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号,据《安徽日报》报道,长期从事量子光学、量子信息和量子力学基础问题检验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的学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教授近日对外透露光量子计算最新进展。他指出:“我们刚刚完成了对50个光子的玻色取样,相比谷歌的‘量子优越性’大概可以快100万倍。”
量子计算机能解决传统计算机无法解决的复杂难题,展现量子优越性。去年10月,多家媒体报道,谷歌开发出了53量子比特处理器,只用了约200秒就解决了经典计算机大约需要1万年才能完成的任务。谷歌对外宣称,其量子计算器已经实现了“量子霸权”(quantum supremacy)。
在量子计算机领域,国际巨IBM、英特尔等也在不同程度地开发量子计算技术。相对而言,谷歌的量子技术推进的更为快速。不过,由于量子技术本身的难度使然,谷歌曾一度架设出72量子位计算机,后来改为研究53量子位。而且从着手量子技术到最终实现53量子位的技术突破,谷歌前后也投入了13年的时间。可见量子技术的难度之大。
此前,潘建伟团队成员朱晓波教授曾对外表示,中科大团队年内将实现60比特量子计算系统,将超越谷歌实现的53比特量子计算水平。本次,潘建伟教授的团队实现这一技术突破,不仅在国际社会具有非常大的意义,也对我国在前沿科技研究方面起到非常从鼓舞的作用。期待潘建伟教授的研究成果早日见著于国际学校期刊上。(校对/nanana)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登录参与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