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两年,主流大厂谁会被淘汰?

来源:autocarweekly #上汽# #乘用车#
1.6w

【编者按】本文作者江小花,首发于autocarweekly,集微网经授权发布。

前年年底的时候,我跟奇瑞的李学用说,你们会在2023年来到中国汽车企业销量第二的位置,当时我是跟很多人打了赌的。李学用自己觉得还是有点悬,说要今年才能到第二。结果,去年奇瑞至少在比较有说服力的数据来源上在年底干到了第二。

今年成都车展上,回到上汽乘用车的俞经民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极为罕见的在没有媒体追问销售目标的情况下自己给自己加了任务,今年20万➕,明年40万➕,后年60万➕,直到2028年100万➕。

那我就再在这里斗胆预测一下,胖头鱼这番如今在国有汽车企业中难得一见的豪言,在我看来还是挺稳妥的,上汽乘用车明年销量就会回到50万➕,在2026年前,上汽乘用车就会回到自主品牌前列,在这个惨烈的市场中坐回饭桌上。

列为看官如有不信的,不妨加我,咱们可以立个赌约。

我说这个话,并不仅仅是因为俞经民在这次的专访中透露出的什么信息,事实上,不管是几大品牌的营销团队合并,还是明年就能上车的“大美好”技术下的半固态电池,在这个短期形态明显的市场环境下,都不算什么了不得必杀技。虽然他们的技术含量都很高。

但这并不妨碍,上汽乘用车已经走上了一条复苏反弹之路。

对于大型国有企业而言,人对了,永远是最重要的。

我对上汽的信心基于三点。

第一、不管是荣威、mg、飞凡,还是不归俞经民管的智己,他们的产品没有问题,甚至你细看之下,是有优势的。看一家汽车企业,首先要看的当然是产品,而不是营销。

上汽的产品即便在如今市场位置如此被动的情况下,你仔细去看,也是经得住细看的。不管是在传统燃油车的三大件,还是在新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方面,抑或是在智能化发展方面,上汽的技术实力不仅不落后,并且有独特的优势和特点。

这是上汽触底反弹的基础。

在整个供应链方面,上汽是国内自供能力和采购体系能力最强的企业,结合品质来看的话应该没有之一。只要干将贾健旭能在总裁的位置上进行有效的整合,上汽供应链能爆发出的创新研发、降本增效和体系重构的能力,在国内是最强的。

并且,我一直认为,面对新能源时代,优秀的企业应该结合自身对产业变革终局的研判,给出自己的时代最优解。比如吉利在银河E5上市的时候祭出的短刀。

上汽的DMH大美好是具备独立给出上汽时代优解的方案,这个结论经得起推敲。

第二、上汽能解决的核心问题已经解决。你别来跟我说体制问题,这就没法深聊了。

上汽的核心问题出在人事。尽管三大车企面对的境遇有所不同,但是换届以来的一系列人事动作,正在带动三大企业消融前几年的坚冰。

很多企业都喜欢说我们其实产品不错,就是营销不行。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恐怕仔细剖析问题的话,营销的问题只怕是最小的。

很多企业总会说,我的体系能力远好于很多新企业。但是体系能力是什么?其实是信任,是供应商相信你告诉我能卖一万台的车,至少最后能卖出8000;是经销商相信你一个月压给我50台的车至少能卖出45台。是你体系内部成员都相信跟着你做能挣钱。

俞经民在采访中说,去年上了126台新车,卖到10000台以上的有7台,5000台以上也只有25台。不好意思,如果号称有体系的你出的新车都是三位数的销量,那还谈什么体系优势?

上汽大众去年这时候开始决定亏本30000万销售ID.3,到现在盈亏基本上算得过来了,保持住了一万多的销量,这一万多的销量,就是上汽大众在纯电车上的体系能力的重建。亏本三万,完成的是一次救赎。

接下来,上汽乘用车必然要乘着春风,通过几款核心产品数量级的破冰,把上汽乘用车的体系能力找回来。这几天,上汽乘用车找所有核心供应商的老总拍的那条“我是上汽乘用车供应商”的视频,就是这一仗的首次团建。

在专访中,俞经民也提到了经销商。他用上汽的产品现在是在“惊讶价”销售,让人惊掉下巴的价格。

他说得没错,为什么惊讶价还是卖不好呢?人家打价格战,喝一口降价毒酒,总能有点水花,上汽乘用车在国内市场,为啥掉着下巴,还是出不了货呢?

