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简易车库里走出的“潜在独角兽”,环宇智行给智慧交通赋能

来源:长江日报 #环宇智行#
9114

编者按:本文来自长江日报记者王双双,通讯员孙亚云、周爽,编辑:冀杰,首发于长江日报,集微网经授权转发。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8日讯 自主研发出多代自动驾驶领域控制器,服务一批国内头部汽车企业,2021年晋级为国内自动驾驶领域“潜在独角兽”……

一个月前,武汉环宇智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宇智行”)技术团队从外省带来好消息,历时九个月驻守客户现场的努力没有白费,其最新研发的智能泊车系统功能和性能稳定性检测顺利收官。智能泊车系统进入保交付阶段,将于明年正式量产。

10月8日,环宇智行联合创始人兼CEO首席执行官曹晶博士表示,智能化是新能源汽车下半场竞争的关键,兼具卓越功能体验和高性价比的智驾系统是其中壁垒,环宇智行立足自主创新和生态合作,立志成为自动驾驶自主解决方案大规模商业化的突破者。

位于武汉经开区的环宇智行,成立9年来,专注自动驾驶系统和智驾产品的研发和推广,核心产品覆盖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及自动驾驶软件、智能行泊车系统等,已跻身为汽车智能化域控和智驾功能的重要供应商。

环宇智行自研的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企业供图

据悉,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是智能驾驶域的核心计算中枢,是汽车走向域控化、智能化背景下,市场规模增长最快的零部件,其可融合处理汽车传感器的数据,并形成车辆行驶的决策逻辑,被称为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大脑”。

2008年,珞珈山下武汉大学智能车团队在一间自建的简易车库,立足武汉大学交通研究中心,探索测绘与大交通的融合,环宇智行的创始人李明和曹晶就是其中的一员。

“一切从零起步,没有线控车辆,团队就自己改装,没有组装经验,就蹲守在4S店观摩、学习。”曹晶回忆,团队尝试将激光测量、遥感红外线等光学技术,应用在线控车辆上,再验证其自动驾驶测量和三维感知能力。“如同在迷宫中穿行,周而复始。”

研发的日子漫长又枯燥。终于,自动驾驶自主解决方案迎来产业化曙光。2014年,李明博士携手武汉大学、华盛顿大学、斯坦福等高校的技术人才创业,环宇智行应运而生。

从最初的自动驾驶算法“发烧友”成长为国内自动驾驶领域“潜在独角兽”,绝非易事。在曹晶看来,作为硬核科技“潜在独角兽”企业,唯有不断修炼“独门绝技”,才能立足于瞬息万变的时代潮流。

时下,汽车自动驾驶技术主要分为激光雷达和纯视觉两大阵营。一是以激光雷达为主导,配合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实现多传感器融合;其二采用可降低成本的摄像头,辅以人工智能算法的纯视觉技术。

环宇智行技术人员在实验室做设备调试。实习生肖怡珂 摄

“创新要敢捅‘天花板’,也要能落实到‘地板’,‘更难’意味着更具挑战性。”曹晶说。至此,环宇智行在高性价比的全视觉自动驾驶赛道,开启新一轮竞技。

自动驾驶领域是人才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高科技领域。目前,环宇智行已完成超亿元的4轮融资,进入新一轮融资阶段。在武汉和德国设研发中心,在苏州、杭州设运营团队,公司规模从成立时的数十人增至110余人,先后与一汽、东风、小米汽车合作,并揽获长城、岚图、奇瑞等国内多家知名头部主机厂及一级供应商的批量订单。

责编: 爱集微
来源:长江日报 #环宇智行#
THE END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