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企联手,为创新发展注入“强动力”

来源:双流发布 #成都# #成电大学# #科技园# #孵化器#
1.3w

创新是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区委全会提出

要实施科创资源转化行动

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创新人才高地

释放现代化空港双流发展动能

在双流

校地合作是我们推进

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创新举措之一

校地企合作  既孵化也转化

位于西航港经济开发区的电子科大科技园(天府园)是我区校地合作的重要载体平台,投运至今,已有180多家企业或机构入驻。去年年底,成都蓉矽半导体有限公司正式入园,这是一家专注碳化硅(SiC)功率半导体器件设计与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其在去年发布的理想硅基二极管MCR®系列便是一项典型的科技成果转化实践案例。

在蓉矽半导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巍博士有着丰富的车规级功率半导体器件开发经验,2019年,他与其他两位合伙人共同创办蓉矽半导体有限公司,依托园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在学校积累的学术资源,着手将电子科大功率集成技术实验室的MCR产品进行了产业转化。

高巍告诉记者,根据技术特点和市场需求,蓉矽半导体有限公司将MCR技术从专利、工艺,到制造、版图都进行了系统转化。目前,该产品从150伏到300伏不同规格的全系列产品均已量产并得到市场认可。

从高校领域进入产业行业,其实,高巍的转型也可以看做一项“成果转化”,而这样的转化离不开校地合作平台的支撑。从资金、人才、政策、品牌等多个方面给予支持,作为园区方在推动企业成长上,注入不竭动力。

由电子科技大学与双流合作共建的电子科大科技园(天府园)是第一批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运用比企业更了解大学、比大学更了解市场的优势,架好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桥梁。近年来,在大力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同时,园区也充分发挥产学研用平台优势,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高级产业化发展。

截至目前,园区通过引进企业对接科技成果或成立公司转化成果的方式,已成功实现科技成果转化56项,涉及转化金9.2亿元。

园区还积极引进电子信息产业上市公司、中大型企业,促进企业与学校重点学院建立联合实验室和产业技术研究院,催生新的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目前,园区共搭建了6个联合实验室和1个产业技术研究院。

未来,电子科大科技园(天府园)将继续围绕园区集成电路、通信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主导产业,搭建合作平台、招引培育转化企业,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畅通政产学研用  发展注入“强动力”

创新驱动,也是西航港经济开发区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重要主题。近年来,西航港经济开发区一方面积极建设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一方面支持企业承担国家、省、市科技项目,增强企业自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校企深度融合,加快高校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化。2022年,西航港经济开发区共实现科技成果转化25项,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157项、16.06亿元。

上个月,由清华大学、四川省肿瘤医院等6家机构联合申报承担的科技部重点课题——DSA用低剂量高分辨率大面阵CMOS平板探测器的研制项目在电子科大科技园(天府园)正式启动。这是双流区2023年度承接的首个国家级重点科研课题,预测项目产业化后将最终解决DSA行业高端平板探测器“卡脖子”的困境。国家级项目落户双流,双流校地合作平台的搭建功不可没。

坐拥大批高等院校、国家级实验室,加上丰富的人才资源,这些都为双流区创新转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能。为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双流区还组建了科技成果转化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心,围绕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这个核心任务,畅通政产学研用的沟通渠道,加快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助力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当前,双流区聚力攻坚重大创新平台,正加速推进电子信息概念验证中心签约落地并实体运行,同位素及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红外太赫兹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获批筹建。去年,我区成功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10家、总量全市第二,高新技术企业达400家,技术合同交易额55亿元。同时,引进了魏于全院士等一批高层次人才来双创业,208人入选国家和省市人才计划,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责编: 爱集微
来源:双流发布 #成都# #成电大学# #科技园# #孵化器#
THE END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