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汽车出海三大危机如何化解?

来源:爱集微 #电动汽车#
6182

中国从燃油汽车的落后者一跃成为电动汽车生产和消费的领先者,这一成就,是工业政策、艰苦努力、竞争环境以及外国公司为获得市场准入而技术转让的综合结果。在这一艰巨的努力中,规划的作用不可低估。电动汽车在中国工业政策计划中占据重要位置,这也是其过去几年投资巨大增长的原因。这种投资首先满足了蓬勃发展的本地需求,部分得益于对消费者的补贴(不仅限于生产者的补贴)。然而,在新冠疫情后补贴削减,加上经济复苏乏力,导致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开始加速出口。数据显示,中国电动汽车出口在2023年加速增长了22%,而2019年仅增长了2.7%。目前,每五辆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中有一辆出口海外,但如果这一趋势继续下去,出口将很快比国内需求更为重要。

尽管上述前景看似乐观,但风险正在加剧。首先是保护主义,这不仅出于经济原因,还涉及国家安全问题,尤其是在曾是中国最大出口市场的美国。美国通过一系列手段阻止中国电动汽车进入市场,从在韩国和墨西哥等地补贴生产者,到《通胀削减法案》和增加进口关税(拜登政府最新宣布的关税将高达100%)。欧盟是中国电动汽车的最大出口市场,占总出口的55%,最近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了反补贴税,尽管税率远低于美国。加拿大、印度、泰国和土耳其也在采取类似措施。

第二个风险来自于各国去碳化进程的潜在延迟。以欧盟为例,自去年6月的选举以来,新一届欧洲议会在快速去碳化方面的兴趣较之前有所减弱,因为俄乌冲突后,安全问题变得更加紧迫。

第三个风险是上述两个风险所带来的结果,加上过去几年国内需求疲软。随着电动汽车生产投资增长了20%到30%,而整体需求疲软,中国整体汽车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已从2019年的78%下降到2022年6月的73%。

那么,在当前环境下,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可能会采取什么策略?日本在19世纪80年代的经验可能是一个有用的参考。当时,日本汽车制造商受到美国的保护主义措施打击,他们将工厂转移到海外以规避这些障碍,这被称为“雁行”策略。日本的应对策略对日本汽车制造商来说是成功的,因为他们在日本制造能力空心化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盈利的业务。这种情况,加上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导致了通货紧缩压力。

尽管中国自己的“雁行”战略似乎是电动汽车制造商应对挑战的最明显解决方案,但与19世纪80年代的日本汽车制造商相比,中国的海外投资仍然非常有限,这其中有几个重要原因,首先,19世纪80年代日本的劳动成本远高于现在的中国,这使得日本汽车制造商更愿意将生产外包。其次,中国目前面临就业短缺,青年失业率较高的难题,而日本当时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劳动力市场过热。第三,中国在供应商和贸易基础设施方面的生态系统,以及众多贸易协定,使得中国更容易出口,可能比19世纪80年代的日本更容易出口。最后,中国在其他国家设厂时面临保护主义,这减少了可供选择的市场。

换句话说,通过外包来绕过进口关税对于中国来说不会像日本那样方便或容易,因为日本不需要面对中国目前正在面对的权衡。

中国在海外生产会更便宜和高效,但地缘政治因素让外包的论点难以成立。总体而言,至少目前来看,中国的“雁行”战略的效果将不如19世纪80年代的日本“雁行”战略。(校对/张杰)

责编: 爱集微
来源:爱集微 #电动汽车#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