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疑遭“专利私掠”侵袭 企业“出海”需警惕!

来源:爱集微 #专利# #专利私掠#
2.4w

“专利私掠”这个略带专业性质的术语对大多数普通消费者而言可能较为陌生。私掠(privateer)是一个来自近代欧洲的历史概念, 16-19世纪,大量取得了欧洲国家颁发的私掠许可证的武装民船曾游弋在海上,频繁攻击他国(特别是敌对国家)的商船、港口乃至军舰,并与授权国分享其获取的收益。这一概念被借鉴到知识产权领域,用来借指某些实业公司的专利诉讼外包行为,即从事专利技术研发的实业公司将其专利授权给形式为专利主张实体的专利私掠者,专利私掠者以此针对其他实业公司发起专利诉讼,并与赞助自身的实业公司分享赔偿金等诉讼收益。由于这一盈利模式十分类似于近代欧洲历史上的海盗私掠行为,此类行为也被称为专利私掠。随着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将有很大机率遭遇“专利私掠”的侵袭。

5月底,根据国外知识产权专业媒体ip fray的报道,一家名为太阳专利信托(Sun Patent Trust)的专利信托机构宣布其已在法国和印度起诉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公司,声称小米侵犯了其与LTE-A技术相关的标准必要专利(SEP)。在普通消费者当中,Sun Patent Trust可能声名不显,但在行业内部其却是全球蜂窝技术领域最大的专利私掠者。荷兰媒体Smartphone Magazine称,Sun Patent Trust仅此次对小米发起的诉讼,索赔金额就可能高达3亿美元。

3亿美元!小米疑遭“专利私掠”!

当地时间5月28日,总部位于特拉华州的Sun Patent Trust公司宣布,其已在法国、印度等多国对小米公司提起专利侵权诉讼,声称小米使用了其LTE-Advanced(简称LTE-A)的167族标准必要专利。公开信息显示,Sun Patent Trust于2015年12月成立于美国特拉华州,是一家专利信托机构。其不从事实业经营或技术研发,而是通过向其他企业收购专利用于授权甚至诉讼以牟利。

小米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智能手机制造商,每年研发投入超过1000亿元,研发覆盖信息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机器人、无人工厂、智能电动汽车等12项前沿技术领域,获得全球授权的专利数量超过3.7万件,同时还有3万件专利正在审查过程中。仅就通信领域来看,从2019年至今,小米已经先后与爱立信、诺基亚、NTT Docomo、华为等移动通信领域主要企业签订或续签通信SEP交叉许可协议。就在Sun Patent Trust起诉的前几天,5月24日,日本企业夏普发布消息称,已与小米签订了无线通信技术相关专利的交叉许可协议。正因如此,ip fray认为小米的绝大多数专利许可均以友好协商而非诉讼方式达成,并且肯定了小米拥有“善意被许可人”(willing licensee)的声誉。从这里也可以看出,Sun Patent Trust对小米的此次诉讼带有明显“专利私掠”性质。

剖析!专利私掠追求超额许可费

根据国际知名商业咨询公司Stout在2022年发布的《标准必要专利私掠者报告》(以下简称《Stout报告》),在全球近5万个已知有效的5G多模SEP专利族之中,约有超过1100个专利族掌握在私掠者手中。而在已公布的3G-5G通信专利族中,排名前20位的蜂窝SEP私掠者大约占到了整个市场的1.1%(基于族数量)或2.5%(基于有效资产数量)。此外,《Stout报告》还根据蜂窝SEP专利族交易数量列出了全球TOP 20私掠者榜单,其中,Sun Patent Trust以共计173族的交易数量高居榜首,Conversant(康文森)、Sisvel、Acacia等SEP诉讼常客也榜上有名。

回到Sun Patent Trust诉小米专利侵权这一案件,观察双方的核心争议点——FRAND费率,就可以看出其中带有明显的“专利私掠”性质。《Stout报告》指出,从每专利族收费情况来看,通信领域SEP私掠者的要价约为非私掠者专利使用费的15倍,远高于行业一般水准;以此费率为基准计算,私掠者拥有的蜂窝SEP的隐含的许可费累计负担总额(aggregate royalty burden),将高达每台手持设备平均销售价格的164.07%。在长期积极参与专利许可实践并已达成多项中大型交叉许可协议后,小米对行业内4G/5G 专利的合理费率范围已经充分认知,显然无法接受专利私掠者破坏行业规则而开出的惊人价码,更加无法接受超额许可费率最终被包含在售价中传递给消费者。

