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交叉科学部重大项目年度交流会在北京大学圆满召开

来源: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 #北京大学#
3931

2024年5月31日,由北京大学承担,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参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交叉科学部重大项目 “高效率、高可靠性设计的EDA新理论与新方法”年度交流会在北京大学中关新园召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交叉科学部副主任潘庆研究员,北京大学科学研究部部长谢冰教授、科学研究部杨凌春副部长、集成电路学院院长蔡一茂教授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领导、项目顾问专家小组专家、项目单位领导、项目团队成员等近40人参加会议。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蔡一茂院长主持交流会。

首先,蔡一茂教授代表项目依托单位对与会领导及专家们的出席表示热烈欢迎。基金委交叉科学部潘庆主任、北京大学科学研究部谢冰部长先后致辞。

潘庆主任回顾了“高效率、高可靠性设计的EDA新理论与新方法”重大项目的立项目标,肯定了项目组根据年度计划执行、定期召开学术交流和协调会。他指出,我国集成电路领域中EDA方向发展面临工具效率低和可靠性设计匮乏的两大挑战,因此基金委希望重大项目要解决科学问题和实际问题,且项目组执行过程中要强化与相关企业的交流,并期待与会专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帮助项目组克服困难,使得该重大项目能够顺利实施完成。

谢冰部长指出,近年来有组织的基础研究成为我国科技布局和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的重点,北京大学持续加大对基础学科的支持力度,高度重视在交叉领域开展应用牵引问题导向的基础研究;学校对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增加、为项目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领导发言(左起:谢冰部长、潘庆副主任、蔡一茂院长)

随后,“高效率、高可靠性设计的EDA新理论与新方法”项目负责人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梁云教授从项目的整体进展安排、成果总结、人才培养、未来计划等方面进行简明而全面的汇报。接着,四位课题负责人梁云教授、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汪林望研究员(项目联合负责人)、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刘飞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任鹏鹏副教授分别详细汇报了四个课题的进展情况以及研究成果。

项目总汇报及各课题组汇报

(从左至右,从上至下左:梁云教授,汪林望研究员,刘飞研究员,任鹏鹏副教授)

项目顾问专家小组专家和领导在认真听取了项目团队的汇报后,就汇报内容与项目团队成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讨论,就项目中各课题的技术攻坚重点与突破点、未来工作等问题提出切实的意见和建议。

项目学术指导小组专家讨论交流

(从左至右,从上至下左:赵元富研究员,徐强教授,哈亚军教授,李华伟研究员,郑雪峰教授,方君副总裁,张璟昭研究员,张子昌研究员)

最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领导潘庆副主任进行点评,他强调项目顾问专家组会议上提出了非常好的问题,希望项目组会后积极消化吸收并落实,并预祝结题取得好成绩。

领导总结发言(基金委交叉科学部副主任 潘庆)

项目负责人(左:梁云教授;右:汪林望研究员)

“高效率、高可靠性设计的EDA新理论与新方法”是基金委在EDA领域的首个重大项目,也是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而展开的基础研究。EDA,作为芯片设计自动化软件,是芯片产业皇冠上的明珠,是“卡硬件脖子“的软件。一方面,EDA是产业上游的上游,是支持芯片和整个信息产业的共性基础技术。另一方面,在EDA领域,美国公司占据绝对的垄断地位。

北京大学一直引领国内EDA的发展。北京大学王阳元院士曾担任全国ICCAD委员会主任,带领团队自主研发成功国产EDA工具熊猫系统。近年来,为响应国家号召、服务国家战略,北京大学于2021年成立集成电路学院,以推动我国集成电路学科发展。在黄如院士的引领下,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成立了设计自动化与计算系统系,这是国内高校唯一聚焦EDA技术的系,以“多学科交叉、产教融合、注重实践” 为办学特色,着重发展EDA技术等领域,并与国内龙头企业携手支撑和推动集成电路技术与产业的持续发展,力争破解我国集成电路 “卡脖子” 局面。

合影留念

责编: 爱集微
来源: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 #北京大学#
THE END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