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科新源:突破市场困境,以技术创新与全球化布局引领半导体温控产业发展
2、BMW、特斯拉等向欧盟法院提诉,反对对中国电动车征收高额关税
3、中国电动车企去年欧洲销量同比跌3.5%
1、中科新源:突破市场困境,以技术创新与全球化布局引领半导体温控产业发展
【编者按】2024年,集成电路行业在变革与机遇中持续发展。面对全球经济的新常态、技术创新的加速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集成电路企业如何在新的一年里保持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了深入探讨这些议题,《集微网》特推出展望2025系列报道,邀请集成电路行业的领军企业,分享过去一年的经验与成果,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机遇。
本期企业视角来自:安徽中科新源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新源”)
世界集成电路协会(WICA)曾在2024年12月表示,202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预计达到6202亿美元,同比增长17%。在经历了半导体库存积压、价格下跌、需求低迷的颓势后,WICA认为,全球市场已经触底反弹,即将进入“硅周期”的上行阶段。与此同时,伴随美国政权的更迭,地缘政治成为半导体厂商遭遇的最大挑战之一。
作为半导体大功率热电温控系统产业规模化应用的领先者,中科新源不仅在2024年抗住市场下行压力,应对行业倾销等不正当竞争,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更积极加强本地化和全球化供应链布局,以应对未来地缘政治带来的供应链中断风险、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以及区域经济格局变化。
抵御市场恶性竞争 不断创新保持技术领先优势
半导体专用温控设备(Chiller)主要用于半导体制造过程中精确控制反应室的温度,是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设备。近年来,全球晶圆制造产线的持续扩张,半导体专用温控设备市场需求持续高涨。在国家政策支持及国产设备替代趋势下,国产半导体温控设备不断突破,逐步填补了国内在高端温控领域的空白,并在多个关键工艺环节实现了对进口产品的替代。
但在此期间,企业竞争也愈演愈烈,甚至有企业恶性压价,导致市场混乱。中科新源表示:“2024年,部分企业通过低价倾销或不正当手段扰乱市场秩序,进一步压缩市场价格,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这种竞争使得市场对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的关注度有所下降,对公司利润空间形成了直接威胁。”
面对行业的恶性竞争与市场压力的增加,中科新源主要采取了四大应对策略:
一是提升产能与多元化供应链。中科新源在2024年不断加强与现有供应商的深度合作,积极开拓多个战略供应商,分散供应来源,降低因单一供应渠道带来的风险。在多个区域建设生产基地,并加大生产设施的投资,显著提升产能,确保在供应链紧张的情况下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二是不断扩展产能。中科新源通过加大对生产设施的投资,提升了整体产能,确保在供应紧张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此外,该公司还在多个区域建设生产基地,以增强供应链的韧性和灵活性。
三是强化技术壁垒与创新能力。增加研发投入,中科新源专注于提升产品技术含量与差异化,保持在核心技术上的领先优势。自主研发高性能、高附加值的产品,以满足市场高端需求,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四是优化产品组合与精准定位。中科新源根据市场动态优化产品线,重点聚焦高附加值产品,避免与低端产品陷入价格战。通过提供高性价比的定制化解决方案,赢得客户信赖,并强化公司在高端市场的地位。
通过以上四大举措,中科新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巩固了其在国内半导体温控设备领域的领先地位。凭借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中科新源的核心产品已成功服务于台积电、华虹宏力、士兰微等知名企业,并逐步拓展至海外市场。值得一提的是,中科新源还荣获2025年IC风云榜“年度国际市场先锋奖”,标志着其在全球热电温控设备市场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加强本土供应链合作并拓展海外 积极应对地缘政治风险
随着区域形势的变化及美国各类政策的变化,地缘政治被认为是2025年的一项重要挑战。面对这一潜在难题,中科新源积极优化供应链布局,分散供应风险,不断增强供应链的韧性与灵活性。
中科新源指出,2024年公司不断采取积极策略来增强供应链韧性,包括加强区域生产基地建设、强化国内供应链合作及供应链技术数字化转型。
2024年,中科新源积极推进海外市场业务布局,在海外设立研发和制造中心,减少对单一国家或地区的依赖,增强了供应链的灵活性与稳定性。国内方面,中科新源通过与国内核心供应商建立更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优先采用国产设备与材料,逐步降低对进口资源的依赖。此外,中科新源还引入了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显著提升供应链的可视化和响应能力,确保能够快速应对全球市场变化和潜在风险。
