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概念股:模拟IC行业并购潮起,AI笔电有望带动新一波换机潮

来源:爱集微 #一周概念股# #模拟IC# #AI#
1.4w

集微网消息,2023年过半之际,笔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得知,尽管国内模拟IC市场未来仍具较强的发展潜力,但初创企业陷入生存危机,行业整合的号角已经吹响。不同的是,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国内模拟IC行业一直在洗牌,亦有其他业内人士表示,行业真正的大规模洗牌还未开始,但拐点已至。

芯片终端市场方面,AI有望助力PC产业低谷走出来目前,宏碁、惠普、华硕等品牌已着手规划AI笔记本电脑等有关产品,要通过AI带动新一波笔电换机潮;此外,正在追逐智能化发展的汽车产业,也不可避免开展了对包括ChatGPT在内的深度AI技术追逐。

模拟IC行业并购潮起

中美贸易摩擦的变数让国内终端厂商调整供应链以规避风险使得国内模拟IC厂商迅速崛起,并逐步抢占消费电子市场份额。而在科创板的助力下,国产模拟IC厂商更是纷纷登陆A股资本市场。目前,A股资本市场已经汇聚了超30家模拟IC厂商,包括圣邦股份、韦尔股份、艾为电子、富满微等。

除已上市企业外,还有数十家模拟IC厂商正在冲击A股上市,而大量以性价比更高为卖点的国产模拟IC厂商诞生,也让市场逐渐从国产替代演变成替代国产。据笔者了解,不仅是国际巨头厂商的技术和产品被对标,国内厂商的创新技术亦无法避免。

不过,自2021下半年以来,在经济发展放缓等因素的影响下,终端消费动力不足,且在经历快速增长以及产能扩充后,半导体行业供需情况出现反转。由于后续市场需求并无起色,成本价清货,甚至低于成本价清货成为业内众多半导体厂商回笼资金、扩大市占率的手段。

二级市场方面,今年以来,已经有包括硅动力、钰泰股份、芯龙技术、中感微在内的数家模拟IC厂商主动撤回IPO申请,尽管具体原因无从知晓,但上述企业都出现了业绩下滑的情况。

在市场遇冷和融资遇阻的情况下,中小型模拟IC厂商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被积压,但对于已经上市拥有充足储备资金的企业来说,却迎来了产业投资和并购的黄金时期。

从TI、ADI的发展史来看,并购无疑是模拟IC厂商做大做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国内模拟IC上市企业都在关注产业并购的机会,市场并购潮也悄然到来。

2022年以来,A股市场已发生多起并购案,上海贝岭拟3.6亿元收购矽塔科技100%股权,以5005万元收购上海翌芯持有的上海岭芯剩余30%股权;南京英锐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琻捷电子)宣布完成收购聚洵半导体76.90%股权;雅创电子以人民币2.4亿元通过股权转让方式取得欧创芯60%的股权;晶丰明源再次宣布收购凌鸥创芯部分股权等。

小米产投管理合伙人孙昌旭在今年的集微峰会上表示:“模拟芯片从去年开始,随着这一波新时代的模拟芯片公司上市,模拟芯片市场的格局就基本形成,而且料号和产品的种类特别多。现在新的公司与他们竞争,基本上是拿鸡蛋碰石头,所以我觉得接下来是并购整合。”

AI笔电有望带动新一波换机潮

模拟IC行业的现状,与终端市场需求疲软密切相关。进入2023年,PC市场进一步下滑。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PC出货量为5670万台,同比下滑28%。这是去年以来连续第五个季度的下滑,也是过去十年来出货量最低的一个季度。

出货量大跌,惠普、戴尔、联想集团等各大PC企业的经营也受到较大的影响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业绩下滑在此颓势之下,PC厂商也纷纷裁员,以此作为削减成本计划的一部分。

尽管当前PC产业正处于低谷,但经历库存调整后,品牌、供应商逐渐看到库存去化迹象。IDC预计,全球笔电代工产业出货量将因品牌厂商的库存水位降低,从第1季的谷底逐步提升。

“通路库存已修正到一个段落,终端市场需求有回升,但没有非常强烈,只是看到一些暖意。”宏碁总经理简慧祥表示,现在预计下半年有一些零星订单回来,逐季往正面发展,可以期待第3、4季返校潮及耶诞旺季拉货效益,对下半年营运持审慎乐观态度。

目前,客户仍以短期订单为主,PC相关芯片需求的疲软将持续到2023年。一些供应商预计会在年底开始小批量出货新规格产品,消息人士表示,直到2024年才会看到明显的销售势头。

业内人士表示,2024年,除了Win10操作系统向Win11迭代加速,促进PC市场的更新换代外,AIGC将会在生产力提升、优化等多方面得到更普遍的应用,这些使用场景为笔记本电脑带来刚性需求,将进一步刺激换机潮。

智能座舱打响GPT上车第一枪

事实上,不只是PC产业对AI技术的应用寄予厚望,正在追逐智能化发展的汽车产业,也不可避免开展了对包括ChatGPT在内的深度AI技术展开追逐。

如何让汽车更智能?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面临的共同问题。ChatGPT的爆火,让致力于汽车智能化发展的科技公司看到了新希望,某业内人士表示,“GPT等大模型技术有望成为汽车智能化产业的突破口。”目前来看,随着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GPT技术有望在语音交互、个性化驾驶体验以及辅助自动驾驶等汽车领域带来更好的体验。

百度毫末智行以及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等造车新势力积极开发GPT相关技术或应用。随着一众汽车智能化产业链企业的持续布局,GPT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呼之欲出。

前述业内人士表示,“在智能座舱领域,GPT将会成为汽车智能化和人机交互的重要窗口,语音交互有望成为最先落地的场景。”

根据IHS数据,2022年,我国智能座舱渗透率已达到58.4%,有望在2025年超过75%,为GPT在语音交互领域的普及提供了基础。不过,GPT技术带来语音交互便利的同时,在数据隐私、语义理解方面仍需持续规范和完善,如语音交互应用,尽管GPT技术在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理解复杂的语义和上下文方面仍存在一定限制,可能导致误解或出现回答不准确的情况。

除了语音交互,不依赖高精地图的辅助自动驾驶被认为是GPT技术在汽车领域的下一落地场景,据悉,目前已有华为、百度等相关企业率先布局,蔚小理等下游主机厂也在加速导入相关技术。

责编: 邓文标
来源:爱集微 #一周概念股# #模拟IC# #AI#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