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光谷企业家日”,向他们致敬:自信自强攀高峰,聚光向新再出发!

来源:光谷企业服务 #中国光谷# #光谷企业家# #长飞#
4872

在中国的创新版图上,“中国光谷”地位举足轻重。

从武汉之东的一片荒野之地到全球瞩目的科技新城,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根光纤、第一个光电传输系统,是唯一以“光”命名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36年接续奋斗,光谷的成长史是一部聚光共进史,更是无数光谷企业家的攀高向新史。

一束束跳动的光点亮两江四岸,以城市的名义向企业家致敬

12月5日,光谷迎来2024“光谷企业家日”暨光谷中小企业发展峰会,光谷企业服务中心揭牌成立,以“光谷所能”服务“企业所需”。

牢记嘱托再出发,光谷和14万光谷企业家增强自信、志存高远,以自信自强勇攀科技和产业两座高峰,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抢占发展制高点,在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中不断建功立业。光谷和光谷企业家携手努力为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湖北打造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贡献更大光谷企业家力量,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武汉篇章中体现更大光谷企业家担当。

12月5日,长江日报刊发“光谷企业家日”整版报道

不做附庸掌握关键核心技术

“摈除依赖,走自强奋斗的道路”

10月,在上海举行的世界光纤光缆大会上,长飞自主研制的空芯光纤备受瞩目。该技术创新性地使用空气纤芯替代玻璃纤芯,创下多项光通信传输纪录。“这不仅是光纤通信技术领域的一次重大创新,也是下一代光通信的颠覆性技术。”长飞执行董事兼总裁庄丹说。

与光谷同岁的长飞是中国第一根商用光纤的诞生地。作为中国光通信史上首家中外合资企业,成立36年,长飞生产的单根光纤预制棒可以拉10000多公里光纤,持续保持着全球最高技术水平,主营业务市场份额连续8年居世界第一。

“无论是争第一还是守第一,关键是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庄丹说,从原材料的国产化、零部件的国产化、装备的国产化,长飞全部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已没有任何被“卡脖子”的地方。

首届光谷企业家日庆祝大会现场,企业家代表宣读《光谷企业家倡议》

目前,长飞助力三大运营商积极推进空芯光纤产业化。“长飞一直在主动谋未来,勇闯科技创新的‘无人区’,未来更将担负起引领光纤光缆行业发展方向的重任,继续勇争第一,守好第一。”庄丹说。

立足科技自立自强,光谷企业家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不断强化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实现“从0到1”的原始创新密集突破。

总部位于光谷的信息通信高科技央企中国信科,五年六次刷新光传输世界纪录,国内首款2Tb/s三维集成硅光芯粒成功出样,为信息光电子技术的率先突围探索出可行路径。

“继续把科技创新作为‘头号任务’,加快推进信息通信行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抢占新时期全球信息通信产业战略制高点。”数月前,在光谷举行的一次报告会上,中国信科党委书记、董事长鲁国庆的话音未落,台下掌声雷动。

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常常会提到一颗螺丝钉。他回忆,10多年前,不仅核心技术靠买,连紫外激光器加固用的螺丝钉都要从国外买,“正是这颗螺丝钉警醒了我们,要构建完整、现代化的工业体系,需要每一家企业摈除依赖,走自强奋斗的道路”。

从“全球买”到“全球卖”,深耕激光行业30多年,马新强带领华工科技率先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先后诞生了60多项“中国第一”,主要产品自主化率达90%以上。

“创新是光谷最亮眼的底色。内生创新、革故鼎新,光谷从未停止过争先的脚步。”今年年初,《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说。

全球首款128层三维闪存存储芯片、全国首台最大功率10万瓦的工业光纤激光器、国内首台核心部件100%国产化的高端晶圆激光切割设备……向科技创新要新质生产力,一个个“国内第一”“世界首创”在武汉之东的这片土地上诞生。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伴随着光谷企业家在众多核心技术上“捅破天”,掌控产业发展自主权,光谷建成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研发制造基地,全国最大的光器件研发生产基地、中小尺寸显示面板产业基地和重要的激光产业基地。以光谷为核心承载区的武汉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下一代信息网络、生物医药4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坚守主业保持战略定力

“只要路走对了,就不怕远”

11月30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禾元生物宣布:自主研发的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在确证性临床研究中成功到达研究终点。

人血清白蛋白俗称“黄金救命药”,2023年,国内人血白蛋白供应排名前四的均为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利用生物技术制备重组人血清白蛋白,这是一条人迹罕至的路,70岁的光谷企业家杨代常已经坚持了18年。

甘坐板凳十年冷。水稻提取白蛋白这一“跨界”生物技术一直不被看好,杨代常却坚持研发,目前该公司已有6个新药产品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其中5个为全球新药。“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正经历一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仿制到创新的涅槃之路,‘稻米造血’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诠释。”他说。

