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说 | 秦岭:立志再攀汽车芯片的险峰_芯人物(上)

来源:爱集微 #集微说#
5.9w

【本期人物】秦岭博士,上海琪埔维(CHIPWAYS)半导体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特聘教授,工信部“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专家。

秦岭博士近30多年来长期致力于电子信息领域的研究开发,具有丰富的无线电半导体行业经验,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1年~2010年期间是展讯通信创业团队核心成员,历任展讯公司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2007年与团队一起成功领导展讯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第二次创业琪埔维,是国内最专注汽车半导体核心芯片设计研发的公司之一;目前,车规级霍尔传感器和MCU均已成功量产并率先应用在前装车身产品上,在汽车电子车身控制领域上取得领先优势。

汽车电子的内里绝对不如表面这般五彩缤纷。要能在这个生态中生存并壮大,每一个企业都要经受难以想象的考验。特别是对于初创企业,如果没有深厚的汽车行业背景,难度更是堪比“征服珠峰”。但是,这样的挑战并没有使一位二次创业的企业家退却。他正在带领着团队,在这条路上披荆斩棘,坚定地走向自己的目标。

这就是秦岭博士,一位执着的芯片业老兵,也是中国手机芯片业最早的亲历者之一。

为祖国海疆筑起“电子长城”

1990年4月3日的山东威海,我国第一台对海地波超视距雷达的实验正在紧张地进行当中。当目标出现在屏幕上的一霎,研究团队的成员们都难掩泪水。这项由哈工大刘永坦院士(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领导,历经十年艰苦研发的重要项目终于宣告成功。从此,我国海岸警戒线的距离由10海里一下延伸到了165海里(纵向距离相当于306公里),对拥有18000公里海疆的中国来说,相当于筑起一道电子的“长城”。

已经在哈工大任教的秦岭也是团队一员,成功的喜悦和奋斗的艰辛都烙印在他的记忆深处。为了这一刻,他和同事坐着硬座,乘着绿皮火车,于哈尔滨和威海之间不知往返了多少回。每次来到威海的时候,不是寒冬就是酷暑,每天要在地处偏远的雷达站奋战十几个小时,然后才顶着漫天的星光,踩着深一脚、浅一脚的土路回到住地。

秦岭并没有叫苦,从毕业以后,他就加入了这个项目,一干就是10年。“那时候人都很单纯,就是希望能把难题攻克,心里就能获得满足。”秦岭铭记着跟随着刘院士的这段时光,他今后的事业也在那时定下了基调。

1991年,该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作为团队的主力,秦岭在1993年被破格评为副教授。随后,他又被国家教委选派,去国外攻读博士。

从此,一番新天地对秦岭打开了。

从巴黎求学到硅谷创业

90年代初,被国家公派去国外深造都是凤毛麟角般的机会。秦岭凭借自己的贡献和学术能力获得了这个宝贵的机会。按照当时规定,去美国必须是35岁以上,年轻的秦岭就选择了去法国巴黎国立科学技术与管理学院(CNAM)学习,师从国际信号处理大师贝朗嘉Bellanger攻读博士/博士后。贝朗嘉先生是这个专业泰山北斗级的人物,有着法国国家科学院院士、IEEE信号处理协会主席、欧洲信号处理协会主席、IEEE终身院士多个闪亮的头衔。

谈起这位导师,秦岭真是敬佩万分:“他让我看到了大咖是怎么炼成的。”

这位导师出身于法国贵族家庭,毕业于法国最好的学校,每天最早来实验室,也是最晚离开。资质如此高,又如此勤奋,怎能不成就一番事业。秦岭对导师工作中的一个细节终生难忘:“搞信号处理要进行滤波器计算,每次我把结果给他的时候,他都会用公式重新手推导一遍,把小数点后4位的系数都算出来。”这个故事,秦岭现在还经常用来激励自己的员工。

更令人称道的是,贝朗嘉先生出身名门,格局很大,也看淡名利。但他在工作上非常专注过程,不管做什么,都把计划放在第一位,强调步骤的分解和执行,这一点也让秦岭受益匪浅,直到今日。

从1994年到1998年,秦岭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了学业。因为贝朗嘉先生在工业界鼎鼎大名,是飞利浦半导体的创始人之一(CTO),秦岭得以接触了很多工业界的前沿项目,比如给汤姆森完成一个自适应处理器,后来又参与摩托罗拉的一个通信项目。有这些丰富的经验,等他即将毕业时,已经接到了来自硅谷公司的聘书。

巴黎风景虽好,秦岭还是决定去美国硅谷闯荡一番。毕竟,那里是电子行业的圣殿。秦岭首先在WiLAN通信系统公司担任ADSL科学家,这家公司很快被美特利格姆Metricom公司并入,于是他又开始担任该公司无线DSP设计高级总理。

美特利格姆Metricom公司当时在硅谷风头正劲,其出资人就是保罗·艾伦——比尔·盖茨的合伙人,微软的创立者之一。整个公司的风格非常激进,想创立一个类似于今天4G一样的无线接入网络,让用户在一些主要的城市通过便携式电脑和手持设备连接上网。该公司的无线数据传输技术也非常领先,在1996年就达到了128KB,比2004年的GPRS还要快。他们在纽约、旧金山、洛杉矶和硅谷都建立了很好的网络,出行人员拿着U盾一样的设备就可以移动上网。由于这个概念太超前,投入又非常巨大,壮丽梦想最终还是难以为继。

不过,在美特利格姆Metricom的工作还是锻炼了秦岭,特别是与TI合作做双模芯片的芯片架构师,让他对芯片系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加之他在欧洲的时候就涉猎过GSM体系,所以很快就收到新的橄榄枝。

对他发出邀请的就是武平。在2001年,武平和陈大同开始创建了展讯通信,秦岭也在第一时间就加入了。

创业之初,展讯就在硅谷和上海同时建立研发团队,把硅谷半导体行业的最新科技与中国人力资源相结合,形成优势互补。一加入展讯的秦岭,就往返于中美两地,带领底层软件团队,投入到高强度的芯片研发当中。

那时,秦岭还不知道,他参与创立的公司将在中国芯片史上留下多么浓重的一笔。

本期内容就到这里,下期将要讲述秦博士在展讯通信的“中国手机芯”岁月,以及当他从展讯功成身退之后,又如何凭借着对通信发展史的敏锐洞察,转而攻坚汽车中国芯,填补国内汽车半导体的空白。

精彩继续,下期见。

责编: nicole
来源:爱集微 #集微说#
THE END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关闭
加载

PDF 加载中...