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宙通信秦鹏:放弃名企高薪,坚持不放弃开启人生的第三次创业...|芯人物

来源:爱集微 #芯人物#
3.2w


【编者按】【芯人物】是2019年集微网重磅推出的栏目,以重点采访芯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家为主。区别于以往的技术与产业文章,聚焦于从人物的成长历程、职业发展、创业经历、产业认知等多维度梳理。集微网希望通过本栏目的长期报道,能让更多圈内外人士从中了解国内芯片业无数“航行者”的风采与光芒。


原标题:放弃名企高薪,选择创业;首次创业,在公司发展巅峰时却选择退出,第二次创业因产业冬天而中止,但仍不放弃开启人生第三次创业......

文/茅茅

校对/范蓉

【本期人物】秦鹏,上海合宙通信科技创始人兼总经理。南京理工大学数学系学士,理学硕士。曾任华为上海研究所软件工程师、阿尔卡特高级手机软件工程师、摩托罗拉上海第二分公司高级软件工程师。2006年创办龙尚科技;2009年创办上海艾特维通信科技;2014年,创办上海合宙通信科技。2016年底,合宙科技推出了Luat开源平台,目前基于Luat架构开发的企业已超过千家,使用Luat模块出货的企业已有数百家。

图示:秦鹏

秦鹏出生于河南开封,1994年高中毕业之后,他进入南京理工科大学攻读本科学位,本科毕业之后又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在南理工的7年时间里,秦鹏一直选择的都是数学专业,在外人看来如此“枯燥而又乏味”的专业他却整整读了7年。“我高中的数学成绩不错,而且我喜欢逻辑思维,感觉数学更单纯一点。”秦鹏说道。

其实,在大学期间,秦鹏更喜欢做学术研究。不过,秦鹏觉得当时的研究所和高校过于沉闷、学术研究气氛不浓,他在毕业之后更愿意去企业锻炼自己,由此也正式拉开了其丰富多彩的职场生涯序幕。

首次创业 在企业巅峰时选择退出

2001年毕业之际,秦鹏跟随同学一起来到上海,而他的第一份工作便是加入华为上海研究所成为一名软件工程师。然而工作之后,他发现现实与理想相差甚远。

在华为待了2年之后,秦鹏便加入阿尔卡特上海分公司,担任高级手机软件工程师。后来在阿尔卡特被TCL收购之后,秦鹏又加入到摩托罗拉上海第二分公司担任高级软件工程师。

毋庸置疑,华为、阿尔卡特和摩托罗拉都是当时极具影响力的大公司,但是秦鹏却发现这些大公司由于制度使然,存在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因此,创业的种子在秦鹏心中不断萌芽,他想做一些更有意义、更有挑战的事情。

彼时,模块市场在中国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由于此前接触的一直都是手机软件,对于秦鹏而言,模块是一个完全未知的领域,但是直觉告诉他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前景的市场。

正是因为骨子里的冒险精神促使他勇于探索,敢于去接触未知的领域。在2006年,秦鹏离开摩托罗拉之后,便与其他几位合伙人一起创办了龙尚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并担任公司的研发副总。

龙尚科技成立之后便一直致力于无线终端和模块的研发工作。庆幸的是,龙尚捉住了国内模块市场刚起步的绝佳时机。2009年,龙尚的2G模块出货量便成为国内第一,且营业额达到了上亿元,盈利十分可观。

然而,就在龙尚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秦鹏却做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决定,他选择离开公司再次创业。而他离开公司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因为公司内部的内耗问题严重;二是在产品规划的方向上有所偏差。

二次创业 在产业冬天来临前及时刹车

彼时,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GSM和CDMA(第二代移动通信标准)网络都已经初具规模,但是在第三代移动通信(3G)产业竞争的起跑线上,中国的通信产业只有树立自己的标准,才能改变一直以来的被动局面。

在中国政府和通信企业的坚持下,2000年5月5日,TD-SCDMA被正式采纳为国际3G标准,而这也是中国人书写的第一个国际标准。随后的几年里,整个TD产业都在不断摸索中前行。

直到2009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三大运营商发放了3G牌照,拥有超过4.5亿用户的全球第一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获得了TD-SCDMA的运营牌照。至此,中国全面进入了3G时代。

正是因为看到TD-SCDMA标准在国内市场的火热程度,2009年离开龙尚科技的秦鹏,开始二次创业,创办了上海艾特维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同时它也是闻泰通信的子公司。而与秦鹏一起创业的还有一位合伙人,其中秦鹏主要负责公司的运营。

