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念股
爱立信宣布与联想集团达成和解协议
爱立信4月3日宣布与联想集团已达成和解协议,以解决双方就一项多年期全球专利交叉许可协议产生的专利许可纠纷。作为和解协议的一部分,两家公司目前在多个国家提起的所有诉讼和行政程序,包括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待审的诉讼,都将被撤销。爱立信称,预计从2025年第二季度开始确认财务影响,剩余的专利许可纠纷将通过双方之间的仲裁程序完全解决。
李正操
6小时前
爱立信1973 -
本土IC
国产“双芯”震撼来袭,英迪芯微展示汽车外饰照明IC“成龙”密码
作为车灯芯片行业的龙头企业,英迪芯微在2025 ALE展会上全面展出了汽车照明内饰灯、头灯、尾灯、格栅灯等场景多款芯片产品及解决方案,其中包括适用于大灯控制器全新一代三通道支持恒压和恒流输出LED驱动芯片iND87542,以及全国产化12/24通道高边恒流源芯片iND23012/24是关键焦点。
陈兴华
11小时前
英迪芯微 ALE1.6w -
概念股
原材料采购成本上升,鸿日达2024年亏损700万元-900万元
鸿日达科技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净利润亏损700万-900万元,上年同期盈利3099.81万元。业绩变动原因包括股权激励费用增加、新业务研发投入、原材料成本上升等。
李正操
6小时前
鸿日达科技 业绩预告1533 -
本土IC
蓝思科技:正在配合客户进行折叠屏验证 已为新机型量产做好准备
蓝思科技4月3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早已布局UTG和CPI等折叠保护屏的制造工艺,深度配合各大品牌进行研发生产,具备快速量产折叠屏手机各种材质的柔性屏和整个模组的能力,已为国内大客户批量供应UTG和CPI屏。
李正操
7小时前
蓝思1769 -
概念股
中科飞测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54.94%
中科飞测公告,2024年营业收入13.8亿元,同比增长54.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152.51万元,去年同期净利润1.4亿元,由盈转亏。公司2024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李正操
8小时前
中科飞测2809 -
IC
营业收入、净利润实现双增长!长虹佳华2024年交出亮眼成绩单
近日,长虹佳华发布了2024年度业绩公告。公告显示,2024年,长虹佳华实现营业收入399.86亿港元,同比增长7.58%;净利润达到3.79亿港元,同比增长5.19%。凭借强大的数智化核心能力,积极把握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前沿技术和市场机会,2024年,长虹佳华实现了业绩持续增长,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集小微
8小时前
长虹佳华 数智化2440 -
通信
量子传感器:引领感知技术迈向智能新时代
在信息化浪潮奔涌前行的当下,传感器作为信息感知的关键“触角”和”数据之母”,已深深嵌入工业制造、医疗卫生、日常消费、环境监测、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各类系统的运行效能与精准程度。历经长期发展,传感器虽成就斐然,但如今在技术创新、应用拓展等多个维度深陷瓶颈,增长态势趋缓,难以契合新兴行业层出不穷的需求以及日益严苛的参数指标提升要求。量子技术恰似一道曙光,为传感器产业开辟出前所未有的发展通途,正引领其迈向技术革新与变革的崭新时代。
集小微
8小时前
量子传感 传感器3119 -
科技
宇树科技副总经理王启舟:具身大模型有待实现底层突破
4月1日,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新型工业化研究中心主办的2025赛迪论坛在京举办。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启舟在主论坛发表主旨演讲。他表示,具身智能的发展进程与人形机器人的迭代息息相关,这也是产业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课题,但目前仍然没有实体能够实现具身大模型的底层突破。
集小微
8小时前
宇树科技 人形机器人 具身智能1658 -
AI
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迎来重要契机
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被认为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构筑产业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技术路径。
集小微
8小时前
赛迪 宇树 人工智能2164 -
AI
上海加力培育智算云产业
为加快人工智能与云计算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智算云产业,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近日印发《上海市关于促进智算云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集小微
8小时前
智算云 云平台 算力2565 -
智驾
理想汽车:用时31个月,累计交付量突破100万
4月2日,理想汽车在社交媒体平台发文,称用时31个月,理想L系列累计交付量突破100万。
集小微
8小时前
理想汽车 L系列2021 -
IC
工信部原副部长王江平:“AI+制造”要奔着企业难点去
4月1日,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新型工业化研究中心主办的2025赛迪论坛在京举办。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王江平出席主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王江平指出,人工智能(AI)技术尽管酝酿已久,但从通用模型到推理模型几乎是一夜之间爆发的,应用人工智能,产业界还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要从高质量数据集建设、行业和场景模型建设、数据治理和商业模式等方面加快准备,找准切入点,让人工智能在制造业中“大有可为”。
集小微
9小时前
人工智能 制造业1699 -
IC
工信部原副部长苏波:制造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对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出更高要求
4月1日,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新型工业化研究中心主办的2025赛迪论坛在京举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苏波在主旨演讲中表示,唯有通过自主创新强化内生动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才能不断突破前沿、空白领域,实现更多产业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的战略性转变。
集小微
9小时前
创新 智造 转型1517 -
概念股
概伦电子筹划收购锐成芯微:EDA与半导体IP协同布局
概伦电子计划收购成都锐成芯微科技和纳能微电子的控股权,以增强半导体竞争力。股票将停牌至多5个交易日,具体交易条款待商谈,进展将及时披露。
李正操
9小时前
概伦电子1874 -
学研
全球首发!复旦团队研制二维半导体芯片“无极”
复旦大学
集小微
9小时前
复旦1550 -
学研
中国科大在日盲紫外光电探测器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大龙世兵和胡芹团队在日盲紫外光电探测研究中取得新进展。针对氧化镓光电探测器中存在的响应度和响应速度相互制约的问题,该课题组从理论和仿真分析入手,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氧化镓双层薄膜结构的高性能光电探测器设计策略。该结构可以通过调控器件内部电场分布和光生载流子提取路径来缓解响应度和响应速度间的互相制约。
集小微
9小时前
中国科大1099 -
学研
中科院科学家提出单原子催化剂设计全新理论模型 | 科技前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成功地在电子轨道层面揭示了金属—载体及金属—分子间的前线轨道耦合机制,首次实现了前线分子轨道(FMO)理论在多相催化中的实验佐证与突破性应用,并研发出了兼具高活性和高稳定性的单原子加氢催化剂。
集小微
9小时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科院1720 -
学研
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集成电路高精尖创新中心王路达团队在纳流体忆阻器及仿生神经形态应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针对纳流体忆阻器件及神经形态应用现存的挑战,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王路达课题组借助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平台,通过精确加工特定电导的二维材料固态纳米孔结构,创新发展了一种新型仿生纳流体忆阻器件。
集小微
9小时前
北京大学1275 -
学研
中山大学张彦峰、余思远团队创新氮化硅光电子芯片光源
近日,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光电材料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张彦峰、余思远团队在氮化硅光电子芯片片上集成光源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在单个氮化硅微环谐振腔中实现了可精准步进式和连续调谐、调谐频率范围超过5 THz、能量转换效率达25%的片上光参量振荡器。该成果以“Broadband and accurate electric tuning of on-chip efficient nonlinear parametric conversion”为题,于2025年3月19日发表于美国光学学会旗舰
集小微
9小时前
中大1402 -
学研
南京大学王学锋教授和张荣院士团队在异质结自旋流输运与转换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近日,南京大学王学锋教授、张荣院士团队与多个课题组合作,在铁磁/非磁异质结的自旋流输运与转换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集小微
9小时前
南京大学16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