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福日电子发布年度业绩报告称,2024年营业收入约106.4亿元,同比减少0.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3.84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648元。2023年同期营业收入约106.4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2.86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4828元。
其中第四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28.0亿元,同比下降5.4%;归母净利润自去年同期亏损1.52亿元变为亏损2.5亿元,亏损额进一步扩大;扣非归母净利润自去年同期亏损1.62亿元变为亏损2.54亿元,亏损额进一步扩大。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保持平稳,业务结构调整初见成效,集中优势资源发展智能终端板块,手机业务保持稳定,公司布局的其他智能终端产品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智能终端板块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 17.39%;LED 光电板块平稳发展。
福日电子披露,亏损的主要原因为:第一,智能终端业务竞争激烈,利润承压,成本管控难度加大。受益于与核心客户的深度协同发展,该板块订单规模同比增长,营业收入同比上升。但受制于行业竞争白热化,自产产能利用率不足,固定成本分摊增加等因素,终端产品毛利率承压下行。第二,LED显示业务面临技术迭代冲击。传统 SMD 小间距产品受 COB 技术路线冲击,市场份额及盈利能力双重受压,导致该业务线收入规模与毛利率水平同步回落。第三,审慎财务处理影响当期损益。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公司会计政策的相关规定及谨慎性原则,本年度公司针对商誉、应收账款及存货等资产项目计提减值准备,客观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
展望未来,随着 AI 技术的快速发展,消费电子与智能硬件正迎来全面革新。智能手机通过集成 AI 功能,为用户提供更智能的交互体验;TWS 耳机、手表/手环/指环升级为健康监测终端,集成心率、体温等生物传感器;无人机借助 AI 视觉与边缘计算实现全自主避障与目标跟踪,物流、农业等商用场景加速落地;智能家居依托 AI 大模型实现全屋设备自主联动;机器人则通过多模态交互与强化学习突破运动控制瓶颈,人形机器人开始进入家庭服务与工业协作领域。AI 技术正推动消费电子产品从“功能设备”向“智能伙伴”转型,个性化、自主化与跨设备协同成为核心趋势。我们将持续关注这些领域的发展,以期在浪潮中觅得适合自身发展的业务方向。
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登录参与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