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城市可信数据空间,激发“数据要素×”聚变效应

来源:电子信息产业网 #数据中心# #服务器# #政策#
1434

一座座数据中心拔地而起,一台台服务器日夜不息,一块块GPU全力运转……在机器的嗡鸣声中,数据流如同电流般在终端与云端间穿梭,它们是信息时代的血液,滋养着每一个数字化的细胞。近年来,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已经席卷千行百业,数据一跃成为最关键的生产要素之一,和人工智能一样,成为了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

对此,国家予以高度重视,并推行一系列政策,支持数据要素产业发展:2023年12月,国家数据局等十七个部门联合印发《“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激发数据要素潜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2024年9月,国家数据局印发《关于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和《关于促进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推动企业充分发挥数据要素新动能;2024年10月,国家数据局印发《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实施规范(试行)》(公开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构建更加完善的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指出,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价值创造的重要源泉;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是释放数据价值的关键动力。在产业数字化转型大势所趋下,可信数据空间的建设,是充分激发数据要素潜能、激活“数据要素×”聚变效应的“必由之路”。

数据增长拉动基础设施需求不断走高

当前,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成大势所趋,数据吞吐量连年走高。国家数据局《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显示:2023年,全国数据生产总量达32.85 ZB,同比增长22.44%;截至2023年底,全国数据存储总量为1.73 ZB;移动互联网接入总流量为0.27ZB,同比增长15.2%;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每户每月达16.85GB,同比增长10.9%。

在日益增长的数据存储、处理需求下,扩大能够适应数据要素特征、促进数据流通利用、发挥数据价值效用的数据基础设施规模迫在眉睫。对此,刘烈宏指出,要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探索布局数据流通设施,打造安全可信的流通环境,为促进跨行业、跨地域数据要素流通提供支撑。

在数据流通与共享方面,可信数据空间成为了当前数据要素产业的新抓手。今年11月,国家数据局印发《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首次针对可信数据空间这一新型数据基础设施进行前瞻性的系统布局。《行动计划》指出,可信数据空间是基于共识规则,联接多方主体,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共用的一种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是数据要素价值共创的应用生态,是支撑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的重要载体。到2028年,我国将建成100个以上可信数据空间,形成一批数据空间解决方案和最佳实践。

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对此表示:“数据空间是网络空间在人机物融合发展趋势下衍生出的新形态,是畅通数据资源循环的重要载体,是面向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中国方案。”他指出,我国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将数据确立为生产要素之一,可信数据空间的建设,是破解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这一世界性难题的有效途径。“数据空间作为网络空间技术体系转型的一种新形态,由‘以计算机为对象’转向‘以数据为对象’,蕴含着变革性重大科技问题和创新机遇。”

可信数据空间解决公共数据要素流通痛点

除作为普适的数据要素基础设施与解决方案外,行业人士普遍认为,可信数据空间的建设,在公共数据要素的流通与应用方面尤其有效。

据了解,公共数据是指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依法履职或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刘烈宏指出:“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是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先导工程,是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的重要抓手,是以数字化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基于此,今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中央层面首次对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进行系统部署。

记者了解到,效率低、成本高、安全可控性较差是数据要素流通的主要痛点,可信数据空间能够让更多主体进入“空间”内,一起创造更多数据服务、数据产品,实现数据价值增值。而公共数据依托城市和政务运行产生,是所有数据要素中性质更加特殊、流通难度更高的一类数据要素。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指出:“公共数据面临着尤其严峻的开放与隐私保护难题,而建设可信数据空间则是解决数据融合和数据安全问题的有效路径。”

为此,《行动计划》提出,“鼓励创建城市可信数据空间”,围绕城市规划建设、交通出行规划、医疗健康管理、重点人群服务保障、生态保护修护等典型场景,推动公共数据、企业数据、个人数据融合应用,构建城市数据资源体系,支撑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体制改革,在加快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同时,解决公共数据要素“流通难、标注难、应用难”的产业痛点。

可信数据空间正为千行百业赋能

随着产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入,数据要素发展体系不断完善,当前,数据要素应用正向千行百业加速渗透,数据要素产业正与金融、商贸、制造业等传统产业及人工智能、大模型、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实现有机融合。

其中,依托可信数据空间和被有效整合、应用的公共数据要素,以上海、南京为代表的部分长三角城市已经初步实现了可信数据空间对其他行业的“数智”赋能:

例如,在上海,上海市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机构上海数据集团依托城市级数据空间基础设施——“天机・智信”平台的数据可信高效流通与整合能力,已在本地40多家金融机构中发挥重要作用。截至今年7月,已提供16大类的公共数据调用,支持信贷额度6800亿左右。在南京,依托新一代政务云建设的城市可信数据空间已经初步落成,南京在143个政务部门内部署超过1046个信息系统,归集各部门、各单位相关数据集8277个、有关数据342亿条,充分发挥公共数据要素的引领作用……南京市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波对此表示:“南京市数据资产价值预计超过1100亿元,从‘信息孤岛’到‘数据大陆’,南京正走出一条推动数据资源‘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的探索之路。”

南京市多措并举,重视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这背后,在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创新积累的信息化头部企业起到了关键的技术支持作用。在南京市城市数字治理中心指挥大厅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南京-华为联合创新实验室,记者看到,围绕国家数据局提出的“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的数据要素流通方针,华为云已推出有针对性的数据要素流通解决方案。

据记者了解,华为云Stack数据要素流通解决方案以可信数据空间建设为支点,通过创新数据工程,以一体化数据高效开发能力助力数据“供得出”;支持可信计算流通、可控交换流通和数据API(应用程序接口)流通,保证数据“流得动”;通过智能数据洞察和海量数据精准搜索,化数为“智”、转数为“识”,赋能数据“用得好”;支持十多种数据安全服务和数据流通全程区块链存证,全链路支持数据“保安全”。整体数据标注和供给效率可以提升10倍以上、可信流通中的多方安全计算性能也能提升10倍以上,让数据要素价值更加充分、高效释放。

“数据是新型生产要素,对经济发展具有乘数效应,数据要素投入生产的根本目的是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长期增长。”赛智产业研究院院长赵刚指出。赛迪顾问研究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全球和中国的数据空间市场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4.1%和18.1%,未来三年中国市场将以30.7%的年均增长率快速扩展,显著高于全球增速。预计到2026年,中国市场规模将全球领先,数据要素产业潜力巨大。

依托地方政府的持续探索和华为等企业的技术助力,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将在更多城市落地,为数据要素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文章来源:电子信息产业网

责编: 集小微
来源:电子信息产业网 #数据中心# #服务器# #政策#
THE END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