艾特维成立之后,便开始以标准化的方式做TD模块,借助于当时良好的市场环境,把握住市场机遇的艾特维成立刚满一年便实现了盈利,2010年公司的营业额甚至达到了2亿元。据秦鹏回忆,当时艾特维的TD模块占据着国内80%的市场份额,风光无限。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看起来轰轰烈烈的中国3G时代,注定不过是一个昙花一现的过渡时代而已。2012年,全球开始进入4G时代,这也注定着TD-SCDMA技术即将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2013年时,由于运营商不再投入TD-SCDMA技术,使得整个TD行业江河日下,而这对于艾特维来说,无疑也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没有订单则注定无法将公司继续经营下去。于是,秦鹏便与闻泰通信一起协商将艾特维公司注销掉。

永不放弃 开启人生第三次创业

艾特维的不复存在,无疑使得公司的整个团队失去了方向,接下来应该往哪个方向走没有人知道。然而,秦鹏并没有因此灰心丧气,他带领着原来公司的十多名员工从零起步,并于2014年第三次创业,创办了上海合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TD-SCDMA标准的昙花一现,一度让秦鹏团队对于模块业务产生了动摇,因此合宙科技成立之初便转变方向,尝试做起新业务——小蛮儿童手表。“不管是手表的外观、模具,以及里面的主板、软件、后台APP等全部都自己做,可以说合宙为此投入了大量精力。”秦鹏说道。

然而,小蛮儿童手表并不成功,这让秦鹏开始反思。他坦言:“我们团队其实是做To B业务的,对于这种品牌To C业务并不擅长,所以能力是不够的。当时方向不明确,而且自我膨胀比较厉害,做TD模块做的很成功,觉得无所不能,然后做了小蛮品牌。这对我们打击很大,让我们发现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我们只擅长To B业务。”

秦鹏意识到团队的优势和不足,开始调整对公司的运营思路。“以前做模块业务也就是给大客户服务,只要有10个客户便能取得可观的利润,但是互联网本身是一个百花齐放的生态环境,不仅从业人员众多,而且方向十分分散,这也是我们团队迷茫的原因。”秦鹏分析表示。

前两次的创业,都是主要做大客户生意,但市场瞬息万变,三四年过后公司便可能维持不下去。而在第三次创业做To C业务时,秦鹏团队需要一直跟消费者沟通。

在下沉到个人客户的过程中,秦鹏发现互联网的散客其实是互联网的未来,是百花齐放的未来。随即秦鹏便开始着重思考:在分散的互联网市场环境下,怎么才能做持久的生意呢?

经过仔细又深刻的思考,秦鹏终带领团队于2016年底推出了Luat开源平台。

Luat开源平台也被称为物联网二次开发架构,将在模块行业内多年的研发成果开放出来,其他开发者可以在此基础上做二次开发。

“这样形成一个生态圈,可以大大降低获客成本。我们不再需要以往的为客户做贴身服务等传统业务模式,只需要维护生态社区即可。”秦鹏说道,“让海量的从业者相互做这个事,可以大幅提升沟通效率。而公司只需专注于将模块的品质做到最好,价格做到最低。”

在一年多时间里,Luat开源平台便吸引了近1万家企业购买样品。目前,基于Luat架构开发的企业已超过千家,使用Luat模块出货的企业已有数百家。

“目前Luat已经构建了一个物联网研发的生态,数千人围绕Luat来贡献代码和想法,每个月都会有新的应用和版本迭代。竞争对手如要模仿的话,也要构建同样规模的生态,但是由于Luat的生态也在每天成长,用户群不断的在发展壮大。”秦鹏自豪地说道。

在产品方面,合宙科技目前也一直在推广自己的4G模块。虽然才开始推广半年但收获颇丰。因为4G模块拥有巨大的市场,即使只占有5%的市场份额也能取得较高利润;同时,将产品的品质做到最好、价格做到最低;此外,将线上线下模块产品的价格统一,可以大幅降低商务成本,吸引更多的客户。

为了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秦鹏甚至对公司采取着全扁平化的管理方式,公司内部没有部门之分,员工的所有职责都来自于客户驱动和市场驱动。

当然,公司的变化也意味着决策者的想法在改变,而作为合宙科技的创始人,秦鹏认为其最大的变化就是个人认知在不断发生变化。“我开始把更多拜访和服务客户的时间用于思考商业的本质,思考什么样的产品更具价值?”

与此同时,秦鹏也会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参加各种学习班。比如他最近便参加了一个水滴训练营,每个月3天全封闭式的训练,可以在那里尽情碰撞思路。在不断探讨产业趋势、商业趋势和运营思路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个人的认知。

人的认知被分为4种,一是95%的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二是4%的人“知道自己不知道”,三是0.9%的人“知道自己知道”,四是0.1%的人“不知道自己知道”。

秦鹏对此感触颇深:“确实大部分人都处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状态,所以你知道这点以后,你就对很多事情有了敬畏之心。一定需要多思考一下事情的本质是不是这样的,不能光从表面现象下手,这是很可怕的。”

责编: 慕容素娟
来源:爱集微 #芯人物#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