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欧盟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是贸易保护行为,中企正积极展开无损害抗辩

来源:爱集微 #电动汽车# #反补贴调查# #欧盟#
8958

近日,欧盟委员会发表声明,拟从7月4日起,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对抽样的三家企业——比亚迪、吉利汽车和上汽集团,将分别加征17.4%、20%和38.1%的反补贴税;对参与调查但未被抽样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平均加征21%的反补贴税;未配合调查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将被加征38.1%的反补贴税。

对此,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法律服务部主任陈惠清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目前中国的电动汽车对欧盟的出口规模仍较小,也没有对欧盟的产业造成损害。欧盟此举主要是想要遏制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阻碍中国电动汽车进入欧盟市场,以保护欧盟电动汽车产业。而欧盟发起的调查也带有非常浓厚的政治色彩。首先,调查是由欧委会高层先主动宣布,然后才正式立案,这在以往的历史上是很少见的。其次,以往的案件需要有欧盟产业的主动申诉,但是这个案子是欧委会依职权来主动发起调查。另外,欧委会也是以损害威胁来立案,不是以损害来立案的,也就是说欧委会也不认为中国的电动汽车产业对欧盟的当地产业造成了损害。

陈惠清指出,欧盟的这种悖离规则、悖离法制的做法,会打击中国企业、中欧企业对中欧的贸易以及投资方面的信心,对中欧整体经贸合作会造成比较大的负面影响。如果欧盟最终对中国电动汽车采取反补贴措施,短期看,会影响国内电动汽车企业对欧盟市场的出口。但是中欧的汽车产业是高度融合、互利共赢的,也必然会对欧盟的汽车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此外,欧盟这样的举措会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努力造成严重减损。因此这次是一个赤裸裸的贸易保护行为。

据悉,相关电动汽车企业正积极开展行业无损害抗辩,就调查的损害因果关系,还有整体利益方面来开展相关工作。

责编: 张轶群
来源:爱集微 #电动汽车# #反补贴调查# #欧盟#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