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米公司辟谣SU7被拒保传闻:系有组织传播谣言
2、卖1辆赚1万!比亚迪发布Q1业绩预告
3、禾赛科技获零跑汽车20万台激光雷达订单
4、曙光汽车3月销量为230辆,同比下降38.99%
5、京西智行获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5亿元战略投资
6、连续10个月增程销量第一名 理想L6累计交付突破24万辆
1、小米公司辟谣SU7被拒保传闻:系有组织传播谣言
4月7日,针对近日社交平台流传的“小米SU7遭保险公司拒保”及“出险率是同价位车型数倍”等传闻,小米公司声明称,称相关谣言系有组织扩散传播,并已向公安机关报案。
声明表示,经与合作的五大保险公司(人保、平安、太平洋、阳光、国寿财险)确认,上述公司均未出具任何拒保通知,网传文件确系伪造,且格式、用章等均不符合保险公司规范。小米强调,目前SU7车型投保服务正常,相关传言严重失实。
此前,部分车主在社交平台反映续保费用上涨,个别案例保费超过万元。对此,保险公司表示,新能源车险定价与车辆出险记录、地区等因素相关,需单独核算,并非针对特定车型。小米虽未直接回应保费问题,但援引行业数据称,新能源车险因赔付率高、行业性亏损等因素,保费普遍高于燃油车。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小米股价经历大幅波动。受碰撞燃烧等事件影响,其股价在11个交易日内跌幅超33%,但4月8日出现反弹,当日涨幅达3.84%。大和证券研报指出,短期股价波动未改基本面,看好小米在智能手机、IoT及电动车市场的长期增长潜力。
2、卖1辆赚1万!比亚迪发布Q1业绩预告
4月8日,比亚迪发布2025年Q1业绩预告称,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50,000万元–1,000,000万元,上年同期为456,879.3万元,同比增长86.04%-118.88%;基本每股收益2.91元至3.42元,上年同期为1.57元/股。
关于业绩大增的原因,比亚迪说明称,2025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行业依旧保持强劲的增长势能,公司作为行业领军企业,新能源汽车销量再创同期历史新高,且海外新能源汽车销量实现跨越式增长,进一步巩固了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的领先地位。此外,公司依托持续扩大的规模效应和垂直整合的战略布局,助力集团业务盈利实现大幅增长。
数据显示,比亚迪Q1新能源汽车产量为1,057,079辆,同比增长72.64%;销量为1,000,804辆,同比增长59.81%。其中乘用车累计产量达到1,041,899辆,同比增长70.68%;累计销量为986,098辆,同比增长57.93%。
今年2月10日,比亚迪在深圳总部发布了“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这是全球首款由整车厂自己设计开发、自己生产的车载计算平台。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发布会上宣布,比亚迪全系车型将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
值得注意的是,得益于20万元以内市场的话语权及成本优势,比亚迪汽车在3月29日宣布,将针对王朝网部分车型非智驾版本推出限时一口价活动,其中包括秦LDM-i和宋LDM-i,官方降价分别为1万元和1.6万元,活动截止日期为4月30日。这是继前一天比亚迪对海洋网、王朝网三款车型推出限时“一口价”购车政策后的又一降价活动。
3、禾赛科技获零跑汽车20万台激光雷达订单
4月8日,禾赛科技与零跑汽车在杭州零跑总部正式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零跑汽车计划向禾赛科技采购约20万台ATX激光雷达,覆盖2025年起量产的B、C系列多款车型。此次合作标志着双方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战略合作进入新阶段,禾赛将继续作为零跑的独家激光雷达供应商,为其提供先进的感知技术支持。
签约仪式上,零跑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朱江明,副总裁王耀农,禾赛科技创始人及CEO李一帆,亚太业务副总裁张伟等双方高层共同出席。双方表示,此次深化合作将推动零跑高阶智驾技术从“高端选配”升级为“安全标配”,并加速智能驾驶技术在大众市场的普及。
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指出,禾赛激光雷达已成为零跑智驾系统的核心硬件,2025年新车型将延续技术优势。禾赛CEO李一帆表示,“自2023年合作以来,搭载禾赛激光雷达的零跑C10、C11、C16车型市场表现亮眼,B10更是超越预期,成为全新一代的爆款。此次深化合作,禾赛将为零跑提供更多先进的激光雷达产品,持续助力零跑加速智驾能力升级,合力推动安全平权与技术普惠。”
