NPU实现AI运算和应用,最终输出想要得到的反馈。
而九天睿芯设计的芯片从思路上与传统方式不同,其采用的ASP(Analog Signal Processing)+ ADC + ADA(Analog Digital Acceleration)架构芯片将感、存、算集合为一体,通过直接在原始模拟信号中实时处理传感器数据以及使用在内存中做混合信号计算来突破传统信号采样频率的限制以及冯诺依曼架构的“内存墙”瓶颈,从而根据应用需求提高计算的面积效率、能量效率或者时间效率。
刘洪杰表示,神经拟态、模拟/模数混合计算和感存算一体是三个交叉的概念,都是后摩尔时代提高芯片效率的方式,九天睿芯是世界领先的将这几个领域的技术融合的很好并且开始商用化的公司,正为国内后摩尔方向技术突破作出特色贡献。由于大部分传感器端计算对实时性低功耗的需求,信号采集和处理的流程可以更加优化。这种更改后的传感处理链路,具有低功耗、低延时的优势,非常适合无线耳机、智能手表、智能眼镜、AR/VR、等可穿戴以及AIoT等对低功耗低延时需求强烈的领域。
刘洪杰表示,神经拟态数模混合计算技术如今正被产业界逐渐接受,创始团队成员的研究组ETH- sensors group 已经有多个spin-off相继被英特尔投资,被索尼收购,其中一项技术专利被三星商用,未来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九天睿芯的核心技术是神经拟态模拟混合信号处理,核心产品为极低功耗的感存算一体芯片。
目前,九天睿芯正在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产品技术演进路线图,已开发出第一款超低功耗模拟感存算一体芯片ADA100,这款芯片今年已实现在世界领域排名前三的企业的Design In。
经历了三年创业维艰之后,刘洪杰认为,创业做的具体事情可能只占20%的重要性,相较而言,她更看重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做有意义的事情的过程本身。
刘洪杰告诉记者,九天睿芯拥有做突破性创新需要的跨学科创新人才,有丰富量产落地经验的资深技术人才,也有战斗力很强的市场和运营人才。公司过去和未来的发展中背景各异的团队成员的互相信任和齐心协力将始终是九天睿芯的核心价值,也是她和其他同事努力的最大动力。
刘洪杰说她感恩于很多业界前辈和朋友的帮助和支持,让其在创业路上一直笃定前行,她更爱这个行业,也更想回馈这个行业。
从一个农村姑娘到芯片创业者,刘洪杰深知科技和教育的力量。据刘洪杰介绍,目前九天睿芯主要参与了三个欧盟Horizon 2020-Research and Innovation Framework Programme下的和欧洲的大中型企业(意法半导体、飞利浦等)以及研发机构(CSEM等)一起合作的欧盟项目,总项目资金池近五千万欧元,另外和瑞士联邦理工大学有联合培养博士的项目。国内类似的项目也已经开始筹划。
“创业是个过程,并不是目的,希望通过和其他优秀的科技创新者、企业家一起进一步推进我国的产学研结合,为中国科技及教育进步作出贡献。”刘洪杰说。(校对/范蓉)
【作者简介】
张轶群,集微网“深度报道团队”核心成员,笔名一求。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新闻学硕士,历任新华社、中国电子报等中央级媒体记者编辑等职务。曾参与多届全国两会、G20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等重要战役性会议报道,以及CES、MWC、IFA等全球知名消费电子展会的一线报道工作。
具有十年新闻媒体以及公关行业从业履历,政治觉悟强,文笔过硬,具有网媒、纸媒、新媒体以及企业公关领域丰富的媒体实践经验。
长期关注并报道TMT、信息产业等领域重大热点事件,专注半导体行业企业战略发展、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擅长企业商业模式、人物专访及行业深度报道。
关注领域:智能终端、知识产权、半导体、创新创业
微信:zyqjordan23
邮箱:zhangyq@lunio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