俞经民显然很清楚。你要说经销商的问题难解决,那是天下第一难,难点不在技术上,更能多在历史。但你要说面对现实,凝聚共识,经销商的问题大概是车企层面最好解决的问题。

我最近从很多车企那里都听到一个让人绝望的疑问,说接下来到底该怎么弄。当然这个问题很现实,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的。但是我每次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都好想先反问一句,你的经销商现在有没有在尽心尽力的给你卖车?

如果没有的话,又想不明白要后面怎么办的,不如先解决这个问题。这就跟很多企业找媒体合作,内部开了无数个会,反复强调这次传播有多重要,最后给到媒体做内容的时间,半天。

很多企业的营销也是一样,模式创新、营销创新、体制创新、用户运营创新整了一堆,到最后经销商那边不跟你玩。你回过头来还在反思到底是代理销售好,还是直营好。

俞经民显然对这件事情门儿清。我期待上汽乘用车在这个层面上给痛苦的车企们打个新鲜出炉的样儿来。

最后、所有资金、技术、体系能力都不缺的企业,在产业变革中最困难的都是所谓大象转身。事实上新企业的生死线,也都拴在大象的后腿上。

尤其是汽车这个产业,按照俞经民的说法,卷了三五年,再卷三五年,淘汰赛打完了,汽车的本质还是汽车。

接替俞经民执掌上汽大众的傅强也说的很自信,大象转身可能是慢一点,但是转过来以后,跑起来比马呀狗呀的更快。

也就是说,马呀狗呀的,最不希望的,就是大象真的转过了身子。他们就希望大象身子没转过来,就一条长鼻子跟着那些转不转两可的东西凑过去了。这要是被时代的圈套拉上一把,可不就倒了吗。

大象的身子是什么?其实除了俞经民说的汽车的本质,还有就企业的积弊,特别是走过了一个漫长的黄金时代之后的积弊。

很多企业面对时代并不是不努力,而是无法按照合理的方式来努力。这里面的事儿经不起细说,但懂的显然都懂。

但是,我认为上汽至少在今后三年多的时间里,可以获得一个尽量按照事情本身的规律来努力的时间窗。并且从目前来看,在中国主要汽车品牌中,这种内驱型的关键力量是有相对优势的。

而上汽乘用车,会是这股力量的核心受益公司。

我们每天都在看很多企业反思营销,但很多企业可能疏忽了一点,就是对内营销。很多企业直至今天,并不是说没钱了,没力了,没机会了。但核心的问题是,你们内部的人没信心了。

对内营销的难点在于必须说实话,办实事。不像对外营销还可以合理粉饰,如今还可以大吹法螺。如果说这一波汽车企业必然面对淘汰赛的话,那么依我看,主流大厂谁会被淘汰呢,谁无法在今后两年,重建内部信心,凝聚内部力量,谁就大概率会倒下。就这么简单,不形成内部共识,凝聚内部信任,调动内部积极性,那么大象就只能跪倒,转不了身。

你内部两三万人都拢不住,你的经销商在开自媒体质疑你还行不行,你的供应商就想着你还能不能把欠款还上,那你外面做多少流量都没用。

其实今年,我打赌上汽乘用车必然重回主流,也还是有点风险的,唯一的变数就是王晓秋—贾健旭—俞经民组合能不能完成一次符合上汽传统优势的内部动员。

我认为他们能。我不仅认为他们能,我还希望能通过上汽和众多值得期待的主流车企的成功回归,为整个产业转型的关键点、终局形态等正本清源,为那些在问怎么办的迷茫同行开出一条路。这才是上汽这样的企业,该守的灵魂。

责编: 爱集微
来源:autocarweekly #上汽# #乘用车#
THE END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