双方合作始于2023年,此前零跑C系列车型已搭载禾赛AT128激光雷达。此次升级的ATX激光雷达基于第四代芯片架构,兼具小尺寸、远距离和超广角性能,已获11家主机厂定点并自2025年第一季度起量产交付。此次合作将进一步扩大零跑车型的市场覆盖,助力其销量增长。
4、曙光汽车3月销量为230辆,同比下降38.99%
4月8日,曙光汽车发布3月产销数据快报。报告显示,公司3月整车产量为347辆,同比下降7.71%;销量为230辆,同比下降38.99%。2025年1-3月累计产量和销量分别为388辆、392辆,同比降幅达55.76%和50%。其中新能源车桥业务销量75,440支,同比上涨369.15%,实现逆势增长。
分车型看,客车、皮卡及特种车三大整车业务均表现疲软。3月客车产量17辆,同比下降58.54%,销量仅7辆,同比降幅82.50%;皮卡产量314辆,虽同比增长3.97%,但销量207辆同比下降31.91%;特种车产销量均为16辆,同比均下降51.52%。新能源客车板块尤为低迷,产量2辆同比减少95%,销量更是为零,同比降幅达100%。
与整车业务形成反差的是新能源车桥产销的快速增长。3月新能源车桥产量86,686支,同比激增375.2%,销量75,440支,同比上涨369.15%;车桥整体产量135,364支、销量119,381支,分别同比增长117.09%和104.43%。
此外,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中,新能源车桥的增量成为亮点,但自配车桥销量同比下降56.6%。
5、京西智行获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5亿元战略投资
据张家口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消息,近日,张家口产业投资控股集团(简称:张家口产投)控股企业——京西智行成功获得深圳市投控基石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5亿元战略投资,标志着京西智行在智能化底盘领域的技术实力与商业价值获得权威认可。此次融资将极大促进京西智行最先进技术以更大规模更合理价格广泛应用,带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发挥行业龙头作用。
据介绍,京西智行在悬架与制动系统线控领域的技术积累已逾二十载,形成了具有行业标杆意义的技术优势。在悬架系统创新领域,作为全球唯一同时掌握磁流变悬架核心技术研发与规模化生产能力的企业,京西智行第四代 MagneRide®磁流变悬架系统已实现技术全栈自研,目前正以100%本地化率为目标加速推进国产化,计划于2025年中实现量产交付。京西的全球首套全主动悬架系统已成功搭载于头部新能源品牌旗舰车型,引领全行业悬架技术。
在制动领域,京西智行正在开发电子机械制动系统(EMB)双电机方案,凭借20年技术积累将成为全球首批实现EMB量产的企业之一;该系统已支持L3级自动驾驶,并将支持L4级以上自动驾驶。此外自主研发的 iDBC1 智能集成线控制动系统(1-Box)具备TTL小于150毫秒、符合ASPICE/ASIL D功能安全体系等显著优势。
据悉,深圳市投控基石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总规模50亿元人民币,隶属于深圳“20+8”产业集群基金,面向全国进行业务布局,助力深圳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等科技创新产业高质量发展。
6、连续10个月增程销量第一名 理想L6累计交付突破24万辆
4月8日,理想汽车宣布旗下车型理想L6累计交付突破240,000辆,连续10个月增程销量第一名,连续11个月中大型SUV销量第一名。
据悉,理想L6于2024年4月18日发布,官方指导价区间为24.98万元至27.98万元。
理想L6提供了两款车型:理想L6 Pro和理想L6 Max。理想L6 Pro的官方指导价为24.98万元,而理想L6 Max的官方指导价为27.98万元。理想 L6 Pro和Max这两款车型,均采用双电机智能四驱,配备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悬架与CDC减振器,百公里加速仅需5.4秒。在续航方面,它们的CLTC综合续航可达1390公里,纯电续航为212公里。此外,两款车型还配备全车Nappa座椅,具备通风、加热功能,前排拥有十点按摩功能。(凤凰科技)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登录参与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