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自研AI芯片背后,Arm成软银转型关键筹码

来源:爱集微 #Arm# #AI芯片# #软银#
2.9w

人工智能淘金热持续高企,AI芯片大战也愈演愈烈。

继英伟达、AMD、微软、谷歌、OpenAI等之后,近日,据日媒报道,软银集团旗下的Arm公司也拟定计划开发AI芯片,并力争在2025年推出首批产品。

集微网就此事向Arm方面求证,Arm回应称,“不对任何谣言和猜测发表评论。”

部门行业人士看来,考虑到客户利益,作为IP厂商的Arm并没有意愿研发AI芯片,这或主要是软银方面的策略。但也有接近Arm的人士指出,从事AI芯片开发并不和现有客户有明显的利益冲突,且为了寻求长远发展空间,Arm研发AI芯片也有其主客观动机,包括寻求新增量及维持市值增长等。

如今,软银正在尝试向以投资人工智能和半导体等为主转型,包括将最新的人工智能、半导体和机器人技术结合在一起,以刺激各个行业领域的创新,而推进Arm研发AI芯片或将是至关重要的一项举措。但其商业图谱也将在追求新愿景的过程中再次受到考验。

自研芯片存主客观动机

在人工智能巨大的利益驱动下,Arm似乎已不满足于仅仅作为一家处理器IP技术供应商,而是要亲自下场研发AI芯片。据悉,Arm将成立一个AI芯片部门,目标是在2025年春季之前制造出原型产品,预计将于当年秋季开始由合同制造商进行大规模生产。

在所需资金上,Arm将承担初期开发成本,预计将达到数千亿日元,同时其控股方软银集团也将出资支持。而大规模生产系统一旦建立,Arm的AI芯片业务可能会被剥离,并归入软银旗下。目前,软银已经在与台积电等公司就代工制造事宜进行谈判,以确保产能等。

在一位行业人士看来,这可能是软银希望的发展战略方向。该人士进一步指出,Arm并没有意愿研发AI芯片,因为会与一些合作客户产生业务冲突。如果Arm的AI芯片业务建立后划归软银,也可以看出主要是想开发AI芯片。

目前,Arm的芯片架构广泛用于智能手机处理器和GPU等领域,英伟达、高通、苹果等科技巨头都是其客户。但从长远发展角度而言,Arm研发AI芯片也有其客观动机。

据Precedence Research数据显示,2024年AI芯片市场规模预计为300亿美元,预计2029年将超过1000亿美元,2032年将突破2000亿美元。英伟达当前在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但无法跟上不断增长的需求,而Arm有望从中分一杯羹,获得一定市场收益。

另一方面,Arm近日公布的财报称,公司2024财年第四财季(截至今年3月)总营收9.28亿美元,同比增长47%,第四财季调整后运营利润3.91亿美元。Arm预计,2025财年第一财季营收8.75亿至9.25亿美元,全年营收38亿至41亿美元,稍低于市场预期。

财报一经发布后,Arm股价在盘后交易中暴跌近9%。Summit Insights分析师Kinngai Chan表示,虽然Arm第四财季的业绩轻松超出预期,但“其股价下降是因为前景不佳。市场对Arm的定价是基于其优异的前景预期,而不是现在这样的预期。”

这不禁令市场担忧,尽管Arm的业务与支持人工智能应用的芯片紧密相关,但该公司的收入和利润并没有像英伟达那样从人工智能中受益更多。分析指出,自去年9月IPO以来,Arm股价已翻了一番,当前市值约为1100亿美元。而要持续吸引投资者押注Arm将受益于人工智能计算需求的激增,研发推出AI芯片就成为了对其尤为重要的一项举措。

作为全球半导体行业重要参与者,Arm目前在全球智能手机芯片市场占据90%以上的份额,并且正在持续向PC、数据中心、汽车和物联网等领域扩展。在行业人士看来,Arm的AI芯片计划将推动智能计算技术的发展,为各行各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包括将为大模型训练、生成式AI应用等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持,推动AI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产业化发展。

成软银AI转型关键筹码

毋庸置疑,在Arm研发AI芯片的计划背后有着软银集团的重要考量。如今,软银正在尝试向以投资人工智能和半导体等为主转型,并因此大幅削减了对其它领域的初创企业投资。

在软银CEO孙正义的人工智能革命愿景下,软银的目标是将业务扩展到数据中心、机器人和发电领域。他设想将最新的人工智能、半导体和机器人技术结合在一起,以刺激各个行业的创新,而能够处理大量数据的AI芯片是这一项目的核心。

正如他去年7月在一次研讨会上所言,超越人类智力的AI就像用水晶球预测未来一样可以解决问题,日本需要在中心制造最亮的水晶球。而为实现这一愿景,他奔走于世界各地。

如今,随着主要投资业务复苏以及净利润亏损状况大幅改善,软银计划最早于2026年在美国、欧洲、亚洲和中东建立配备国产芯片的数据中心。但由于数据中心需要大量电力,软银还将涉足发电领域,包括正计划建设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厂,以及着眼于下一代核聚变技术。

此前,软银已于2月宣布计划与沙特主权财富基金的一个部门建立一家机器人合资企业等。

相较而言,软银对Arm的投资以及AI相关布局在其转型战略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目前,虽然Arm已上市,但仅有少部分股票可在市场交易,软银持股比例高达90.6%。另据财报显示,2023年,Arm的股权价值占软银净资产32%,是软银投资组合中最大的单一资产。可见Arm对孙正义和软银集团的重要性。据多位内部人士透露,为了加强Arm在AI领域的影响力,孙正义不断尝试多种投资思路和战略,并探索不同类型的下一代芯片。

早在今年2月,就有消息传出孙正义正在寻求筹集至多1000亿美元资金,以成立一家AI芯片企业,与英伟达展开竞争。知情人士称,孙正义用日本创造和生命之神的名字“伊邪那岐(Izanagi)”来为该项目命名,而这个名字也包含了“AGI(通用人工智能)”。此外,他希望该公司将与Arm形成互补关系,共同搭建出AI芯片巨头。

但至今尚不清楚哪家或哪些公司将在该项目中发挥核心作用,协助孙正义挑战AI芯片龙头英伟达的地位。与孙正义共事过的人表示,他是出了名的突然改变主意,并在开会时时常抛出许多新概念和技术。

不过,孙正义对AGI的热情历来丝毫没有动摇,他曾告诉一大群日本企业客户,要么采用人工智能,要么落后。“AGI是每个人工智能专家都在追求的东西。”孙正义表示,但当问他们关于AGI的详细定义、时间、计算能力有多强、比人类智能聪明多少时,大多数人都没有答案。“我有自己的答案:我相信AGI将在10年内成为现实。”

无论如何,庞大投资伴随着风险,孙正义的商业图谱将在追求新愿景过程中再次受到考验。

责编: 张轶群
来源:爱集微 #Arm# #AI芯片# #软银#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