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谴责】至纯科技:强烈谴责冒用公司名义炮制虚假举报行为;中京电子2023年预亏超1.1亿元;北方华创:在手订单饱满

来源:爱集微 #至纯科技#
7669

1.至纯科技声明:强烈谴责冒用公司名义炮制虚假举报行为

2.订单量及订单价格下滑,中京电子2023年预亏超1.1亿元

3.北方华创:在手订单饱满

4.一周概念股:AI PC/车载显示成下个风口 苹果Vision Pro将带动传感器迎新机遇


1.至纯科技声明:强烈谴责冒用公司名义炮制虚假举报行为

集微网消息,1月12日,至纯科技发布声明称,近期市场上有人冒用公司名义,冒充公司员工用虚假岗位炮制虚假举报事件,给公司和客户造成了严重伤害,公司坚决予以谴责。公司已经就该事项于2023年12月6日报警。

据了解,1月10日下午,一封“至纯科技高管实名举报晶合集成采购协理索贿”的举报截图在多个半导体行业群内流传,引发热议。举报人自称是至纯科技大中华区营业副总张国栋。

至纯科技强调,公司一直以来注重高标准的商业道德和诚信经营,不断致力于推动产业发展的有序性和良性竞争。强烈谴责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冒用公司名义散布虚假信息,试图扰乱市场秩序和伤害公司声誉的行为。

2.订单量及订单价格下滑,中京电子2023年预亏超1.1亿元

集微网消息,1月12日,中京电子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称,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1,000万元-12,00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为17,909.49万元;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亏损12,800万元-13,80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为21,258.29万元。

关于业绩变动的原因,中京电子说明如下:

1、报告期内,受行业结构性需求减弱等外部不利环境影响,订单量及订单价格出现下滑,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26.3亿元,同比上年有所下降。另公司子公司珠海中京富山新工厂销售收入与产品结构尚未达成规划目标,新工厂设备折旧及公共摊提等固定费用较高,报告期内珠海中京及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但是公司通过积极优化产品结构,持续施行降本增效政策并取得明显效果,使得亏损同比较大幅减少。

2、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增强在新型显示(Mini LED&OLED)、新能源汽车电子等应用领域的竞争优势,积极扩大在新能源汽车动力和储能电池BMS用FPC应用模组、刚柔结合板R-F等产品的技术改造和项目投资;公司有序开展集成电路(IC)封装载板项目的研究投入,卓有成效地进行了相关半导体客户开发并实现中小批量销售。随着公司新产品、新客户开发与投入的持续加强,IC封装载板项目的量产及珠海富山新工厂“3S”类等高端产能的陆续释放,预计将为公司未来竞争力提升、盈利能力改善和企业发展注入活力。

3.北方华创:在手订单饱满

集微网消息,近日,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请问公司目前订单是否饱满?

北方华创(002371.SZ)1月13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在手订单饱满。

截至发稿,北方华创市值为1229.93亿元,股价为232.00元/股,较前一日收盘价下跌0.26%。

4.一周概念股:AI PC/车载显示成下个风口 苹果Vision Pro将带动传感器迎新机遇

集微网消息 本周内,最受关注的莫过于CES 2024展会,作为每年最盛大的科技展会之一,CES云集了当年的众多新品,也被看作是当年行业发展的风向标。从今年展商推出的各类电子科技产品中,AI PC、车载显示屏等可谓重头戏甚至展会最大亮点。

与此同时,苹果公司宣布其首款混合现实(MR)头显Vision Pro于2月2日在美国正式发售。在VR行业落入低谷期的当下,人们都在期待苹果的入场可以引爆市场,吸引一些应用的开发者参与进来,重新激活XR赛道,进而带动各传感器等领域发展。

AI PC热得发烫 “冰点”待破

近年来,全球PC行业已面临持续较长时期的增长困境,但随着生成式AI技术不断迭代演进以及由云端延伸至边缘侧,AI大模型与PC等设备的紧密结合和商业化落地成为大势所趋。