专业人士都十分清楚,LTE-A是指3GPP标准组织制定的LTE Release 10/11/12版本,其是对LTE基础版本(Release 8)的演进与扩展,提供了大量可选的功能。除载波聚合外,LTE-A的众多可选功能并未实现规模商用,例如Relay、EPDCCH、CoMP、DC、UL MIMO等。此外,LTE-A支持的IoT、D2D等功能也并不应用在手机上。因此,LTE-A标准并不是说就比LTE更加先进,而是对LTE基本版本的延伸与扩展。至少就手机设备而言,通常认为LTE-A相关专利的价值应远远低于LTE基础版本相关专利,这一点也得到了域外司法判决的确认。

此外,目前5G技术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市场的主流。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市场中的5G手机占比已达84.1%。作为4G技术中较为边缘的后续演进技术,LTE-A只是5G多模手机中的一个组成。随着5G技术的普及深入乃至更新一代通信技术标准的推出,LTE-A的价值必将逐步下降。Sun Patent Trust手中专利包的价值也将持续走低。

全球5G标准必要专利及标准提案研究报告(2023年)

况且,Sun Patent Trust手中的LTE-A专利组合在数量上也并不占优。ip fray报道提到,Sun Patent Trust目前在LTE-A技术方面拥有167个专利族。在当前全球近3万族的已声明4G SEP总规模中,Sun Patent Trust的涉案专利组合占比仅为约0.56%。仅就Sun Patent Trust手中与本案相关的LTE-A技术专利组合而言,无论在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很难支撑其超高额费率的诉求。然而,Sun Patent Trust却极力渲染其手中LTE-A专利的重要性,称其为“更高级的4G技术”而索赔3亿美元,这显然是有误导公众,影响案例走向之嫌。

深挖!日本松下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如果进一步研究这个案件还可以发现,Sun Patent Trust的诉讼目的并不是仅以商业获利为目标的普通“专利私掠”行为,其背后还有着更深的产业诉求。《Stout报告》列出的全球TOP 20私掠者榜单显示,入榜的专利私掠者大多拥有多个专利收购对象,最高者有9个之多;可交易最多的Sun Patent Trust却仅有一个专利卖方——日本松下公司。这就让大多数人好奇于Sun Patent Trust与松下之间究竟是何关系了?

事实上,曾有媒体报道,“Sun Patent Trust就是松下设立的专利托管人,松下则是Sun Patent Trust唯一的受益方”。有海外媒体更是直接使用“松下专利信托”这一说法指称Sun Patent Trust。从此可以看出两者之间在专利交易上的特殊紧密联系。

近年来,松下在蜂窝通信领域的影响力和产品竞争力正在下降,其与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关系也趋于紧张。松下希望通过一系列诉讼干扰中国智能手机厂商的发展,以此获取产业与经济上的更大利益。2023年8月,松下发布公告称已对小米和OPPO提起蜂窝通信领域SEP侵权指控,相关诉讼计划在德国、英国、欧洲统一专利法院(UPC)及中国同时进行。而Sun Patent Trust此番则避开了上述的SEP纠纷热门司法管辖区,选择在法国和印度针对小米发起诉讼。在Euractiv的报道中,Sun Patent Trust管理受托人Joseph Casino本人也曾在松下任职。此外,另一家知名PAE机构IP Bridge自2016年起陆续在德国、美国、英国等地分别起诉TCL、HTC、联想、华为、OPPO、小米等公司,涉案专利亦几乎全部来自松下。

面对这些事实,专业人士可能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一种国际专利领域,针对竞争对手进行抹黑、干扰,进而打断发展节奏的常用手法,将专利包分拆转让给到多个关联实体来围剿对手也是行业内的一个“高级玩法”。随着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市场竞争,遭遇类似境遇的企业将会越来越多。这种手法针对中国手机通信企业进行“围堵”,加强对中国相关产业盘剥,进一步也会伤害全球消费者的利益。值得警惕的是未来这种行为还有可能延伸到新能源汽车,物联网等更多新领域。

警惕!“出海”企业应当怎么做?

从松下与Sun Patent Trust携手围堵中国手机制造商这一事例可以看出,在发达国家中,实业公司与“专利打手”之间的往来交易已经比较普遍。目前,拥有5G标准必要专利的专利权人共有200多家,但排名前十的核心专利权人持有75%以上的专利数量,这些才是真正推动行业发展的主力。类似Sun Patent Trust的小微型权利人对标准技术贡献很少,却还利用私掠来要求超额不合理费用,用诉讼威胁来狮子大开口。对于这种涉嫌“专利私掠”的行为,整个行业都应保持高度警惕。

人类社会的发展繁荣与科学技术的永续进步,有赖于通过知识产权制度设计维系技术研发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平衡,以形成生生不息的创新循环。对于“专利打手”及其背后“雇主”破坏行业生态的行为,广大企业应当积极应对“专利私掠”的挑战,司法及产业监管机构也应提高警惕,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全球商业环境。

责编: 张轶群
来源:爱集微 #专利# #专利私掠#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