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晶圆制程从12英寸向18英寸(450毫米)换代功亏一篑的内情,在近期计算机历史博物馆(CHM)对蒋尚义博士的口述史访谈中得以披露。
蒋尚义博士回忆称,当年台积电与三星、英特尔、IBM、格芯等巨头曾成立G450C联盟,合作推动向18英寸晶圆制造体系换代,其中英特尔动作尤其积极,蒋尚义透露,当时张忠谋对向18英寸迁移也持积极立场。
不过蒋尚义认为,英特尔推动技术换代的真正动机在于抬高竞争壁垒,淘汰弱势厂商。
2013年的某一天,蒋尚义在张忠谋办公室向其面陈不同意见,明确提出不应积极参与18英寸晶圆工艺体系发展,因为技术换代后台积电将不再能够蚕食弱势厂商份额,而是成为和三星、英特尔“三国演义”中最弱的一方,反而将损害台积电发展前景。
蒋尚义举例称,当时英特尔研发人力与预算均强于台积电,如果按照研发人力8000对6000测算,跨入18英寸体系如果需要占用台积电和英特尔各3000名研发工程师,那么英特尔剩余还能分配于先进制程技术开发上的人力就形成5000对3000的优势,台积电在制程上与其竞争压力将大大增加。
此外,蒋尚义还向张忠谋引见了其正在接待的应用材料公司CEO,由其当面表明了主要半导体设备厂商并不愿意跟进18英寸换代的立场,随后蒋尚义还相继联系了科磊、泛林等企业收集意见,以进一步说服张忠谋。
蒋尚义的建议最终打动了张忠谋,后者随后密集召开会议,统一了台积电内部共识,最终对外表示将优先推进工艺节点微缩,而非晶圆尺寸扩展。
蒋尚义还回忆,2013年SEMICON West半导体会议上,英特尔、三星、台积电和ASML代表在一起共同讨论18英寸技术发展,蒋明确提出最优先工作应该是先进制程发展,这一表态令在场的英特尔高管Bill Holt极为沮丧,第二天,英特尔方面就改变了口径,表态称其首要任务也是先进制程开发,此举标志着18英寸晶圆换代的实质性终结。(校对/朱秩磊)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登录参与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