得益于PC产业界的协同精进,AI PC产品在CES 2024展会上集中亮相。其中,联想展出达十余款AI PC,包括赋能创作过程的Yoga Pro9i、全球首款商务AI PC ThinkPad X1 Carbon AI以及全球第一台可无缝切换笔记本和平板电脑两种模式的ThinkBook Plus Gen 5 Hybrid等。同时,联想还携40多款基于人工智能的全新设备与解决方案亮相。

此外,惠普在会上发布了HP Spectrex360二合一笔记本电脑,分为14英寸和16英寸两款型号;戴尔推出新Inspiron灵越13Pro/14Plus/16lus三个版本;宏碁发布的AI PC新品涵盖Swift系列、AspireVero16等面向消费级用户的笔记本电脑;三星首次推出旗下人工智能笔记本电脑系列Galaxy Book 4。同时,华硕、微星、LG等厂商也推出了AI PC产品。

万联证券指出,由于AI PC整机新品及相关芯片密集发布,AI PC有望加速渗透PC市场,拉动产业链换机需求。业界预计,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大量PC将面临更换周期。多位行业机构人士称,主流品牌纷纷押注AI PC将促进PC市场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随着市场需求逐步提升,2024年AI PC有望迎来大规模出货,硬件、软件等全产业链将深度受益。

可以预见,整个产业界几乎均会将AI PC作为2024年的宣传重点,除了CES 2024还包括后续的MWC、Computex、IFA,以及苹果、微软等主要终端品牌和产业链生态企业的新品发布会等。但在这一轮热潮背后,市场需求、软硬件协同和生态应用等潜在挑战不可避免。

华西证券还指出,当前AI PC行业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受限于算力、能耗等多方面原因,现阶段AI模型大多数仍运行在云端而非本地。然而,对于普通的个人、企业PC用户而言,要把基于云端的生成式AI“迁移”至终端在现阶段并不容易。

行业分析认为,这一“迁移”过程最直接的问题是显存(VRAM)限制,主流大语言模型多数都需要大量显存来存储模型参数、中间计算结果和梯度等。此外,在算力、软件支持、功耗散热以及硬件驱动和框架等方面,AI PC的“离云”部署也都会受到不同程度限制。

车载显示成下个风口

除了AI PC外,车载显示屏也是各大面板厂商重点布局的领域之一。据集微网了解,在CES 2024上,多家面板厂商、终端厂商纷纷展示车载领域的新技术和成果,并联合汽车品牌在现场展示合作的产品。

从厂商来看,在CES 2024展会上,京东方精电全面展示了氧化物、柔性OLED、8K、Mini LED和BD Cell等多种前沿显示技术对汽车座舱的创新赋能。包括45英寸9K氧化物Mini LED车载贯穿屏、14.6英寸氧化物Incell车载宽幅显示屏、15.05 英寸车载L型中控屏、f-OLED车尾灯产品等产品,以创新科技为智慧出行带来全新体验。

而维信诺也携柔性AMOLED动态卷曲车载应用、柔性AMOLED车载人机交互(HMI)一体化解决方案、柔性AMOLED透明显示车载解决方案、AMOLED车载中控显示解决方案、柔性AMOLED智能表皮车载显示解决方案等众多创新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亮相CES 2024。

中国台湾厂商则重点推出Micro LED产品,如友达光电推出高透明Micro LED显示器整合到车侧窗,而可卷式后座娱乐显示器也采用Micro LED技术。群创光电子公司也展示Micro LED 车载显示器,以及55英寸直下式背光车载显示器、9.6英寸RGB Micro LED车用显示器等。

韩系厂商主要推出OLED折叠屏产品。例如三星展示了Flex Note Extendable汽车OLED折叠面板,可以滑动方式扩展屏幕,完全折叠时为11英寸,展开一侧可扩展到13.8英寸(10:9屏幕比),拉动另一侧可扩展到17.3英寸(4:3屏幕比),可为乘客带来大屏观影体验。

