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元禾璞华牛俊岭:并购元年正在发生,重组整合仍有四大难点;传特斯拉将在上海试点全自动驾驶;小鹏汇天飞行汽车首飞,拟Q4开启预售

来源:爱集微 #汽车#
4138

1.元禾璞华牛俊岭:并购元年正在发生,重组整合仍有四大难点

2.消息称特斯拉将在上海进行全自动驾驶试点

3.小鹏汇天飞行汽车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完成首飞,拟Q4开启预售

4.蔚来乐道L60电池供应商确认,比亚迪弗迪将供货

5.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亚勤:明年无人驾驶将成首个真正的具身智能


1.元禾璞华牛俊岭:并购元年正在发生,重组整合仍有四大难点

6月14-15日,36氪WAVES新浪潮2024大会在北京郎园station·仓酷顺利举办,元禾璞华合伙人牛俊岭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大会的圆桌论坛。本次圆桌论坛就“中国并购时代”发生与难点等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与探索。

元禾璞华团队成立于2014年,深耕半导体领域至今已有10年之久,将推动集成电路产业整合作为其投资策略的一部分,通过早期和成长期投资,孵化培育技术创新的半导体公司,发挥初创企业与平台型企业的协同效应,扶植细分领域的新龙头企业。

牛俊岭介绍,目前,元禾璞华累计管理资金规模超过150亿元。本着对整个产业发展规律的敏锐洞察和对技术发展趋势的深度认知,在过去的十年期间,元禾璞华大约投资了约200家半导体企业,培育上市公司超过45家。同时,元禾璞华在并购时会考虑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选择那些有潜力和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进行投资和并购。

并购元年正在发生,半导体产业正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过渡

由于IPO收紧,退出路径大为变窄,退出周期变长,投资不确定性和投资风险大增,一级市场股权投资正在变得艰难,“产能过剩”,洗牌之声也不绝于耳。 在一级市场估值高企、二级市场估值普遍较低的背景下,二级市场的投资机会反而比一级市场强,估值不高,流动性更强。

与此同时,半导体整个产业仍旧在快速发展,产业资本及一级市场投资机构正积极助攻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并购活动,2023年或可视为中国半导体企业新一轮并购意向的起点。

牛俊岭认为,目前多数优秀企业进入到周期下行整理期,导致半导体企业的估值缩水,一些成熟的平台型半导体企业开始表现出强烈的收购意愿,希望通过收购来获取先进的半导体技术或相关性较强的资产。

在地缘政治风险的背景下,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活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因此,半导体行业整体正从海外并购向国内企业间并购过渡。牛俊岭补充道,随着国内市场的成熟和竞争加剧,国家政策鼓励企业通过国内并购来实现资源整合和市场扩张,从而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扩大生产规模,降低单位产品成本,实现规模经济,进而形成国际市场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牛俊岭认为,由于行业整体处于下行整理期,本土半导体创业公司面临一定的上市难度,创业者对被并购的意愿开始接受,可能会选择通过并购来实现退出。对于正在孵化和培育的新一批创新创业项目,尤其是细分领域的技术创新、设备创新或材料创新,如果可见天花板不高,IPO本身存在局限性,被并购或许会成为创业者一种常规退出手段。从国际半导体的并购规律来看,将会形成初创企业完成科技成果转化,龙头企业通过并购初创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及商业化的分工格局。

并购难点仍然颇多,重组整合仍有四大难点

并购重组是实现企业提高全球竞争力的很好方式,或者为陷入困境的企业提供了重获生机的机会,但往往在实际操作中也面临着诸多困难。牛俊岭认为,并购重组的难点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定价体系认可度不同、交易方式的变化、差异化业务整合困难和股东诉求不一致。

首先,信息不对称是并购重组过程中的一大难题。由于困境企业往往存在财务不透明、经营不规范等问题,投资者在获取其真实信息时存在困难。这可能导致投资者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出现偏差,影响并购重组的决策。如何找到各方认可的估值方法和估值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在满足监管层面的前提下,实现定价体系的公允性是并购交易的关键。

其次,没有完美的并购,只有恰当的交易。企业并购中,交易模式的设计是决定并购能否成功的重要环节,恰当的交易方案,关系到并购双方的收益、企业权益结构的变化、财务安排以及并购后的融合等。牛俊岭总结道,传统的并购支付方式主要包括现金支付和换股支付,今年以来,交易案例中出现了更多创新的支付方式,例如定向可转债作为支付工具,这种支付方式可以为交易双方提供更多的灵活性,并帮助缓解上市公司的现金压力及降低股权稀释风险,同时能够吸引更多类型长期资金活跃并购交易。

然后,并购后的整合问题也是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三分交易七分整合,由于双方企业在文化、管理、供应链、客户群等方面存在差异,如何有效整合双方资源、实现协同效应,将成为并购成功的关键。如果整合不力,可能导致并购失败或效果不佳。

最后,由于股东背景不一致,诉求也会不同,从而加深并购难度。牛俊岭表示,不同背景的股东可能对并购后企业的发展方向、管理方式、利润分配等问题有不同的期望和要求,这可能导致利益冲突。另外,不同股东可能掌握的信息的量和质量不同,这可能导致在并购过程中出现信息不对称问题,增加谈判的复杂性。

综上所述,从投资视角来看,当前国内企业并购重组形式和所面临的困难都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在进行并购重组时,投资者和企业决策者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合理的策略和计划,以实现最佳效果。