面向2025年的地缘政治风险及挑战,中科新源表示,将在2024年强化本土供应链韧性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不断完善全球供应链。
第一是增强研发投入,不断进行产品优化。中科新源计划2025年加大研发投入,围绕现有成熟产品在性能优化与成本控制方面进一步深耕,帮助客户实现运营成本的最优(COO)。同时,公司将着力开拓半导体前段以外的应用领域,丰富产品线,以增强市场波动中的抗风险能力。
第二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海外市场支点,进一步加强全球业务的深度拓展。通过深化与海外客户的合作关系,优化本地化服务,提升品牌影响力,推动全球市场布局的扩展。
第三是升级供应链多元化。2025年中科新源将在现有多元化供应链基础上,继续优化全球供应链网络,加强关键环节的抗风险能力。同时,探索新兴市场机会,进一步提高供应链的弹性与效率,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局势。
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 推动供应链实现绿色转型目标
作为半导体领域专注于热电温控系统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科新源不断优化产品特性,专注产品节能表现,力争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绿色低碳目标,推动半导体温控设备的高效节能与环保。
2024年,中科新源与绿色供应链进行战略合作,并荣获新加坡SSMC颁发的“绿色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奖”,充分体现了中科新源在供应链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领先实践。通过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优化资源利用效率,中科新源有效减少了供应链的碳排放。此外在节能产品研发方面,中科新源在产品设计阶段融入节能理念,不断优化工艺流程,使产品在使用中能耗更低,同时性能更高,从而减少客户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助力终端用户降低碳足迹。
在新的一年里,中科新源将全力推动绿色发展战略,迈向更高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一方面中科新源将继续进行绿色产品创新,加大研发力度,开发新一代更加节能的产品与技术方案,力争在节能设备及低功耗应用领域实现新的突破;另一方面中科新源将积极进行供应链绿色转型,在全球供应链布局中,全面推进绿色技术与环保措施,确保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都超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标准,同时助力上下游企业共同实现绿色转型目标。
展望未来,中科新源将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断地增加研发投入,扩大研发团队,注重科技创新,促进行业发展,致力提供业内领先的热电温控系统产品,努力实现细分领域的国产替代。
2、BMW、特斯拉等向欧盟法院提诉,反对对中国电动车征收高额关税
近日,欧盟对中国制造的电动车征收进口关税的举动引发了汽车行业的强烈反应。BMW和上海特斯拉首先站出来反对,并已向欧盟法院提起诉讼。吉利、上汽和比亚迪等中国汽车制造商也纷纷加入反对的行列,使得这场贸易争端迅速升级。
去年,欧盟对在中国生产的电动车征收了不同程度的关税,其中特斯拉为7.8%,BMW则高达20.7%,其他中国汽车制造商的关税也各不相同。这一消息的发布,使得特斯拉股价下跌2.32%,BMW股价也下滑0.35%。
BMW发言人明确表示,这些关税无助于提升欧洲本土汽车公司的竞争力,反而会损害全球汽车公司的商业模式,限制其向欧洲市场供应电动车,甚至可能延缓欧洲的脱碳进程。
欧盟委员会表示,只要商定的解决方案能解决欧盟调查发现的不公平竞争问题,欧盟将保持谈判开放的态度。如果诉讼成功,可能会推翻相关关税法规,并允许受影响的公司提出损失赔偿,削弱欧盟对中国产品征收关税的权力。
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征收关税的主要原因是担忧中国政府对国内制造商的不公平补贴,使其能够在欧洲市场上以极低的价格销售产品,削弱欧洲汽车公司的竞争力。然而,中国汽车制造商们的反对声音日益高涨,对此事的进一步发展值得关注。
3、中国电动车企去年欧洲销量同比跌3.5%
据汽车研究机构Dataforce最新数据显示,以上汽名爵(MG)为首的中国电动车品牌,2024年在欧洲的销量同比下降了3.5%,是这些品牌自进军欧洲市场以来的首次年度销量下滑。
整体来看,包括比亚迪和小鹏汽车在内的中国汽车品牌在欧洲市场的占有率约为8.5%。
中国车企去年12月在整个欧洲保持了8.2%的市场份额,相比上个月略有增长,但仍低于平均水平。这些数据涵盖了欧盟国家、英国以及像挪威的欧洲自由贸易协会成员国。
欧盟去年10月4日表决通过加征关税议案,对中国进口电动车征收高达45%的关税。
汽车研究机构Jato Dynamics发布报告分析,尽管近期面临困难,中国电动车竞争者依然被认为是“对欧洲汽车制造商的生死威胁”。虽然贸易争端阻碍了它们在欧洲和美国的进展,但中国电动车正在迅速占领当地市场,而中国车企也在以低价车型赢得新兴市场。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登录参与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