而LGD凭借P-OLED、ATO、LTPS LCD等差异化技术,展示了超大尺寸P2P显示解决方案。其中包括12.3英寸屏幕和34英寸中央屏幕拼接的超大型P2P P-OLED屏、48英寸P2P LTPS LCD超大仪表板屏幕、后座娱乐(RSE)用17英寸折叠OLED屏幕、18英寸天花板滑动OLED屏幕。

从CES 2024展示的车载产品来看,从LCD到Mini LED,再到OLED、Micro LED,行业发展呈现出多种技术并存发展的局面,持续提升了汽车终端的显示体验。

相比较传统燃油车,新能源对智能化的追求更高,对车内的大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一高速增长的市场,多家面板厂商加快了布局,提升研发投入的同时,也在寻求与更多车企的合作,在汽车上配备更高素质的屏幕。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师建华指出,伴随着智能汽车的快速发展,车载显示应用需求得到不断增长,产业整体规模将达到千亿级。根据CINNO Research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车载显示面板总出货量约为1.92亿片,预计2023年全球车载显示面板出货量有望达到2亿片,2030年预计还将进一步提高到2.67亿片。

苹果Vision Pro将带动传感器迎新机遇

秘密研发七年、延期发布三次、库克时代最重磅的创新产品、传奇设计师Ive主导的最后一款苹果硬件……发售之前Vision Pro的期待值就已拉满。在VR行业落入低谷期的当下,人们都在期待苹果的入场可以引爆市场。

Omdia半导体研究高级分析师杨哲认为,由于Vision Pro初期的销量不会太高,预计2024年的销量不会超过40万台,而传感器在Vision Pro中的设备成本占比不高,约在8%~10%之间。因此,单一Vision Pro产品的发售,对整个传感器市场的规模带动作用将比较有限。目前,传感器在消费领域的主要份额还是在智能手机应用之上。

不过,Vision Pro可能引领行业的一个趋势,未来新的XR设备中传感器的价值量有可能越来越高。Omida预测,从2022年到2027年,XR设备传感器的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达14%。

传感器在消费领域的爆发得益于智能手机的流行。随着AIoT的发展,传感器正在展开新一轮浪潮,如智能手表、TWS耳机,以及XR设备等。与手机应用相比,以Vision Pro为代表的XR设备对传感器正形成一些新的需求趋势,包括人机交互时的实时性、精确度等,单个设备使用占比也会更高。

杨哲认为,目前VR设备用到的传感器类型是比较多的,包括图像传感器、MEMS麦克风、激光雷达、ToF传感器、惯性传感器、光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等。国内传感器企业目前在声学领域如MEMS麦克风、CMOS图像传感器以及光学传感器领域具有一定优势。这些企业在智能手机和消费电子领域已经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这些企业也有望在XR市场的回暖中受益。

另外一些厂商,如传感器封测厂、光学模组等,也会享受到XR市场爆发的红利。但是,在一些精度要求比较高的惯性传感器领域,国内厂商的实力相对较弱。目前各大XR厂商主要还是以采购国外产品为主,欧美日厂商如意法半导体、博世、 TDK等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国内传感器行业的特点是企业数量比较多,但是往往规模较小,缺乏核心竞争力,产品也以中低端为主。因此,一方面需要国家在政策加大支持,另一方面企业也要加大在人员、资金方面的投入,甚至包括在一些基础学科上加大投资。

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理事长郭源生在演讲中也指出,传感器行业入门门槛高、壁垒高,投资大、风险大。国家需要把传感器发展提升到一个战略高度进行“再认识”。同时还要进行产业化发展的顶层设计,需要有相应的产业扶持政策和相应的人力、物理资源配置,打造传感器产业生态体系,形成国家层面的传感器产业集群,以集群化方式发展传感器产业,形成有效的合力,避免资源分散、体系不全。


责编: 爱集微
来源:爱集微 #至纯科技#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