2.消息称特斯拉将在上海进行全自动驾驶试点

据报道,上海将允许10辆特斯拉汽车对该公司最先进的自动驾驶软件进行测试,为其在中国的推出铺平道路。

成功推出全自动驾驶(FSD)软件将使特斯拉能够更好地与中国本土竞争对手竞争,并可能将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变成争夺更便宜驾驶辅助功能的战场,从而加剧价格战。

四年来,特斯拉一直在中国提供 FSD 订阅服务,但功能受到限制。

今年4月,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 (Elon Musk)访问中国。5月,报道称特斯拉正准备在中国有关部门注册FSD,以便在今年推出FSD。同月,特斯拉在上海破土动工建造一家工厂,生产Megapack储能电池。

据称,上海南汇新城将围绕特斯拉储能“做强做补链”,提升储能产业集中度。该公司还补充称,特斯拉还与上海临港签署了合同,以实现本地商业化。

3.小鹏汇天飞行汽车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完成首飞,拟Q4开启预售

6月16日,在2024年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上,小鹏汇天旅航者X2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正式完成首飞。小鹏汇天表示,这是包括飞行汽车在内的载人低空飞行器在京津冀地区的首飞。

此前,5月15日,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市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征求意见稿)》,称北京将打造全国低空飞行应用创新示范,开放多元应用场景。文件特别指出,北京将在城际通勤方面探索分体式飞行汽车城际通勤,建立大兴机场与雄安新区,首都机场与天津、廊坊等地区的通勤航路航线,探索分体式飞行汽车城际通勤+城内摆渡应用新业态。

小鹏汇天方面称,“公司准备量产、计划今年四季度开启预售的小鹏汇天分体式飞行汽车,可以满足探索分体式飞行汽车城际通勤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小鹏汇天旅航者X2早在2022年10月就取得了迪拜民航局颁发的特许飞行证,并成功在迪拜进行过全球首飞。2023年1月,旅航者X2正式获得由我国民航监管机构颁发的特许飞行证,成为国内正式提出申请,并成功获颁的有人驾驶eVTOL(电动垂直起降)产品。

据了解,小鹏汇天旅航者X2整机采用全碳纤维结构,起飞后续航时间约为25分钟,最大设计飞行高度为1000米,最大设计时速为130千米。这款飞行器搭配手动驾驶和自动驾驶两种模式,可根据设定的高度、速度、时间,沿规划航线自动飞行,乘客无需具备专业的驾驶技能,只需通过一键启动、一键返航、一键降落等简单操作,即可拥有安全、智能的飞行体验。

目前,小鹏汽车已发布多款飞行汽车,如旅航者T1、旅航者X2等。另一款“陆地航母”分体式飞行汽车,将于2024年四季度开启预订,并计划于2025年四季度开始量产交付。

4.蔚来乐道L60电池供应商确认,比亚迪弗迪将供货

6月13日,工信部披露的第384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新产品公示名单显示,蔚来第二品牌乐道L60为换电式纯电动多用途乘用车,生产地址为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白塔路299号,该车选装不同轮辋,车身同色后视镜罩,哑光黑前后保饰条/侧裙/轮眉/窗框,高亮黑前后保饰条/侧裙/轮眉/窗框。

NAL6483BSEVZ2车型可选装ETC车载装置,销售时可依据国家相关部门的规定,实行车电分离的销售模式。该车配备汽车事件数据记录系统(EDR)。储能装置种类为磷酸铁锂电池,单体及总成为:无为弗迪电池有限公司。ABS型号及生产企业为:IPB1.1,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

发动机型号为YS198S001/TZ188S001,生产企业为蔚来动力科技(合肥)有限公司,功率为100/240kW。


5月15日晚,蔚来汽车第二品牌乐道正式发布,同步亮相首款车型乐道L60,据介绍,该车预售价为21.99万元起,将于今年9月上市及交付,最高续航里程可达1000公里,百公里电耗为12.1度电。

此前传言,比亚迪有望成为蔚来汽车旗下新品牌——乐道汽车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双方已达成协议。此外,宁德时代和中创新航也是乐道的动力电池供应商。

但从工信部披露的两款乐道车型信息看,动力电池供应商均为比亚迪旗下弗迪电池。

5.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亚勤:明年无人驾驶将成首个真正的具身智能

在近日举办的北京智源大会上,从事多年无人驾驶研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表示,“无人驾驶本身是一个开车的特殊机器人。明年无人驾驶会成为第一个真正的具身智能或者物理智能的AGI。”

他还提到,当前无人驾驶的安全性已经比人类驾驶要高至少10倍,最近传来很多无人驾驶商业化落地的好消息——Alphabet旗下的Waymo在洛杉矶和旧金山获批扩大其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百度阿波罗获批在武汉大范围的商业运营。

张亚勤表示,大模型的引入帮助无人驾驶解决了很多问题,比如长尾问题、数据生成问题…例如大模型的引入和应用让无人驾驶系统能够实现端到端的智能化,同时也意味着无人驾驶会有更高的智能性,还将加速其在实际场景中的落地应用。不过,无人驾驶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包括不够老练和驾驶太守规矩等,还需要通过新的图灵测试。

资料显示,张亚勤于2014年9月加盟百度公司担任总裁并于2018年5月接手了由自动驾驶事业部、智能汽车事业部、车联网业务三大部门合并新成立的智能驾驶事业群组。在2019年10月宣布退休之前,张亚勤一直负责百度阿波罗自动驾驶业务。


责编: 爱集微
来源:爱集微 #汽车#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