坚守主业保持战略定力,持续地做难而正确的事,是以杨代常为代表的光谷企业家的成长秘诀。

首届光谷企业家日庆祝大会现场,参会嘉宾共同点亮象征光谷企业家精神的“光谷之树”

被称为“光谷扫地僧”的达梦数据创始人冯裕才,44岁开发首套国产数据库管理系统,56岁创办达梦数据。今年6月,达梦数据登陆科创板,成为“国产数据库第一股”,80岁的冯裕才刷新光谷上市企业家年龄之最。

“做企业家要比做教授难一百倍”,40余年深耕,冯裕才的梦想清晰而明确:“打造中国的世界级数据库。”

以30万元资金起步,同样从华中科技大学走出的黄立投身红外热成像领域创业,人才、技术、设备乃至原材料都是“一无所有”。25年砥砺前行,高德红外的红外热成像设备跻身全球第二。

“我是长期主义者,考虑问题都会用10年、20年来衡量。”继高德红外后,黄立先后创办普宙科技、衷华脑机等,在低空经济、脑机接口等领域实现新一轮增长。他坚信:“只要路走对了,就不怕远。”

11月14日,伴随着一辆岚图知音缓缓驶下生产线,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了1000万辆,成为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度达产1000万辆的国家。其中,搭载海微科技产品的车达652123辆。

在连续开创多个国内“第一”后,自称最爱做饭的“80后”李林峰,带领海微科技成长为国内排名前五的智能座舱显示产品供应商,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不靠低价和低成本取胜,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情来赢得市场。”他说。

扎根于真正掌握并且熟悉的赛道,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行。如今,光谷这片创新热土已培育出10家百亿级制造业企业,8家独角兽企业,19家潜在独角兽企业,68家上市公司,17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57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更多“新生”企业拔节生长。最新发布的光谷瞪羚企业发展报告显示,光谷2024年认定的549家瞪羚企业中,30%是新增。“‘野生’企业非常多,许多我都没听过。”光谷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赵荣凯说,“它们会成为未来光谷发展的主力军。”

大中小“链式创新”协同发展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

作为湖北省十大实验室之一,2021年在光谷挂牌的九峰山实验室聚焦化合物半导体的研发与创新,致力于打造一个公共、开放、中立、共享的科研平台。

如今,在九峰山实验室9000平方米的洁净室内,上百个项目正同时运转。短短3年,这座以武汉最高峰命名的新型研发机构,不仅诞生了全球首片8英寸硅光薄膜铌酸锂光电集成晶圆,还吸引了近30家半导体链条企业集聚。

“全链条一起往前推进,才能一步步踏上新台阶。”九峰山实验室主任丁琪超希望,搭建从技术开发到成果转化的桥梁,带动化合物半导体产业链上企业共同成长。

2023年12月5日,“光谷企业家日”走进企业系列活动——“国际经济合作交流论坛”在长飞产业大楼举办

就在今年,九峰山实验室与武汉驿天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硅光及三代半导体晶圆级、芯片级、器件级封测装备,测试精度达到微米级。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布局光谷的企业家雷军在年度演讲中说。继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建的智能家电实验中心揭牌运营之后,小米首座智能家电工厂近日在光谷开建。

“成功企业家精神的引领,帮助我们这些新生代创业者构筑了更纯粹的信心与底色。”2018年,刚刚回国创办华引芯的孙雷蒙拜访帝尔激光创始人李志刚,这位素未谋面的师兄分享了许多成功创业经验。目前,华引芯与帝尔激光的合作已开花结果。

一份光谷创新创业发展报告将光谷的创新创业环境概括为简单的四个字,“先、浓、融、众”:“先”是敢为人先,“浓”为环境浓厚,“融”在氛围营造,“众”见成效,独行快、众行远。

11月22日,由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中国信科、帝尔激光等32家单位联合发起,高端芯片产业创新发展联盟在光谷成立,攻坚芯片“卡脖子”难题,助力产业升级。

11月26日,一批细分行业龙头企业与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达成合作。“专业公司加通用大模型,形成垂直化的解决方案,是通用大模型走向应用的必经之路。”光庭信息董事长朱敦尧说。

光谷打造网格化、多层次的“2+8+N”企业服务网络

心怀定力不朝三暮四,相互合力不左顾右盼,越来越多的“手牵手”“大手拉小手”在光谷发生,更多的企业在“链”上生长,成势成群。

又是一年“光谷企业家日”,一束束跳动的光点亮两江四岸,一架架腾空的无人机闪耀光谷的夜空。武汉,再一次以城市的名义,向14万光谷企业家致敬,向企业家精神致敬。

相信光,追逐光,成为光,散发光!未来,这束“独树一帜”的光,将愈发闪亮。

责编: 爱集微
来源:光谷企业服务 #中国光谷# #光谷企业家# #长飞#
THE END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